今天,我正捧着《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得入迷,眼皮越来越垂,不知不觉我就进入了梦乡。(段评:开头通过看书入迷进入梦乡的情节引出故事,自然又贴合主题,很棒!如果能加一点环境描写,比如窗外的风声或者灯光,会让画面感更强哦。修改版:今天晚上,我趴在书桌前捧着《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得入迷,窗外的风呼呼地吹着,台灯的光暖暖地照着书页。看着看着,我的眼皮越来越沉,不知不觉就趴在桌上进入了梦乡。)
“请问这里有温温 (改:温暖) 吗?”一个细小的声音传来。我睁眼一看,一个金色头发的小女孩站在床边,破旧的裙子沾满雪花,脸冻得通红,小手拿着几根火柴。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段评:通过对话和外貌描写认出小女孩,情节衔接自然,还抓住了小女孩的关键特征,真不错!要是能加一点自己的心理活动,比如惊讶的心情,会更生动。修改版:"请问这里有温暖吗?"一个细小的声音轻轻传来。我猛地睁开眼,只见一个金色头发的小女孩站在床边,破旧的裙子上沾着星星点点的雪花,冻得通红的小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手里紧紧攥着几根火柴。呀,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带着小女孩去吃早餐。她看着热气腾腾的包子、豆奶,眼睛亮得像星星,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改:地咬了一口) ,说道:“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段评:描写小女孩吃早餐的样子很可爱,"眼睛亮得像星星"这个比喻用得特别好!要是能加一点小女孩吃早餐时的动作细节,比如狼吞虎咽又怕弄脏的样子,会更真实。修改版: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拉着小女孩去楼下的早餐店。她看着蒸笼里热气腾腾的包子、冒着白烟的豆奶,眼睛亮得像两颗小星星,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包子,轻轻咬了一小口,然后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嘴角沾着包子馅也顾不上擦,嘴里含糊地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
下午,我带着小女孩去超市。她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零食和暖乎乎的棉衣,惊得合不拢嘴。我用零花钱给她买了一件粉色的棉衣,她穿上后转了好几圈,开心地说:“我从来没有这么暖和过!”(段评:通过买棉衣的情节写出了小女孩的开心,内容很温暖!如果能加一点你买棉衣时的心理,比如担心零花钱不够,或者选衣服时的小细节,会更感人。修改版:下午,我带着小女孩去超市。她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零食和挂着的暖乎乎的棉衣,惊得合不拢嘴,小手指着棉衣小声问:"这衣服穿起来会暖和吗?"我用攒了好久的零花钱给她买了一件粉色的棉衣,她接过衣服立刻套在身上,转了好几圈,小脸蛋红扑扑地说:"我从来没有这么暖和过!")
突然一阵风吹来,小女孩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她挥着手说:“谢谢你,我要回家啦!”我着急的伸手去抓 (改:地伸手去抓) ,却一下子醒了过来。(段评:通过风把小女孩吹走的情节回到现实,结尾转折很自然!要是能加一点风吹来时的感觉,比如冷意或者自己着急的动作,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突然一阵凉风吹来,我打了个寒颤,再看小女孩,她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她笑着挥挥手说:"谢谢你,我要回家啦!"我着急地伸出手去抓,却扑了个空,一下子从梦中惊醒过来。)
看着枕边的书,我心里酸酸的。原来我每天都拥有的温暖和快乐,是小女孩梦寐以求的。(段评:通过梦醒后的感悟点题,情感真挚!要是能加一点看到书时的具体动作,比如抚摸书页,或者想起小女孩的样子,会更细腻。修改版:我揉揉眼睛坐起来,看着枕边摊开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手轻轻抚摸着书页上小女孩的插画,心里酸酸的。原来我每天习以为常的温暖和快乐,是小女孩做梦都想要的呀。)
这在奇妙的梦境 (改:这个奇妙的梦境) 让我明白,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还要用爱心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段评:结尾总结梦境带来的启示,点明主题,很棒!如果能把感悟和生活中的小事结合起来,比如帮同学或者给流浪猫喂食,会更真实。修改版:这个奇妙的梦境让我明白,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还要用爱心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以后我要把零花钱存起来,给流浪的小动物买食物,也会多关心身边的朋友。)
邱子芸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感悟点个赞!很多人读这个故事可能只是单纯沉浸在情节里,而你却通过一场奇妙的梦境,从中感悟到“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还要用爱心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不过,这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感悟到要珍惜幸福生活和帮助他人,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要珍惜当下的幸福呢?是因为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人在受苦,还是因为幸福其实很来之不易?如果能在结尾处,把珍惜幸福和帮助他人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带着小女孩去吃早餐。她看着热气腾腾的包子、豆奶,眼睛亮得像星星,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说道:‘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这里,是很关键的情节。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早餐店里的环境是怎样的?周围有没有其他顾客投来好奇的目光?小女孩咬下包子时,包子的口感如何,有没有发出声音?用“五感法”把这个画面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带小女孩吃早餐到下午去超市,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吃完早餐,看着小女孩满足的样子,我心里满是温暖,又想着带她去更多地方,下午,我就带着她去了超市。”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物质上的帮助,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给予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人关心和支持? 2. 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小事可以体现我们对他人的爱心帮助? 3. 怎样通过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要珍惜幸福并去帮助他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