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窗外的星云像被打翻的调色盘,靛蓝于鎏金 (改:靛蓝与鎏金) 交织着漫过舷窗。我们紧紧攥着对方的手,眼里闪着比星光更亮的期待:“我们真的到太空了啦 (改:到太空啦) !”(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比喻写出了星云的美丽,还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了兴奋的心情,很有画面感。不过“我们真的到太空了啦”可以更活泼些,比如加上动作描写,让期待的心情更具体。修改版:舷窗外的星云像被打翻的调色盘,靛蓝和鎏金交织着漫过玻璃。我和孙乐心紧紧攥着对方的手,晃着胳膊蹦跶了两下,眼里闪着比星光更亮的光:“我们真的到太空啦!”)
此刻,舷窗外的地球渐渐变成一颗蓝色的玻璃球,孙乐心兴奋地指着窗外:“你看,那是月球!咱们马上要在月球基地着陆啦!”(段评:本段通过人物对话推进了情节,写出了即将着陆月球的兴奋。可以给孙乐心加个小动作,比如“扒着舷窗踮脚尖”,让她的兴奋更生动。修改版:此刻,舷窗外的地球渐渐缩成一颗蓝色的玻璃球。孙乐心扒着舷窗踮起脚尖,小手指着窗外喊:“你看那灰扑扑的圆球!是月球!咱们马上要在月球基地着陆啦!”)
月球表面满是环行山 (改:环形山) ,像撒了一把银色的围棋子。我们穿着宇航服,第一次体验失重的感觉,我试着跳了一下,竟飘起来半米高,逗得孙乐心哈哈大笑。在月球基地,我们跟着宇航员叔叔采集月壤样本,孙乐心小心翼翼地把样本放进盒子里:“回去要带给同学们看看,这是来自太空的礼物。”(段评:本段描写了月球表面和采集月壤的场景,很有童趣。“小心翼翼地把样本放进盒子里”可以加个细节,比如“对着样本盒哈了口气(虽然宇航服里哈不到)”,让动作更可爱。修改版:月球表面满是环形山,像撒了一把银色的围棋子。我们穿着鼓鼓的宇航服,第一次体验失重——我试着跳了一下,竟飘起来半米高,像个漏气的气球似的晃悠,逗得孙乐心直拍宇航服的手套。在月球基地,我们跟着宇航员叔叔采集月壤,孙乐心捏着小铲子刮了一点,对着样本盒“哈”了口气(虽然宇航服里哈不到),才轻轻把样本放进去:“回去带给同学们看,这是太空寄来的礼物!”)
孙乐心告诉我宇宙中有很多恐怖的天地 (改:恐怖的天体) :比如黑洞,它能吞噬任何一个靠近它的东西,就连速度最快的光也不例外。(段评:本段介绍了黑洞的知识,很有趣。不过“恐怖的天地”用词不太准,改成“神秘的天体”更合适,还可以加个孙乐心的小表情,比如“皱着眉晃脑袋”,让讲解更生动。修改版:孙乐心突然凑过来,皱着眉晃脑袋:“宇宙里有超神秘的天体哦!比如黑洞,它能吞掉所有靠近的东西——就连跑得最快的光也逃不掉!”)
最神奇的是在空间站观测星云。透过舷窗,天鹅座星云像一团粉色的棉花糖,孙乐心掏出笔记本,飞快的记录 (改:飞快地记录) 着:“它距离地球1500光年,是恒星诞生的地方!”我凑过去看她的笔记,画满了星星的飞船的 (改:星星和飞船的) 小涂鸦。(段评:本段把星云比作棉花糖,很形象。“画满了星星的飞船的小涂鸦”可以调整语序,改成“画满星星和飞船的小涂鸦”,还可以加个“戳了戳她的笔记本”的动作,让互动更自然。修改版:最神奇的是在空间站看星云。透过舷窗,天鹅座星云像一大团粉色的棉花糖,软乎乎地飘在黑丝绒上。孙乐心掏出笔记本飞快地写:“它离地球1500光年,是恒星宝宝出生的地方!”我凑过去戳了戳她的本子,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星星和小飞船涂鸦。)
返程时,孙乐心把一枚小小的星星徽章别在我胸前:“下次,咱们还要一起去火星探险!”我用力点着头,看着舷窗外渐渐变大的地球,心里满是欢喜。(段评:本段通过送徽章的细节表现了友情,很温暖。“用力点着头”可以加个动作,比如“把脑袋点得像拨浪鼓”,让心情更直白。修改版:返程时,孙乐心从宇航服口袋里摸出一枚星星徽章,别在我胸前:“下次咱们去火星探险吧!”我把脑袋点得像拨浪鼓,看着舷窗外渐渐变大的地球,心里甜滋滋的。)
原来,探索太空最棒的不是看见多少美景,而是有孙乐心这样的伙伴,一起把课本里的星空,变成了我们共同走过的,闪闪发光的旅程。(段评:本段升华了主题,写出了友情的重要性。“变成了我们共同走过的,闪闪发光的旅程”可以调整语序,让句子更流畅,比如“变成了我们一起走过的、闪闪发光的旅程”。修改版:原来探索太空最棒的不是看多少美景,而是有孙乐心这样的伙伴——一起把课本里的星空,变成我们共同走过的、闪闪发光的小冒险。)
范雨鑫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和孙乐心一起探索太空》,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只停留在对太空表面的描述,而你却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带着读者一起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太空之旅,这让文章充满了趣味性!
不过,老师觉得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在结尾提到探索太空最棒的是有孙乐心这样的伙伴,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有这样的伙伴就很棒呢?是因为一起分享新奇的发现,还是在困难时有彼此的支持?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伙伴的意义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我们来当一次导演。你写的“在月球基地,我们跟着宇航员叔叔采集月壤样本”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月球基地的环境是怎样的?采集月壤样本的工具是什么样的?你们心里有怎样的期待和紧张?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一件事到另一件事,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比如从在月球基地采集月壤样本到孙乐心告诉你宇宙中有很多恐怖的天地,这里过渡有点生硬。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结束了在月球基地的奇妙体验,我们又将目光投向更神秘的宇宙深处,孙乐心兴奋地跟我分享起那些宇宙中的神秘事物”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这次太空探索中,孙乐心分享的宇宙知识给你带来了哪些新的启发和思考? 2. 如果还有下一次太空探险,你希望会有怎样不同的经历和发现? 3. 怎样把这次太空探索的经历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学习或成长联系起来,让它有更深刻的意义?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