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千千万万的汉字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深远含义,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暖”字带给我的感触最为深刻。(段评:开篇用汉字“暖”引出主题,简洁明确,很棒!不过可以让开头更有画面感,比如用具体的小场景代替抽象的“感触深刻”,这样能更快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哦。修改版:我国的汉字像一颗颗小星星,每个都藏着自己的故事。而在我的小世界里,“暖”字就像口袋里的糖,每次想起都甜丝丝的——它藏着妈妈的伞、老师的话,还有同学们的笑脸呢!)
妈妈的细心照顾是暖的。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大雨,来不及撑伞,只能加快脚步跑到商店里躲雨,可雨势太大,我被雨淋得浑身湿透。望着商店外雷雨交加的世界,我很焦急:怎么办?难道要在这里待一晚上吗?可老板快关门了呀。就在我不知所措时,我的妈妈撑着雨伞来接我了,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伞是向我倾斜的,妈妈的肩膀却被淋湿。回到家我就发起了高烧,迷迷糊糊醒来时就已经在医院了。住院期间,一直是妈妈照顾我,可妈妈也生病了,我屡次劝妈妈也去检查,休息一下,可妈妈却执意照顾我。她每晚都陪伴着我,帮我看输液瓶,不顾惜自己的身体。那一刻,我的心是暖暖的。妈妈的细心照顾犹如冬日的暖阳照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段评:妈妈接你放学、照顾你生病的事写得很感人,尤其是伞倾斜的细节,特别真实!不过可以再加点你当时的小动作或心里的想法,比如躲雨时搓手的样子,或者看到妈妈时鼻子酸酸的感觉,这样情感会更饱满。另外,结尾的比喻和前面重复啦,换个新鲜的说法会更好。修改版:妈妈的爱像贴身的小棉袄,暖得我心里发烫。那天放学突然下大雨,我抱着书包往商店跑,雨水顺着刘海滴进眼睛里,冷得直搓胳膊。望着外面哗哗的雨帘,我急得直跺脚——老板都开始收拾东西了,难道要蹲在门口过夜吗?就在这时,雨幕里出现了一把熟悉的花伞!是妈妈!她裤脚全湿了,却把伞牢牢往我这边歪,我的肩膀干干爽爽,她的半边衣服却在滴水。后来我发烧住院,迷迷糊糊中总感觉有人摸我的额头,帮我盖被子。醒来才发现妈妈趴在床边,眼睛红红的——原来她也淋感冒了,却硬撑着陪我。我拉着她冰凉的手,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心里像揣着个小太阳,暖烘烘的。)
老师的鼓励是暖的。那一次,我考试失利了,心情非常糟糕,老师走过来鼓励我,开导我:“这次考试成绩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品行,要是觉得不甘心,那就好好学习,下次考回来!加油!”听了老师的话,我重新振奋精神,之前的失落的心情被一扫而空。老师的鼓励好似黑夜的灯塔,指引我走出心中的阴霾。(段评:老师鼓励你的情节很贴近生活,要是能加上老师的小动作,比如拍拍你的肩膀、递纸巾给你,或者你当时低头抠橡皮的样子,细节会更生动哦。结尾的比喻可以再具体点,比如像“黑夜里的小台灯”,比“灯塔”更符合小学生的感觉呢。修改版:老师的鼓励像春天的风,轻轻吹走我心里的乌云。上次考试没考好,我趴在桌子上盯着卷子上的红叉,眼泪差点掉下来。突然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背,是李老师!她蹲下来,用纸巾擦了擦我眼角的泪,笑着说:“一次没考好没关系呀,你看这道题,只要再仔细算一遍就能做对。老师相信你下次肯定能行,咱们一起加油好不好?”听着她温柔的声音,我心里的委屈一下子跑没了,抬头看着老师的笑脸,就像阴天里透出了阳光,亮堂堂的。)
同学的安慰是暖的。有一次,我受伤了,同学们发现后,都跑来安慰我,说:“没事的,一定要振作起来哦。”下课后,同学们也是对我百般照顾。他们这些小小的举动温暖了我。同学们的安慰是暖的,是从心灵上给予了我最大的温暖。(段评:同学们安慰你的事很温暖,但可以把“百般照顾”写具体,比如谁扶你去医务室、谁帮你拿水杯、谁给你讲笑话,这样画面感会更强。重复说“安慰是暖的”有点啰嗦,换成具体的小细节会更打动人哦。修改版:同学们的关心像一颗颗小糖果,甜到我心里。上次我跑步摔破了膝盖,疼得坐在地上掉眼泪。一群小伙伴立刻围过来:班长蹲下来帮我吹伤口,同桌跑去喊老师,就连平时最调皮的小宇,都递过来他最喜欢的恐龙贴纸,说:“贴上就不疼啦!”后来几天,大家都抢着帮我背书包、扶我上楼梯,午餐时还把肉丸子夹给我。这些小小的举动像阳光一样,把我的心照得暖暖的。)
妈妈的爱犹如冬日的暖阳,让我感到温暖。老师的鼓励好似黑夜的灯塔,让我感到温暖。同学们的安慰是从心灵上给予了我温暖。暖是一种美好的味道,它让我的生活更美好。(段评:结尾总结了妈妈、老师和同学的暖,很棒!不过可以把比喻统一成更贴近生活的小事物,比如“口袋里的糖”“贴身的小棉袄”,这样和开头呼应,主题会更集中。最后可以加一句你想做的事,比如“我也要把这份暖传给别人”,让结尾更有温度哦。修改版:妈妈的伞、老师的笑、同学们的小贴纸,就像一颗颗暖融融的小太阳,照得我的童年亮晶晶的。原来“暖”不是大道理,就是藏在生活里的小细节——是倾斜的伞,是温柔的手,是递过来的糖果。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小太阳”,把这份温暖传给更多人!)
陈稀来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暖》,老师首先被你对“暖”字的独特诠释打动了——你没有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用妈妈、老师、同学三个温暖的瞬间,把“暖”从抽象的汉字变成了流淌在生活里的真情实感,这个立意特别接地气,也特别打动人!
接下来,老师想和你分享几个让文章更精彩的“进阶秘籍”:
第一个秘籍是“给文章拍个特写镜头”。你写妈妈接你放学时“伞是向我倾斜的”,这个细节特别好,但如果我们把镜头推近一点,就能让温暖加倍:比如当时雨点砸在伞面上的声音是“噼里啪啦”还是“沙沙”?妈妈的裤脚是不是已经湿透贴在腿上?你抬头看妈妈时,她脸上的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的样子,你心里最想说却没说出口的那句话是什么?把这些“慢镜头”加进去,妈妈的爱就会像电影画面一样刻在读者心里啦。
第二个秘籍是“给段落搭一座小桥”。你从妈妈的爱转到老师的鼓励时,是不是可以加一句过渡?比如“妈妈的暖像裹在身上的棉袄,而老师的暖,是照进心里的光”——用一个比喻把两个事例连起来,文章的结构就会更流畅,就像走在连起来的小桥上,一点也不颠簸。
第三个秘籍是“给‘暖’挖一口深井”。你最后说“暖是一种美好的味道”,这个结尾很有诗意,但如果能再想深一层就更好啦:暖仅仅是别人给我们的吗?我们有没有给过别人暖?比如你生病好后,给妈妈端过一杯热水吗?如果能加一句“原来暖是会流动的,别人给我的暖,我也想变成小太阳传给更多人”,你的思想就会像深井一样,更有深度哦!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思考几个小问题:
- 如果让你给“暖”分个“温度等级”,妈妈的暖、老师的暖、同学的暖,分别像多少度的阳光?
- 生活中有没有过“不显眼的暖”?比如陌生人帮你捡过掉在地上的书,或者保洁阿姨给你一个微笑?
- 你觉得“暖”这个字,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是不是和“仁”“爱”这些字有联系呀?
相信你再修改一下,这篇文章一定会像你写的“冬日暖阳”一样,温暖更多人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