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 晴
今天,我把蒜头放进水里,水要刚好没过根盘。蒜头还散发出“香香的气味,希望它会发芽!(段评:本段记录了种蒜头的初始步骤,内容真实,但语言可以更生动些。比如“香香的气味”可以具体描述是什么样的香,让句子更有画面感。修改版:今天,我小心地把圆滚滚的蒜头放进透明玻璃碗里,倒上清水,刚好没过蒜头的根盘。凑近一闻,蒜头散发出淡淡的辛辣清香,像刚剥开的生花生一样。我盯着它看了好一会儿,心里盼着它快快冒出绿芽!)
10月12日 雨
今天,我发现蒜头长出了九根根须,最长的根须是1厘米。它什么时候才能发芽呢?(段评:本段写出了蒜头长根须的变化,很棒!要是能加上观察时的小细节,比如根须的样子,会更有趣。修改版:今天,我趴在桌子上看蒜头,呀!它悄悄长出了九根细细的白根须,最长的那根刚好1厘米,像老爷爷的白胡子一样蜷在水里。我歪着头想:它什么时候才能冒出绿芽呢?)
10月15日 晴
今天,我发现蒜头多长出了10根短短的根须,蒜瓣头也从乳白色变成了淡黄色,我还意外发现其中一个蒜瓣的顶端长出了小小的尖尖,它是不是想抢先发芽呢?(段评:本段观察到了蒜瓣颜色和小尖尖的变化,很仔细!可以把“小小的尖尖”的样子写得更具体,让读者更清楚。修改版:今天,我发现蒜头又多了10根短短的白根须,原本乳白色的蒜瓣头,悄悄变成了淡淡的柠檬黄。突然,我眼睛一亮——其中一个蒜瓣的顶端,冒出了一个米粒大的嫩黄小尖尖,它是不是想当发芽小冠军呀?)
10月16日 晴
今天,我惊喜发现昨天露出了小尖尖的蒜瓣竟长出了小蒜苗儿,它真的是第一名耶!蒜瓣吸饱水变胖了,开始分家,根须有点像“白头发”,变得又长又密。我决定换水后再继续观察。(段评:本段写出了蒜苗发芽的惊喜,“根须有点像白头发”的比喻很可爱!可以再加点蒜苗的样子,让句子更生动。修改版:今天,我凑近一看,昨天那个冒小尖尖的蒜瓣,竟然长出了1厘米高的小蒜苗!嫩绿色的芽瓣裹着细细的茎,真的是发芽小冠军耶!蒜瓣吸饱了水,变得圆滚滚的,开始从中间裂开“分家”。根须像奶奶的白头发,又长又密地缠在一起。我赶紧给它换了清水,等着明天的新变化!)
10月17日 五 (改:晴)
今天,几乎所有的蒜瓣都发芽了,芽尖尖的颜色慢慢得 (改:慢慢地) 变深,蒜瓣变成了“大胖子”,好像中间放了个定时炸弹快要爆炸了就分散开了一样。我又换了水,真期待明天的变化!(段评:本段写出了蒜瓣发芽的热闹场景,“大胖子”的比喻很形象!可以把芽尖的颜色变化写得更具体,让句子更有画面感。修改版:今天,几乎所有的蒜瓣都发芽啦!嫩黄的芽尖尖,慢慢变成了浅绿,像刚睡醒的小芽伸懒腰。蒜瓣变得圆滚滚的,像装满水的小气球,从中间裂开,好像要“砰”地炸开一样。我又给它们换了水,心里盼着明天蒜苗能长得更高!)
10月18日 晴
今天,我的小蒜苗儿越长越高,最高的是3厘米,蒜瓣好像在互相推挤,还说:“别挤我,别挤我!”(段评:本段写出了蒜苗长高的样子,还加了有趣的对话,很有童趣!可以把蒜苗“推挤”的样子写得更具体,让句子更生动。修改版:今天,我的小蒜苗长得更高了,最高的那棵有3厘米呢!蒜瓣挤在玻璃碗里,圆圆的身子互相蹭着,好像在说:“别挤我,给我留点空间长高高!”)
10月19日 晴
今天,小蒜苗儿又长高了,有的根须变白了,摸起来硬硬的,接下来又会怎么样呢?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们坐着小船穿过蒜苗林。我们上岸后,我自豪地跟妹妹介绍道:“这是我们的蒜苗林,我们可以天天来玩捉迷藏!”(段评:本段写出了根须的变化和有趣的梦,想象力很丰富!可以把根须的触感写得更具体,让句子更真实。修改版:今天,小蒜苗又长高了一截!有的根须变得白白的,摸起来硬硬的,像细铁丝一样。接下来它们会变成什么样呢?晚上,我做了个甜甜的梦:我和妹妹坐着小纸船,穿过绿油油的蒜苗林,风一吹,蒜苗叶轻轻晃着,像在和我们打招呼。上岸后,我拉着妹妹的手,骄傲地说:“看,这是我种的蒜苗林,我们可以天天来捉迷藏!”)
这次的蒜头成长记让我深深的体会 (改:地体会) 到了生命的强大与顽强,看来每一个生命都是精彩的,不过需要你仔细观察!(段评:本段总结了观察的感悟,主题很积极!可以把“生命的强大与顽强”和自己的观察结合起来,让感悟更真实。修改版:看着蒜头从光秃秃的蒜瓣,长出密密的根须,再冒出嫩绿色的蒜苗,我心里暖暖的。原来,小小的蒜头里藏着这么强的生命力——哪怕只有水,它也能慢慢发芽、长大。每一个生命都是这么精彩,只要我们蹲下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们的神奇!)
林意岚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大蒜成长记》,老师首先要为你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记录大蒜成长的过程,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强大与顽强”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哦。道理虽然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体会到了生命的强大与顽强,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大蒜在这么简单的环境中就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呢?是因为它本身坚韧的特质,还是外界环境激发了它的潜能?如果能在结尾处,把“生命强大与顽强”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虽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10月16日 晴”这天,你惊喜发现蒜苗长出来了,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房间里的光线是怎样的?蒜苗的颜色在光线下是不是特别显眼?你看到它时,心里最惊喜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一个时间段的记录到下一个时间段,中间好像缺了一些过渡。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看着大蒜一天天的变化,我满心期待,不知道明天又会有怎样的惊喜。”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大蒜成长过程中,它的每一个变化对于它自身的生命延续有什么独特意义呢? 2. 在观察大蒜成长时,你有没有联想到其他生命的成长过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或者不同呢? 3. 如果把大蒜成长的环境改变一下,它还能展现出同样强大的生命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