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丁香花盛放的季节,整个校园都弥漫着芬芳馥郁的花香。然而,在这美好的环境,却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张明,这个淘气包,着实让老师们头痛万分。张明总是喜欢捉弄同学,课堂上也会大声喧哗,有时候还会逃课去玩耍……这让老师们十分担心他的学习状态。(段评:你用丁香花的香气反衬张明的淘气,开头很有画面感,能快速抓住读者注意力,也自然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如果能给张明的淘气行为加个具体的例子,比如“把毛毛虫放进女生的铅笔盒”,会比“捉弄同学、大声喧哗”这些概括的描述更生动哦!修改版:四月的校园,丁香花把枝头缀得沉甸甸的,风一吹,甜丝丝的香气就裹着我们的衣角打转。可这么美的日子里,却有个让老师头疼的“小调皮”——张明。他总爱把毛毛虫偷偷放进女生的铅笔盒,课堂上突然学猫叫,上次还逃课去操场爬树掏鸟窝……老师们看着他空荡荡的作业本,眉头都拧成了疙瘩。)
直到那一天,张明故技重施,又在校园捉弄了一名同学。只见他悄悄地伸出脚,毫无防备的同学被绊了个正着,“扑通”一声摔倒在地。这一幕恰好被周围的同学们瞧见,大家顿时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张明的过分行为。班长王寒冰见状,更是忍无可忍。只见她快步走上前去,生气的说道 (改:生气地说道) :“张明,你怎么可以这样欺负同学呢?”可张明呢,却依旧是那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耸了耸肩,吊儿郎当地回答道:“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何必那么生气呢?”(段评:这段的动作描写很细致,比如“悄悄伸出脚”“绊了个正着”,让我好像亲眼看到了当时的场景!如果能加上被绊同学的反应,比如“膝盖擦破了皮,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大家的“义愤填膺”就更有理由啦,也能让张明的“满不在乎”显得更突出。修改版:直到那一天,张明又在走廊里“使坏”了。他趁前面的李小宇低头捡橡皮,悄悄把脚往过道中间一伸——“扑通!”李小宇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膝盖擦破了皮,眼泪“唰”地就流了下来。周围的同学“呀”地叫出声,有的赶紧去扶李小宇,有的指着张明气呼呼地说:“太过分了!”班长王寒冰攥着拳头走过来,瞪着他:“张明,你怎么能故意绊人呢?”张明却耸耸肩,歪着脑袋嬉皮笑脸:“我就是开个玩笑嘛,至于哭鼻子?”)
王寒冰一听,更生气了:“你不能因为自己的快乐而伤害别人!你要对同学友好一些。”张明听了没再吭声,只是哼了一声,转身就走了,留下王寒冰在原地气得直跺脚。这时,班主任李军老师走了过来,鼓励地说,“寒冰,你做得很好。”李军老师鼓励的说 (改:鼓励地说:) “但是处理问题时,要注意方法。对待淘气的同学要耐心引导,不能简单粗暴。”王寒冰听了这话,决定以后要更加巧妙地处理班级事务,让班级更加和谐。(段评:你通过对话写出了王寒冰的生气和张明的不服气,很符合人物性格!不过王寒冰的话可以更具体一点,比如“你看李小宇的膝盖都流血了,这是玩笑吗?”,这样比“伤害别人”更有说服力。另外,李老师的话如果加上动作,比如“蹲下来拍了拍王寒冰的肩膀”,会更温柔哦。修改版:王寒冰的脸一下子红了:“玩笑能让人受伤吗?你看李小宇的膝盖都流血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忙,不是互相欺负!”张明抿着嘴不说话,鼻子里“哼”了一声,转身就跑,留下王寒冰站在原地跺脚。这时班主任李老师走过来,蹲下来拍了拍王寒冰的肩膀:“寒冰做得对,知道保护同学。不过对付‘小调皮’,光生气可不行,得先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说不定他只是想和大家玩呢?”王寒冰点点头,攥着的拳头慢慢松开了。)
后来李军老师不断的找 (改:不断地找) 张明谈心等。在老师的耐心的引导 (改:耐心地引导) 下,张明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尊重别人、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改:……) 谁都没注意,丁香花的花香,似乎充满了校园。(段评:你用“像换了一个人”写出了张明的变化,还呼应了开头的丁香花,这个结尾很温馨!如果能加个张明变好的小细节,比如“主动帮同学擦黑板”,会比“尊重别人、认真听讲”这些概括的话更感人,也让丁香花的香气变得更有意义啦。修改版:后来李老师每天放学都留张明聊一会儿,有时给他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有时让他帮忙整理图书角。慢慢的,张明变了——上课不再插嘴,还主动帮同学擦黑板,上次运动会,他跑得飞快,给班级拿了接力赛第一名!风又吹过丁香花,甜丝丝的香气裹着同学们的笑声,好像比以前更甜了。)
周睿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让丁香花香充满校园》,老师要为你敏锐的观察力点赞!你从校园中常见的淘气现象入手,展现了同学间的矛盾与老师的引导,这个选材很贴近生活,让文章充满了真实感。
不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张明在老师引导下发生了转变,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老师的引导具体是触动了张明内心的哪一点,才让他有这么大的改变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张明故技重施,又在校园捉弄了一名同学。只见他悄悄地伸出脚,毫无防备的同学被绊了个正着”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周围的同学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被绊倒的同学发出了怎样的惊呼声?张明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张明和王寒冰的冲突到老师出现,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同学们的指责声还在耳边回响,这时,班主任李军老师走了过来”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除了老师的引导,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让淘气的孩子发生转变? 2. 当面对同学之间的矛盾时,除了像王寒冰这样直接指责,还有哪些更好的处理方式? 3. 怎样通过描写丁香花的变化,来暗示张明的改变和校园氛围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