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 星期二 多云
我早早地起床,准备上课要用的物品后,爸爸送我来学校。(段评:这段内容过于简略,作为事情的起因部分,没有详细描述自己起床后的动作神态和爸爸送自己去学校时的情景。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比如自己起床时是怎样快速地收拾物品,爸爸一路上和自己说了什么。修改版: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脸上,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快速地穿好衣服。我兴奋地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把上课要用的书本、文具一股脑儿地塞进书包。爸爸早已在门口等我,他笑着摸了摸我的头,然后拉着我出了门,一路上还跟我说要在学校认真学习。)
来到学校后,老师叫我们朗读课文,我拿出课本开始朗读了起来。我发现我的老师很爱干净,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和值日生一起打扫教室,不一会儿的功夫教室就变的 (改:变得) 干干净净了。(段评:此段中描述老师打扫教室的情节过于概括,缺乏具体的动作描写。可以详细描写老师是如何打扫教室的,让画面更生动。修改版:来到学校后,老师叫我们朗读课文,我赶紧拿出课本开始大声朗读起来。我发现我的老师特别爱干净,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老师拿起扫帚,认真地扫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一点灰尘。扫完地后,又拿起拖把,用力地拖着地面,不一会儿的功夫教室就变得干干净净了。)
上课了,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时问:“有哪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呀?”(段评:这段老师提问的描写比较单调,没有体现出老师提问时的神态和语气。可以增加一些神态和语气的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修改版:上课了,老师微笑着站在讲台上,眼睛扫视着全班同学,然后温柔地问道:“有哪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呀?”)
我举起手来,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走上讲台回答了问题,老师看了一下我回答的问题全回答正确了老师还表扬了我呢!(段评:这段描述自己回答问题的经过时,语句比较啰嗦,且缺乏心理描写。可以精简语句,同时增加自己回答问题时的心理活动。修改版:我自信地举起手来,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大步走上讲台。我心里有点小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回答了问题。回答完后,老师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表扬我说:“回答得真棒!”)
下课了,同学有画画的,有做游戏的,有看书的,还有聊天的。(段评:这段描写课间同学们的活动过于简单,只是列举了活动项目。可以选择一两个活动进行具体描写,增强画面感。修改版:下课了,同学们像欢快的小鸟一样活跃起来。有的同学在认真地画画,他们拿着画笔,在纸上勾勾画画,不一会儿就画出了一幅美丽的画;有的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鹰”左扑右闪,“小鸡们”紧紧地拉着前面同学的衣服,尖叫着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
中午了,我回午托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会,就睡午觉了。下午来到学 (改:来到学校) ,老师让我看课外书。(段评:这段存在表述错误,“下午来到学”应是“下午来到学校”。且内容简略,没有描述吃午饭和看课外书时的感受。可以补充一些感受,让内容更充实。修改版:中午到了,我蹦蹦跳跳回到午托。午托的饭菜可香啦,我吃得饱饱的。休息了一会儿,我就舒舒服服地睡了个午觉。下午来到学校,老师让我看课外书。我翻开书,沉浸在精彩的故事里,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我觉得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段评:结尾过于仓促,没有说明为什么觉得今天是美好的一天。可以简要回顾一下当天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心情。修改版:今天在学校里,我朗读了课文,回答对了问题,还和同学们快乐地玩耍,看了有趣的课外书。我觉得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我特别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