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师为了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我们布置了一项特别有趣的任务——养绿豆。(段评:该段落点明了事件的起因,自然引出主题,符合记叙文开头的要求。不过语言稍显平淡,可增加一些对“特别有趣”的描述,增强吸引力。比如可以描述一下自己听到任务时的好奇心情。修改版:今天,老师为了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别有趣的任务——养绿豆。当老师宣布这个任务时,我心里充满了好奇,绿豆要怎么养呢?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了。)
10月1日 星期三 晴
第一天,我把一些绿豆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盒子里,为它们倒了点水,轻轻地盖上了盖子,它们像裹着绿衣裳的小胖子,静静的 (改:静静地) 躺在盒子里,我摸了一下,硬邦邦的,像武士的铠甲,真希望它们快点长大呀!(段评:这段细致描写了第一天养绿豆的过程和对绿豆的观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展现出童真童趣。但“静静的”应改为“静静地”。可在结尾处增加一些对绿豆未来变化的小期待,让情感更丰富。修改版:第一天,我把一些绿豆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盒子里,为它们倒了点水,轻轻地盖上了盖子。它们像裹着绿衣裳的小胖子,静静地躺在盒子里。我摸了一下,硬邦邦的,像武士的铠甲。真希望它们快点长大,能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小豆芽,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呀!)
10月2日 星期四 阴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脸上,我不耐烦地把被子盖在我头上,忽然,我想起了我的小绿豆,我从床上跳了起来向我的豆苗奔去,经过一夜的浸泡,小豆芽们撑破了“绿外套”长出了细细的芽,就像一群蝌蚪在午睡,我发现绿豆比昨天胖了几圈,应该是水喝的太多 (改:喝得太多) 了吧!我想着。(段评:此段详细描写了第二天绿豆的变化,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使内容丰富生动。不过“不耐烦”与后文对绿豆的期待情感不符,可改为“迷迷糊糊”。还可以多描写一些自己看到绿豆变化时的惊喜表情和动作。修改版: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脸上,我迷迷糊糊地把被子盖在头上。忽然,我想起了我的小绿豆,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飞快地向我的豆苗奔去。经过一夜的浸泡,小豆芽们撑破了“绿外套”,长出了细细的芽,就像一群蝌蚪在午睡。我发现绿豆比昨天胖了几圈,应该是水喝得太多了吧!我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都快合不拢了,兴奋地看着这些可爱的小豆芽。)
10月5日 星期日 雨
第五天,小豆芽还在茁壮成长着,像一个个小蘑菇从里面探出头,我看了一下篮子的底部,发现绿豆的根又长出了许多,它们互相缠绕在一起,像是一张巨大的渔网。(段评:该段写出了第五天绿豆的生长情况,比喻形象,逻辑清晰。但“篮子”前文未提及,可改为“盒子”,保持前后一致。还能增加一些自己对绿豆生长状态的评价。修改版:第五天,小豆芽还在茁壮成长着,像一个个小蘑菇从里面探出头。我看了一下盒子的底部,发现绿豆的根又长出了许多,它们互相缠绕在一起,像是一张巨大的渔网。这些小豆芽长得可真快呀,生命力真顽强!)
10月6日 星期一 晴
第六天,小豆芽又长高了许多,根也越来越多,密密麻麻的,像一头乱糟糟的白发,让我感觉绿豆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这时,我想到了课本中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段评:此段描述了第六天绿豆的变化,并联系课本故事,体现出观察中的思考。不过“乱糟糟的白发”表述稍显消极,可改为“茂密的胡须”。可以更深入地谈谈从故事中得到的感悟。修改版:第六天,小豆芽又长高了许多,根也越来越多,密密麻麻的,像一头茂密的胡须。这让我感觉绿豆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这时,我想到了课本中的《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故事,我感受到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力量,即使是小小的绿豆,也能努力生长,给我们带来惊喜。)
10月7日 星期二 晴
第七天,我用尺量了一下豆苗,哇!最高的豆芽已经长到了12厘米,整个篮子就像一片“森林”,“树木”虽然高低不平,但错落有致,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仿佛也致身其中 (改:置身其中) ;我深深的吸 (改:深深地吸) 了口气,也仿佛闻到了花草树木的清香。(段评:这段用比喻的手法生动描绘了第七天豆芽的生长状态,富有想象力。“致身其中”应改为“置身其中”。可以增加一些自己在“森林”中的想象活动,让画面更丰富。修改版:第七天,我用尺量了一下豆苗,哇!最高的豆芽已经长到了12厘米,整个盒子就像一片“森林”,“树木”虽然高低不平,但错落有致。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精灵,在“森林”中穿梭玩耍。我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闻到了花草树木的清香。)
通过这次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和美妙。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惊喜。(段评:结尾总结了观察豆芽生长的感受和收获,主题明确,积极向上。但表述较笼统,可具体说说“生命的神奇和美妙”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生活中的美好和惊喜”有哪些。修改版:通过这次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和美妙。小小的绿豆,从硬邦邦的种子,经过几天的时间,就长成了高高的豆芽,这种变化真是太神奇了。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惊喜,就像这次观察绿豆生长,每一次的变化都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
耿丽娜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绿豆芽的生长日记》,老师首先要为你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点个赞!很多同学记录豆芽生长只是单纯描述过程,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神奇和美妙”这个道理,还明白了“只要用心观察和感受,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惊喜”,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在描写绿豆芽生长的过程中,修辞手法运用得特别巧妙。比如“它们像裹着绿衣裳的小胖子,静静的躺在盒子里,我摸了一下,硬邦邦的,像武士的铠甲”,将绿豆比作裹着绿衣裳的小胖子和武士的铠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豆的外形特点。还有“小豆芽们撑破了‘绿外套’长出了细细的芽,就像一群蝌蚪在午睡”,把刚发芽的绿豆芽比作午睡的蝌蚪,十分贴切有趣,让读者能清晰地想象出绿豆芽的样子。
不过呢,老师也有一些小建议想和你探讨。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从绿豆芽的生长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美妙和观察的重要性。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用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惊喜呢?是因为观察能让我们关注到平常被忽略的细节,还是能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事物?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个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像挖了一口深井,更有力量!另外,在记录绿豆芽生长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还可以再丰富些。比如写“第五天,小豆芽还在茁壮成长着,像一个个小蘑菇从里面探出头”,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盒子里豆芽们生长的状态具体是怎样的?周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气味?你看到它们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观察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记录生活中的观察与感悟,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思想的深化和细节的丰富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和其他植物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能引发我们对生命的进一步思考?
- 在观察绿豆芽生长的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对生命的顽强有了更深的触动?
- 如何通过更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你观察绿豆芽生长时的心情变化?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