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温柔的英语老师,有人喜欢强壮的体育老师,有人喜欢能使人开心的数学老师,而我却喜欢一个温柔、善良。 (改:温柔、善良的) 像是从漫画里漫画里 (改:漫画里) 走出来的语文老师。(段评:此段作为开头,用排比句引出自己喜欢的语文老师,能吸引读者兴趣。不过存在语病,“温柔、善良”后缺少“的老师”,“漫画里漫画里”表述重复。建议修改语病,让表达更通顺。修改版:有人喜欢温柔的英语老师,有人喜欢强壮的体育老师,有人喜欢能使人开心的数学老师,而我却喜欢一个温柔、善良的,像是从漫画里走出来的语文老师。)
他的外貌没人能比,有着一头黄黑色的卷发经常被他高高的扎起,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似乎可以把后面的同学给卷起来,而且上课的时候总会撩一撩他的头发。他的眼睛也很特别,一对圆圆的宝石般的眼睛似乎可以把同学们拉入学习的世界。如果下面有人搞小动作,语文老师眼睛一扫就能扫到。他的手和嘴似乎有一条连接的线,只要嘴说什么,手都会做出相关的动作,让我的想象更具体了。(段评:该段对语文老师外貌的描写很生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老师形象更鲜明。但“外貌没人能比”表述太绝对,可改为更合适的表达。“黄黑色”表述不准确,可换成更具体的颜色。修改版:他的外貌十分出众,有着一头金黄色的卷发,经常被他高高的扎起,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似乎可以把后面的同学给卷起来,而且上课的时候总会撩一撩他的头发。他的眼睛也很特别,一对圆圆的宝石般的眼睛似乎可以把同学们拉入学习的世界。如果下面有人搞小动作,语文老师眼睛一扫就能扫到。他的手和嘴似乎有一条连接的线,只要嘴说什么,手都会做出相关的动作,让我的想象更具体了。)
语文老师是个性格多变的人,就像有一次,一个同学考试考砸了,但语文老师并没有骂他,而是温柔的安慰她 (改:他) ,帮他反复练着错题,叫个他 (改:叫他) 别伤心了,下次一还能考好。另一次是有一个人忘带作业本了,语文老师生气的说“为什么会忘带?想学习的人不可能会忘带!”从此以后就在也 (改:再也) 没人忘带作也 (改:作业) 了。(段评:通过两个具体事例体现老师性格多变,符合记叙文通过事例塑造人物的要求。但“叫个他”存在语病,应改为“叫他”;“从此以后就在也没人忘带作也了”有两个错别字,应改为“从此以后再也没人忘带作业了”。建议修改语病和错别字。修改版:语文老师是个性格多变的人,就像有一次,一个同学考试考砸了,但语文老师并没有骂他,而是温柔的安慰他,帮他反复练着错题,叫他别伤心了,下次还能考好。另一次是有一个人忘带作业本了,语文老师生气的说“为什么会忘带?想学习的人不可能会忘带!”从此以后再也没人忘带作业了。)
语文老师不仅性格多变,还有一个技能——轻功。在一次扣服务 (改:课间服务) ,我写完了作业,但并不是认真看书,而是和同学有说有笑,在不知不觉中,语文老师轻轻的来到了我的身后,但我并未停止,而是继续聊天,这时语文老师的手像刀一样落到了我的肩上,好像在说“怎么?写完作业了吗?就算写完了也不可以说哦!”我的心里顿时涌入一片海,压不住的浪持续拍打着海面可老师竟然没说什么,而是微笑着对我说“下次别说了”我点点头并拿出了书,认认真真的开始看起来。(段评:“轻功”的说法很有童真童趣,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但“在一次扣服务”表意不明,可明确具体场景;“我的心里顿时涌入一片海,压不住的浪持续拍打着海面”表述较抽象,可更直白地表达自己的心情。修改版:语文老师不仅性格多变,还有一个技能——轻功。在一次课间,我写完了作业,但并不是认真看书,而是和同学有说有笑。在不知不觉中,语文老师轻轻的来到了我的身后,但我并未停止,而是继续聊天。这时语文老师的手像刀一样落到了我的肩上,好像在说“怎么?写完作业了吗?就算写完了也不可以说话哦!”我心里顿时紧张极了,可老师竟然没说什么,而是微笑着对我说“下次别说了”。我点点头并拿出了书,认认真真的开始看起来。)
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喜欢她,我敬佩她她 (改:她) 给我的学习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收获。(段评: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对老师的喜爱和敬佩,点明主题。但“她她”表述重复,应改为“她”。建议修改语病,让结尾更简洁。修改版: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喜欢她,我敬佩她,她给我的学习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收获。)
陆子宣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的“漫画”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老师细致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点个赞!很多人只是简单描述老师的外貌和常规教学,而你却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语文老师性格多变和有“轻功”等独特之处,让老师的形象一下子鲜活起来!
老师发现你文章对老师外貌描写得特别生动。你写“有着一头黄黑色的卷发经常被他高高的扎起,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似乎可以把后面的同学给卷起来”,通过对老师卷发的细致描写,让老师的形象如在眼前。这就是通过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鲜明的高级写法,你用得很不错!
不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写了语文老师性格多变和有“轻功”这些特点,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这些特点对同学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怎样更深远的影响呢?比如在结尾处,把老师这些独特之处背后对同学们的积极作用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你写“一个同学考试考砸了,但语文老师并没有骂他,而是温柔的安慰她,帮他反复练着错题”这里,是体现老师温柔的关键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老师的表情是怎样的?说了哪些具体安慰的话?那个同学的反应是什么?用这些细节把这个情节丰富起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老师温柔安慰考砸同学到写老师因同学忘带作业生气,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老师的温柔让同学们如沐春风,可有时老师也会严格要求大家”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观察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塑造人物形象,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思想的深化、细节的丰富和段落的过渡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老师这些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技能,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是如何潜移默化影响同学们的价值观的?
- 在与老师相处的众多日常小事里,还有哪些能更突出老师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和引导?
- 怎样运用更巧妙的过渡,让文章在不同事例的切换中更加浑然一体?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