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两个地方,一个叫盐海,一个叫棉田。棉田有很多棉花,盐海盛产海盐。但是盐海没有棉花,棉田没有海盐。而且两个地方中间有一条大河,两个地方只能用驴运送东西。有一只驴,他在送盐时在河里摔了一跤,盐被摔轻 (改:变轻) 了。它想:“既然我把盐摔轻了,那是不是棉花也可以?”它每次都故意摔一下。但是在一次它在送棉花的时候它也故意摔了一下 (改:摔了一跤) ,棉花竟然重了几十倍。毛驴就这样被淹死了。(段评:该段作为故事主体部分,整体围绕盐海和棉田运送货物以及毛驴的经历展开,与主旨契合。不过在细节和表达上存在一些不足。细节方面,对毛驴送盐和送棉花的过程描写较简略,比如毛驴摔跤时的动作、神态等没有体现;语言表达较平淡,缺乏生动性。可以这样修改:从前呀,有两个奇妙的地方,一个叫盐海,那里的海水咸咸的,盛产着白花花的海盐;另一个叫棉田,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雪白的棉花就像天上的云朵落在了地上。可是呢,盐海没有棉花,棉田也没有海盐。而且呀,两个地方中间横亘着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人们只能依靠勤劳的驴来运送东西。有一只聪明又有点小贪心的驴,有一次它驮着重重的盐过河时,不小心脚下一滑,在河里摔了一跤。等它爬起来,惊奇地发现背上的盐变轻了好多。它的眼睛滴溜溜一转,心里琢磨着:“既然我把盐摔轻了,那是不是棉花也可以呢?”从那以后,它每次驮东西都故意摔一下。有一回,它驮着蓬松的棉花过河,又故技重施,故意摔了一跤。哎呀呀,那棉花就像海绵一样吸饱了水,重了几十倍,可怜的毛驴怎么也爬不起来,最后竟然被淹死了。)
所以,要知道事情的原理,才能让自己的负担变少,如果不知道事情的原理可能会在给自己减轻负担时变得越来越累。(段评:该段作为结尾,能自然总结全文并点明道理,但语言较直白,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修改版:所以呀,我们做事情可得先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就像这只毛驴一样,如果不明白盐遇水会溶解变轻,而棉花遇水会吸水变重的道理,盲目地想给自己减轻负担,最后呀,不但负担没减轻,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变得越来越累。只有掌握了事情的原理,我们才能巧妙地让自己的负担变少,轻松前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