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这个字,简单却饱含着无尽的期待与无奈。(段评:这段用简洁的语言点明了"等"的含义,很有概括性!不过如果能加入一点具体的感受,比如联系下文的等待场景,会让主题更贴近故事哦。修改版:"等"这个字,笔画简单,却藏着我那天在寒风里数不清的期待,还有一点点忍不住的委屈。)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我与朋友相约在公园门口。我很早就到了公园,寒风吹的我 (改:吹得我) 发抖,双手不停地搓着,双脚也在原地不停地小幅度跳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朋友却迟迟未到。(段评:这段写出了等待的环境和你的动作,很棒!要是能加一点具体的细节,比如寒风里闻到的味道、看到的场景,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那是一个寒风像小刀子刮脸的冬天,我和好朋友约好在公园门口见面。我提前十分钟就到了,风裹着路边卖红薯的甜香吹过来,可我一点也不觉得暖,双手搓得发红,脚在冻硬的地面上不停点着,像只着急的小麻雀。一分钟、两分钟……朋友的身影却始终没出现在路口。)
我在原地等啊等,每时每刻都在盼望着朋友能出现在眼前,心里开始有些焦急,不停地看手表,每过一分钟,焦虑就多一分。(段评:这段写出了你的焦急,很真实!要是把看手表的动作写得更具体,比如手表指针怎么走的,会更生动。修改版:我踮着脚往路口望,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每看一次手表,秒针好像跑得更快了——它“嘀嗒”跳一下,我的心就跟着紧一下,好像有只小蚂蚁在心里爬来爬去。)
寒风就像极了一把刀,每时每刻都在割着我的脸,我不停地跺脚取暖。公园里人来人往,却不见朋友的身影。我变得十分生气,心里埋怨着朋友不守时。(段评:这段把寒风比作刀,很形象!要是能加一点周围人的对比,比如别人裹着厚围巾匆匆走过,会更突出你的孤单。修改版:风越来越大,刮在脸上像被小石子轻轻砸着,我把围巾拉到鼻子尖,还是忍不住打哆嗦。公园里的叔叔阿姨都裹着厚厚的棉袄,有的牵着蹦蹦跳跳的小狗,有的缩着脖子快步走,只有我站在原地,像棵被冻僵的小树苗。我攥紧了拳头,心里有点生气:说好的时间,怎么还不来呀?)
终于,在等了近半个小时后,朋友才赶来。他满脸歉意,在不停的解释 (改:在不停地解释) ,我原本怒火中烧,却被他的真诚和无奈所打动,心中的怒火也渐渐平息。(段评:这段写出了朋友来后的情景,很真实!要是加入朋友的具体样子,比如他的头发上有没有雪,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终于,在我数到第三十次“一、二、三”的时候,朋友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他的帽子歪在一边,耳朵冻得通红,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东西。“对不起对不起,我奶奶突然不舒服,我送她去楼下诊所耽误了!”他一边说一边把塑料袋递给我——里面是我最爱吃的热乎糖炒栗子。我心里的气一下子就跑没了,只剩下暖暖的感动。)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等”的滋味,也让我知道了要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和苦衷。这次等待,让我成长了许多,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的相聚。(段评:这段总结了等待的收获,很棒!要是把感悟和具体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糖炒栗子的温度,会更自然哦。修改版:那天的等待,让我尝到了“等”的味道——有寒风里的着急,也有看到朋友时的温暖。原来“等”不只是着急,还藏着对朋友的在乎,和一份意外的感动。现在想起那袋热乎的栗子,我还能感受到那天风里的甜。)
何显臻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等》,老师首先为你敏锐的感悟力喝彩!你没有停留在“等朋友”的表面事件,而是从寒风中的等待里,提炼出“理解与包容”的成长真谛,让这个简单的“等”字有了沉甸甸的分量,这是文章最闪光的地方!
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从寒风中等候的焦急,到朋友到来后的释然,再到最后的感悟,层层递进,紧紧围绕“等”的滋味展开。尤其是“寒风就像极了一把刀,每时每刻都在割着我的脸”这个比喻,生动地写出了等待的煎熬,很有画面感。
如果想让文章更上一层楼,老师有两个小建议:一是可以给“等待”的过程加一些“特写镜头”,比如你盯着手表时,秒针滴答的声音;或者看到别人结伴而行时,心里掠过的羡慕;二是朋友赶来后的解释,能不能写得更具体一点?比如他是因为帮助了迷路的老奶奶,还是自行车坏了?具体的原因会让“理解与包容”的主题更有说服力。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除了这次等朋友,生活中还有哪些“等”的经历让你印象深刻?它们的滋味一样吗?
- 如果把“等”看作一种成长的必修课,你觉得它还能教会我们什么?
- 试着用“等”字造几个不同情境的句子,你会发现它藏着更多人生的小秘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