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游泳,第一次学做菜……最让我最难忘 (改:最让我难忘) 的是第一次下厨炒菜的经历。那一次我从一个“厨房小白”摇身一变成了“厨神”(段评:开头用排比列举第一次的经历,很快引出了最难忘的下厨主题,还制造了从“厨房小白”变“厨神”的小反差,很吸引人!要是能加一点当时想做菜的小原因,比如看到妈妈做饭辛苦,或者突然想吃某道菜,会更自然哦。修改版:人生中有好多闪闪发光的“第一次”:第一次骑单车摔得膝盖发红,第一次游泳喝了好几口泳池水,第一次学画画把脸涂成小花猫……最让我记在心里的,是第一次下厨当“小厨师”的经历。那天我突然想给爸爸妈妈露一手,从连盐和糖都分不清的“厨房小白”,居然做出了一锅香喷喷的汤呢!)
我到家后,我告诉妈妈“我想做玉米萝卜排骨汤。”妈妈带我去市场买了二个 (改:两个) 玉米和一个胡萝卜,还买了两条新鲜的排骨就回家了。(段评:你清楚地写了告诉妈妈想做的汤,还写了买食材的过程,很棒!不过可以加一点买食材时的小细节,比如玉米的样子、排骨摸起来的感觉,或者你当时的小心情,会更生动哦。另外,“二个”可以改成“两根”,更符合习惯用法。修改版:回到家,我拉着妈妈的手晃了晃:“妈妈妈妈,我想做玉米萝卜排骨汤给你们喝!”妈妈笑着点点头,带我去菜市场挑食材。我们选了两根黄澄澄的甜玉米,玉米须像老爷爷的白胡子;还挑了一根红通通的胡萝卜,摸起来滑溜溜的;最后买了两条带着新鲜血丝的排骨,老板说这是刚剁好的呢!)
首先先 (改:首先) 把排骨煮20分钟,接着洗干净,然后再把玉米胡萝卜洗干净切成块,再把炉子烧起 (改:炉子打开) 。最后将排骨放锅里加入水。水烧开20分钟后加入切好的玉米胡萝卜,再煮个15分钟。(段评:你把煮汤的步骤写得很清楚,用了“首先、接着、然后”这些连接词,逻辑很棒!要是能加一点自己操作时的小反应,比如煮排骨时闻到的香味、切玉米时的小心劲儿,或者开火时的小紧张,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开始煮汤啦!首先我把排骨放进冷水锅,看着水慢慢变浑浊,妈妈说这是在焯掉血水;接着我把焯好的排骨用温水冲得干干净净;然后拿起削皮刀给胡萝卜“脱衣服”,再把玉米切成一段段的,切的时候还能闻到玉米的清香味呢!最后我把排骨放进锅里加满水,等水“咕嘟咕嘟”烧开后,把玉米和胡萝卜倒进去,小火慢慢煮。)
啊!一锅热气腾腾的排骨萝卜玉米汤就做好了。(段评:你写出了汤做好时热气腾腾的样子,很有成就感!要是能加一点汤的颜色、香味,或者你当时的小激动,会更诱人哦。修改版:哇!掀开锅盖的瞬间,一股香味扑进鼻子里——金黄的玉米、通红的胡萝卜,还有炖得酥软的排骨,在奶白色的汤里“泡着澡”,热气裹着香味飘满了整个厨房,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啦!)
妈妈和爸爸尝了尝,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开心极了。(段评:你写出了爸爸妈妈尝汤后的反应,还有自己开心的心情,很真实!要是能加一点爸爸妈妈具体的评价,比如妈妈说汤很甜,爸爸说排骨炖得很软,或者你当时的小骄傲,会更生动哦。修改版:妈妈和爸爸拿起勺子尝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妈妈笑着说:“我们家宝贝做的汤比妈妈做的还甜呢!”爸爸也点点头:“排骨炖得软软的,胡萝卜也烂烂的,太好喝啦!”他们一起对我竖起大拇指,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连耳朵根都红了。)
这次下厨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下厨的艰辛,和美食的美味 (改:美食的珍贵) ,让我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和被认可的幸福。(段评:你写出了这次下厨的收获,很棒!要是能把“艰辛”和“快乐”的具体感受写出来,比如切菜时手酸,看到家人喝汤时的开心,会更真实哦。另外,“和美食的美味”可以调整一下,让句子更通顺。修改版:这次下厨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做一顿饭真不容易——切菜时手酸得抬不起来,煮的时候要一直盯着火;但当看到爸爸妈妈喝着我做的汤,露出开心的笑容时,我又觉得特别快乐!原来动手做美食,还能收获这么多幸福呀!)
蓝君平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学做一道美食》,老师特别欣赏你从“厨房小白”到“厨神”的成长感悟——“动手的快乐和被认可的幸福”,这个发现让平凡的学菜经历有了温度!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拍个美食电影”,让过程更生动:你写“把排骨煮20分钟”时,能不能加个特写镜头?比如妈妈提醒你“撇浮沫”时,你看到油花漂在水面的样子,闻到的肉香,甚至心里偷偷担心“煮老了怎么办”的小紧张?用眼睛看、鼻子闻、心里想的细节,能让读者跟着你一起“下厨”。
💡 再想想这几个问题,或许能让文章更有深度:
- 从“小白”到“厨神”,你觉得最难的一步是什么?它教会了你什么?
- 爸妈竖大拇指时,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眼神里的特别光芒?试着把它写出来,情感会更饱满哦!
- 这锅汤里,除了食材的味道,还藏着什么“家的味道”?
期待你下次把“美食故事”拍得更细腻,让我们都流口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