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有冰霜自然有暖阳,有寒冷自然有温暖……而在生活中,暖无处不在。(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对比的方式点出"暖无处不在"的主题,简洁明了,但语言稍显抽象,缺乏画面感。可以加入具体的生活小场景,让开头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修改版:生活里有冰霜凝结的窗棂,也有阳光晒暖的棉被;有寒风刺骨的清晨,也有热汤冒气的傍晚。其实呀,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就像春天的蒲公英,轻轻一吹,就飘满了我们的小日子。)
记得那次我肚子痛得直打滚,连路都走不了,只能趴在床上哼哼。过了一会儿,怡怡匆匆跑进来,手里攥着一把艾草和一个小罐子。她皱着小眉头,小心翼翼地用火机 (改:用打火机) 点燃艾草,赶紧放进罐子里,淡淡的艾草香一下子飘了过来……(段评:本段通过怡怡拿艾草的情节,写出了朋友的关心,细节描写很真实,但"匆匆跑进来""皱着小眉头"等动作可以更具体,让场景更鲜活。修改版:记得那次我肚子痛得直打滚,连路都走不了,只能趴在床上哼哼唧唧。突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怡怡的小脑袋探进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她是从楼下花园一路跑上来的!只见她攥着一把绿油油的艾草,另一只手紧紧抱着个印着小熊图案的小罐子,小眉头皱得像个小包子:"我奶奶说艾草能驱寒,我这就给你熏一熏!"她小心翼翼地点燃艾草,赶紧塞进罐子里,淡淡的艾草香一下子就裹住了我。)
我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怡怡正坐在床边,小手一下一下轻轻揉着我的肚子,她见我醒了,眼睛亮了亮,连忙问:“好点没?要喝水吗?我给你倒!”我点点头,心里像揣了个小太阳一样,暖暖的。怡怡端着水走进来,把杯子递到我手里:“呐,小心烫哦。”我接过温热的水杯,心里暖暖的赶紧 (改:心里暖暖的,赶紧) 喝了几口。(段评:本段描写了怡怡照顾"我"的场景,情感真挚,但"心里暖暖的"重复了两次,稍显啰嗦。可以用更具体的感受代替重复的表述,让情感表达更细腻。修改版:我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怡怡正坐在床边,小手像春风拂过湖面一样,一下一下轻轻揉着我的肚子。她见我醒了,眼睛亮得像两颗小星星,连忙凑过来问:"好点没?喉咙干不干?我给你倒温水!"我点点头,感觉肚子里的"小怪兽"好像安静了些,连带着心里也像晒了太阳的被窝,软乎乎的。怡怡端着水杯走进来,把杯子稳稳地递到我手里:"呐,我试过温度啦,不烫!"我接过杯子抿了一口,温水顺着喉咙滑下去,连指尖都暖了起来。)
喝完水,我跟着怡怡下楼,她径直走进厨房,从冰箱里拿出红糖和红枣,踮着脚尖打开煤气灶 (改:燃气灶) 开始煮红糖水。我想过去帮忙,她头也不回地摆摆手,脆生生地说:“你乖乖坐着就好,我来就行!”我看着她忙碌的小背影,心里暖暖的。(段评:本段写怡怡煮红糖水的情节,很有生活气息,但"径直走进厨房""踮着脚尖打开煤气灶"可以加入更多动作细节,比如她够不到灶台时的小表情,让人物更可爱。修改版:喝完水,我跟着怡怡下楼,她蹬着小皮鞋"哒哒哒"冲进厨房,拉开冰箱门就翻出了红糖和红枣。只见她踮着脚尖够煤气灶的开关,小胳膊举得高高的,鼻尖都快碰到灶台了,好不容易才把火打着。我想过去帮忙,她头也不回地摆摆手,脆生生的声音像刚剥的脆枣:"你乖乖坐沙发上看动画片!我奶奶教过我煮红糖水,保证甜丝丝的!")
不一会儿,怡怡端着一碗红糖水走了过来,笑着说:“有点热,吹吹再喝,别烫舌头!”我看着碗里冒着热气的红糖水,飘着红枣的甜香,赶紧吹了吹。怡怡平时大大咧咧的,照顾起人来却这么细心,我喝着暖暖的红糖水,心里暖乎乎的,心里想:有这样的朋友真好啊!(段评:本段通过煮红糖水的细节,写出了怡怡的细心,但"心里暖乎乎的"可以结合具体的感官体验,让情感更真实。比如可以描写红糖水的味道,以及喝下去的感受。修改版:不一会儿,怡怡端着一碗红糖水走过来,蒸腾的热气把她的小脸熏得红扑扑的:"吹三下再喝哦,不然舌头会变成小香肠!"我看着碗里飘着的红枣,轻轻吹了吹,抿了一口——甜甜的红糖裹着红枣的香气,顺着喉咙滑进肚子里,连带着四肢百骸都暖了起来。平时大大咧咧的怡怡,照顾起人来居然这么细心,我捧着温热的碗,感觉连碗沿都暖得能焐热手心。)
这份友谊就像怡怡煮的红糖水,温暖无比,将温暖我的一生……生活中,温暖无处不在。(段评:本段作为结尾,总结了友谊的温暖,但"温暖我的一生"稍显空洞。可以用具体的比喻代替抽象的表述,让结尾更有画面感,也更符合小学生的视角。修改版:现在每次闻到艾草香,或者喝到红糖水,我都会想起怡怡皱着小眉头照顾我的样子。这份友谊就像她煮的红糖水,不是轰轰烈烈的甜,而是慢慢渗进心里的暖——哪怕后来我们搬家分开了,想起她的小包子脸和脆生生的声音,我都会觉得,生活里的小温暖,其实就藏在朋友递过来的一杯水、一碗糖水里呀。)
刘嘉欣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暖》,老师被你笔下那份细腻真挚的友情深深打动了!你没有空喊“温暖”,而是通过怡怡点艾草、揉肚子、煮红糖水这一连串具体的小事,把“暖”的感觉像阳光一样一点点铺展开来,最后用“友谊像红糖水温暖一生”的感悟收尾,让文章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特别棒!
不过我们可以给这份“暖”再添点更动人的细节。比如怡怡点艾草时,你写了“皱着小眉头”,能不能再想想:她的小手有没有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艾草点燃时有没有发出“滋滋”的轻响?你闻到艾香时,心里除了“暖”,有没有一点安心的感觉?把这些小镜头放大,“暖”的画面会更立体。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除了朋友的“暖”,生活里还有没有其他让你心头一热的瞬间?比如陌生人的一个微笑,或者妈妈递来的一杯热牛奶?
- 如果把“暖”比作一种颜色或味道,你觉得它像什么?试着用一个新鲜的比喻把这种感觉写出来?
- 下次写“暖”的时候,能不能先抑后扬?比如先写一件让你觉得冷的小事,再用“暖”来对比,会不会更有冲击力?
期待你下次写出更有层次感的“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