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得好好说说我们家的松鼠——“乖乖”(段评:此段引出要介绍的松鼠“乖乖”,但表述比较平淡。可以增加一些表达喜爱的词语,让语言更生动。修改版:今天呀,我可要好好跟大家说一说我们家超级可爱的松鼠——“乖乖”!)
但它是怎么来到我家的呢?这得从去年两月份说起,那天晚上,我妈妈同事在马路中央捡到了它,那时它还很小。后来我妈妈同事把它送给了妈妈,我非常心疼它,那时它才刚满月。于是自从它刚进这个家门,我就非常疼爱它。(段评:这段在叙述松鼠来到家里的过程时,有些啰嗦。可以精简语言,突出关键信息,并且增加一些自己心疼它的具体表现。修改版:但它是怎么来到我家的呢?这得从去年二月说起。那天晚上,妈妈同事在马路中央捡到了刚满月的它,就送给了妈妈。我看到它小小的样子,心疼极了,赶紧给它准备了温暖的小窝。)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它的品种是“红腹”,像它的名字一样,它的肚子是红色的。它还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就像两颗闪烁的黑珍珠。它的耳朵短短的,不过我一点儿都不知道它的耳朵为什么会是短的,而不像其他松鼠一样耳朵长长的。每当它盯着我时,它的尾巴会一下子“炸毛”,而这可能会让别人以为,它的尾巴会魔法呢!(段评:描写松鼠外貌时,对于耳朵短的疑惑可以一笔带过,不用过多强调。可以增加一些比喻的手法,让描写更生动。修改版: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它是“红腹”松鼠,肚子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它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就像两颗闪烁的黑珍珠。它的耳朵短短的,像两片小树叶。每当它盯着我,尾巴会一下子“炸毛”,就像一朵蓬松的蒲公英,可有趣啦!)
而“乖乖”这个名字,是我和妈妈一起想出来的,由于那时它还小,特别乖,所以那时,我想出了“小乖”这个名字,而妈妈对这个名字进行了修改,改成了“乖乖”。毕竟它非常乖嘛。(段评:介绍名字由来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增加一些和妈妈讨论名字时的对话,让情节更丰富。修改版:“乖乖”这个名字,是我和妈妈一起想出来的。那时它特别乖,我就说:“妈妈,叫它‘小乖’吧!”妈妈想了想,笑着说:“叫‘乖乖’更顺口呢。”于是,它就有了“乖乖”这个名字。)
它的毛长长的,摸起来手感非常好,平时我一把手放在它的头上,它就会乖乖闭上眼睛,一幅 (改:一副) 享受的样子。(段评:描写摸松鼠的感受时,可以增加一些自己的心理活动。修改版:它的毛长长的,摸起来软软的,手感好极了。我一把手放在它头上,它就乖乖闭上眼睛,一副享受的样子。我心里想:“乖乖真是太可爱啦!”)
它睡觉时会抱着自己那毛茸茸的大尾巴,平时也会玩自己的尾巴,有时还会薅掉自己尾巴上的一两根毛。(段评:这段描写松鼠玩尾巴,比较简单。可以增加一些动作细节,比如它是怎么薅毛的。修改版:它睡觉时会紧紧抱着自己毛茸茸的大尾巴,就像抱着一个大枕头。平时还会用小爪子抓着尾巴玩,有时候还会用牙齿轻轻薅掉尾巴上的一两根毛,那模样可爱极了。)
它还特别爱吃橙子、榴莲和香蕉,每次吃完,它就会舔舔嘴边的残渣,并继续跑到笼子口要吃的。它只要一接过食物,就会飞快的 (改:飞快地) 把食物吃完,用小爪子抹着嘴巴。(段评:描写松鼠吃东西的过程,可以增加一些神态描写。修改版:它特别爱吃橙子、榴莲和香蕉。每次吃完,它会睁着圆溜溜的眼睛,舔舔嘴边的残渣,然后眼巴巴地跑到笼子口,小爪子抓着笼子,继续要吃的。一接过食物,它就飞快地塞进嘴里,腮帮子鼓得像个小皮球,还不时用小爪子抹抹嘴巴。)
一天,我正在观察“乖乖”玩跑轮,它看到了我,松鼠平时看到别的物种会一动不动,但现在,它在玩跑轮,它呆住了,它的腿不跑了,可跑轮还在转,它用爪子紧紧抓住跑轮,于是它就开始跟着跑轮转个不停。(段评:描写松鼠在跑轮上的情景,有些混乱。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把松鼠的动作描写得更清晰。修改版:一天,我正看着“乖乖”在跑轮上欢快地跑着。它看到我后,原本灵活的腿一下子停住了。可跑轮还在转,它赶紧用小爪子紧紧抓住跑轮,身体随着跑轮不停转动,那惊慌失措的模样,逗得我哈哈大笑。)
现在,你知道“乖乖”到底有多有趣了吗?(段评:结尾比较简单。可以增加一些自己对“乖乖”的喜爱之情的表达。修改版:现在,你知道“乖乖”到底有多有趣了吧?我真的特别爱这个可爱又有趣的小家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