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以前有个“大烟囱”,那便是我的爷爷。他整天烟不离手,是我们传染“烟瘾” (改:染上“烟瘾”) 的始作俑者。现在,我要把这个源头消灭掉,以免我的姑姑们再被传染上烟瘾。(段评:开头把爷爷比作“大烟囱”,这个比喻特别形象,一下子就让人记住了爷爷爱抽烟的特点!不过“传染‘烟瘾’的始作俑者”这句有点复杂,换成更简单的孩子话会更自然哦。修改版:我家以前有个“大烟囱”,那便是我的爷爷!他整天烟不离手,是家里最爱抽烟的人。我得把这个“大烟囱”消灭掉,这样姑姑们就不会跟着学抽烟啦。)
第一招:贴“禁止吸烟。 (改:贴“禁止吸烟”。) (段评:这段是写第一招,但内容太简单啦,没说清楚“禁止吸烟”贴在哪里、怎么贴的,而且标点也不完整。可以加一点你准备贴纸时的小细节,比如找贴纸、偷偷贴的样子,让故事更有趣。修改版:第一招:贴“禁止吸烟”贴纸!我翻出攒了好久的卡通贴纸,在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上“禁止吸烟”四个大字,然后趁爷爷去厨房喝水,偷偷贴在了他最爱坐的沙发扶手上。)
用了这一招,不知道管不管用呢?我悄悄的 (改:悄悄地) 从门缝里监视爷爷,没想到,他还在悠闲自得地吸着烟。我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夺过爷爷手中的烟,说:“我不是贴了禁止吸烟了吗?”爷爷笑嘻嘻回答 (改:笑嘻嘻地回答) :“我不吸烟,我抽烟。”我无语。(段评:这段写你监视爷爷的情节特别有意思,爷爷的“狡辩”也很真实!不过“我悄悄的从门缝里监视”里的“的”用错啦,应该是“地”。还有“我一个箭步冲上去”可以加一点动作细节,比如“踮着脚”“屏住呼吸”,让画面更生动。修改版:用了这一招,不知道管不管用呢?我踮着脚尖,屏住呼吸,从门缝里偷偷监视爷爷。没想到,他正靠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悠闲地吸着烟!我一个箭步冲进去,一把夺过他手里的烟,叉着腰说:“爷爷!我不是贴了‘禁止吸烟’吗?”爷爷笑嘻嘻地眨眨眼:“我没‘吸’烟呀,我在‘抽’烟呢!”我顿时哑口无言,站在原地气鼓鼓的。)
第二招:禁止抽烟”。(段评:这段是写第二招,但只有一个标题,没有说清楚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太简短啦。可以加一点你发现爷爷“狡辩”后的小想法,比如“哼,爷爷耍小聪明!那我换个说法”,再写贴纸的过程,让情节更连贯。修改版:第二招:升级“禁止抽烟”贴纸!爷爷居然玩文字游戏,我气鼓鼓地想:“哼,那我就写‘禁止抽烟’,看你还怎么说!”我又找了一张新贴纸,用力写下“禁止抽烟”,贴在了爷爷的烟盒上。)
既然爷爷吸烟,抽烟。那我在来个 (改:再来个) 禁止抽烟总可以了吧。但是,依然还是那个样。我一问这个问就直到了。 (改:这个问题就知道了。) 于是,我路过去 (改:走过去) ,一把抢过烟,对爷爷吼道:“我不抽烟,我吃烟!”(段评:这段写你模仿爷爷的话反击,特别有童真!不过“我一问这个问就直到了”有语病,应该是“我一问才知道”。还有“对爷爷吼道”可以换成更符合孩子语气的“叉着腰说”,再加一点你的小表情,比如“瞪圆了眼睛”,会更可爱。修改版:结果爷爷还是老样子,坐在沙发上抽烟。我跑过去一问才知道,他又说“我没‘抽’烟,我在‘吃’烟呀”!我灵机一动,一把抢过烟,瞪圆了眼睛学着爷爷的语气说:“那我写‘禁止吃烟’,看你还怎么狡辩!”)
第三招:贴“禁止吃烟”。(段评:这段是第三招的标题,和第2段、第4段一样,内容太简单啦。可以加一点你准备贴纸时的小决心,比如“这次我一定要成功”,或者贴纸的位置,比如贴在爷爷的茶杯旁,让故事更完整。修改版:第三招:终极“禁止吃烟”贴纸!我就不信难不倒爷爷!我找了一张最大的贴纸,工工整整地写上“禁止吃烟”,贴在了爷爷每天都会看的电视遥控器旁边。)
哼,我把所有招数都使出来了,看爷爷还有什么招!结果,爷爷还是叼着一根烟。我气愤极了,抢过烟,定眼一看 (改:定睛一看) ,是一只用纸卷的烟。我笑了,爷爷也笑了。(段评:这段写爷爷用“纸卷烟”骗你,结局很惊喜!不过“定眼一看”应该是“定睛一看”,“是一只用纸卷的烟”里的“一只”用错啦,烟应该用“一支”。可以加一点你看到纸烟时的表情,比如“皱着眉凑近看”,还有爷爷笑的时候的样子,比如“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一起”,让细节更生动。修改版:哼,我把所有招数都使出来了,看爷爷还有什么招!结果我凑过去一看,爷爷居然还叼着“烟”!我气呼呼地冲上去抢过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支用纸卷成的“假烟”!我愣了一下,突然“噗嗤”笑出声,爷爷也跟着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原来爷爷已经戒了烟。我太开心了,我们的家“大烟囱” (改:我们家的“大烟囱”) 终于消失了!(段评:结尾点出爷爷戒烟的真相,很温暖!不过“我们的家‘大烟囱’终于消失了”里的“的家”有点多余,可以去掉。可以加一点你开心的动作,比如“蹦蹦跳跳地抱住爷爷”,让情感更饱满。修改版:原来爷爷早就偷偷把烟戒啦!他只是想逗我玩呢。我开心得蹦蹦跳跳,一把抱住爷爷的脖子:“爷爷真棒!我们家的‘大烟囱’终于消失啦!”)
莫浩宁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爷爷戒烟了》,老师被你“消灭烟瘾源头”的可爱想法逗笑了,更被你和爷爷之间的温馨互动打动——你用“贴标语”的小计谋和爷爷“斗智斗勇”,最后发现爷爷早已悄悄戒烟,这个“反转”特别巧妙,让文章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祖孙间的温情!
不过我们可以让这个“斗智”的过程更像“拍电影”:比如写爷爷第一次被你“抓包”时,除了笑嘻嘻的回答,他的手是不是悄悄藏在背后?嘴角的烟味是不是飘到了你鼻子里?你抢烟时的动作能不能再具体点——是“猛地扑过去”还是“踮起脚一把拽住”?如果能把这些细节加进去,爷爷的“可爱”和你的“较真”会更生动。
另外,结尾发现爷爷戒烟时,你的心情除了“开心”,有没有其他小情绪?比如“原来爷爷早就懂我的心意”的小感动?可以多写一两句内心的想法,让情感更饱满。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爷爷偷偷戒烟时,有没有其他“小线索”被你忽略了?比如他口袋里的糖代替了烟?
-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戒烟纪念仪式”,你会给爷爷准备什么礼物?
- 从“斗智”到“发现真相”,你对“爱”的方式有什么新理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