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以前特别爱抽烟,他每天都要抽烟,我闻着这烟味,我都感觉鼻子闻着呛呛的。我都劝过爷爷不要抽烟了,但他只会这样说:“抽了太久的烟了,戒不了了。”有一次体检,医生说爷爷的肺功能不太好,让他赶紧戒烟,爷爷无奈只好戒烟了。(段评:本段作为开头,清楚交代了爷爷爱抽烟的习惯和戒烟的原因,内容紧扣主题。不过可以增加一些爷爷抽烟时的具体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比如烟味带来的具体感受、爷爷抽烟的动作等,这样能让读者更快进入情境哦!修改版:我的爷爷以前是个“老烟民”,口袋里总装着烟盒,手指缝里常夹着点燃的香烟。每次他抽烟,屋里就飘着一股呛人的烟味,我连吃饭都要捂住鼻子。我劝过爷爷好多次:“爷爷,别抽烟啦!”可他总是叹口气说:“抽了几十年喽,哪那么容易戒啊。”直到去年体检,医生拿着报告严肃地说:“您的肺功能下降了,必须马上戒烟!”爷爷盯着报告,终于点了点头。)
爷爷戒烟的第一天,爷爷坐立不安,总想着拿一根烟放进口袋,但是他又想起医生说的话,又猛着 (改:猛地) 把手缩回来。爸爸特意给爷爷买了口香糖、坚果让爷爷吃。每当爷爷想抽烟的时候,就把口香糖吃进嘴里,坐在沙发上发呆,眼睛一直盯着桌子上的烟。我走过去到 (改:走到) 爷爷旁边,说:“爷爷,为了身体健康,再坚持一下!”爷爷点了点头。(段评:本段描写了爷爷戒烟第一天的样子,“坐立不安”“手缩回来”这些细节很真实!要是能再增加一些爷爷的神态描写,比如想抽烟时的表情,或者吃口香糖时的动作,还有你和爷爷说话时爷爷的反应,就能让场景更鲜活啦。另外,“猛着把手缩回来”可以调整得更自然些。修改版:爷爷戒烟的第一天,简直坐立难安:一会儿摸口袋找烟,一会儿盯着茶几上的烟盒发呆。好几次他的手都碰到烟盒了,可一想起医生的话,又“嗖”地把手缩回去,嘴角还抿得紧紧的。爸爸早有准备,买了一大罐口香糖和坚果放在爷爷手边。每当烟瘾上来,爷爷就飞快地剥开口香糖塞进嘴里,腮帮子一鼓一鼓地嚼着,眼睛却还黏在烟盒上。我轻轻走过去拉着他的手说:“爷爷,再坚持一下,身体好起来就能陪我去公园啦!”爷爷转过头,摸了摸我的头,慢慢点了点头。)
往后的日子里,爷爷渐渐的 (改:渐渐地) 对烟没有兴趣了,就喜欢吃我的坚果和口香糖,还把打火机给爸爸来保管。我还每天早上带爷爷去楼下散步,来转移注意力。(段评:本段写出了爷爷戒烟的变化,内容很真实。可以把“渐渐的对烟没有兴趣了”的过程写得更具体,比如爷爷从“盯着烟盒”到“主动收烟盒”的转变,还有你陪爷爷散步时的小互动,这样能让爷爷的改变更有画面感哦!另外,“渐渐的”要改成“渐渐地”,“带爷爷去楼下散步”可以加一点散步时的小细节。修改版:往后的日子里,爷爷对烟的“执念”慢慢淡了:原来总盯着烟盒的眼睛,现在总追着我手里的坚果转;口袋里的烟盒换成了口香糖,打火机也主动交给爸爸保管。每天早上,我都会拉着爷爷去楼下散步,我们沿着小区的花坛走,爷爷还会指着新开的月季花说:“你看这花开得多艳!”慢慢的,散步成了我们俩的小约定。)
渐渐的 (改:渐渐地) 爷爷的身体恢复了,爷爷自己的毅力战胜了烟瘾,我应该向爷爷学习。做事情要坚持下去,永不放弃。(段评:本段总结了爷爷戒烟成功的结果,还点出了“毅力”的主题,很棒!不过结尾可以更具体一些,比如爷爷身体变好后的小变化(比如能陪你跑步了、脸色变红润了),这样把“身体恢复”的结果变具体,道理也会更有说服力哦。修改版:现在爷爷的身体好多啦:以前爬两层楼就喘气,现在能陪我爬小区的假山啦;脸色也从蜡黄变得红润润的。爷爷总说,是自己的毅力打败了烟瘾,可我知道,还有爸爸的口香糖、我的小陪伴呢!看着爷爷笑着剥坚果的样子,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再难的事也能做到。)
覃俊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爷爷戒烟了》,老师特别欣赏你从生活小事中提炼出“做事要坚持”的道理,这让文章有了温暖的力量!你把爷爷戒烟的过程写得很完整,从劝诫到体检警示,再到戒烟的挣扎与成功,像一条清晰的故事线,特别棒!
我们可以试试给文章“加个特写镜头”。比如你写“爷爷坐立不安,总想着拿烟又缩手”这里,是最能体现爷爷决心的瞬间。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放慢?当时爷爷的手指是不是在口袋边来回蹭?他盯着烟盒时,眼神里是渴望还是犹豫?你凑过去劝他时,有没有闻到爷爷手心的汗味?把这些细节加进去,就像给文章拍了一段慢动作电影,会更打动人!
再想想,爷爷成功戒烟后,除了身体变好,他和你之间有没有更温暖的变化?比如他陪你玩时,身上再也没有烟味了?如果能加一句这样的小细节,“坚持”的意义会更具体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爷爷戒烟时,最让你心疼的一个瞬间是什么?
- 除了毅力,家人的陪伴(比如爸爸买的零食、你陪散步)在爷爷戒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如果让你给其他想戒烟的人写一句鼓励的话,你会怎么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