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课刚结束,语文老师走进教室,笑着说:“同学们,今天三、四节课学校组织诗词比赛,我们去观战吧,记得保持秩序。”我们立刻排成一队去了比赛场地。(段评:本段作为记叙文的开头,清晰交代了故事背景和起因,语言通顺自然。但可以通过增加同学们的反应细节,让开头更有画面感和感染力。比如加入同学们听到消息时的动作、表情等描写,能更好地引出下文的比赛场景哦!修改版:第二节课刚结束,语文老师笑眯眯地走进教室,手里还拿着一叠彩色的加油牌:“同学们,今天三、四节课学校组织诗词比赛,咱们去当小观众,记得安静观战,给选手们加油呀!”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有的同学兴奋地拍起了手,有的赶紧把桌上的课本收好,还有的已经踮起脚尖往门口望。我们很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向比赛场地。)
我们按班级坐好,刚坐稳就看见四年级的小选手们坐在座位上。他们背“床前明月光”时,小脑袋晃得可爱,可一遇到“松下问童子”的作者时就急的 (改:急得) 咬嘴唇。很快,五年级的比拼开始了,他们比四年级沉稳些,却在抢答时总有人手快嘴慢,抢到机会答不上来惹得全场笑作一团。(段评:本段通过描写不同年级选手的表现,展现了比赛的趣味性,观察很细致呢!不过可以给四年级和五年级的选手增加一些更具体的动作、神态描写,让场景更生动。比如四年级选手背诗时的小动作,五年级抢答失败后的反应,都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哦!修改版:我们按班级坐好,刚坐稳就看见四年级的小选手们端端正正地坐在舞台旁。他们背“床前明月光”时,小脑袋跟着节奏轻轻晃,像枝头的小麻雀,可爱极了;可一遇到“松下问童子”的作者是谁,有的选手急得皱起小眉头,有的还忍不住咬起了食指,逗得大家偷偷笑。很快,五年级的比拼开始了,他们比四年级沉稳些,却在抢答时闹了不少笑话——有的同学手举得比谁都高,抢到机会却涨红了脸说不出答案,引得全场哈哈大笑,连主持人都捂着嘴偷笑呢!)
终于盼到六年级上场!四个班的选手一露面,我立刻盯住六(1)班的三人。必答赛才刚开始,主持人就出示了题目,每次在主持人读完题目之前,六(1)班就选出了正确答案。当显示屏上显示出第一轮的排名时,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去了 (改:提到了嗓子眼儿) 我们班是第一名,而且还是满分时,我们都沸腾了起来。(段评:本段描写了六年级必答赛的紧张场景,“心提到嗓子眼儿”这个比喻用得很生动!不过可以增加一些自己和同学们的具体反应,比如看到选手答题时的动作、听到结果后的表现,让紧张感更强烈。另外,“立刻盯住六(1)班的三人”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为什么盯住他们,让情感更真实哦!修改版:终于盼到六年级上场啦!四个班的选手一露面,我立刻紧紧盯住六(1)班的三人——那可是我们班的骄傲呀!必答赛刚一开始,主持人刚念完题目,六(1)班的选手就胸有成竹地举起了答题牌,每次答案都和显示屏上的正确选项一模一样。我攥着拳头,眼睛死死盯着积分榜,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连大气都不敢喘。当看到第一轮排名里,六(1)班稳稳地坐在第一名的位置,而且还是满分时,我们班的同学立刻欢呼起来,有的拍桌子,有的跳起来,还有的互相击掌,差点把屋顶都掀翻啦!)
抢答赛成了六(4)班的“忙乱场”,他们总是最先抢到,可是正确率极低,我们在下面都松了一口气,显示屏上显示出第二轮的排名,我们班依旧是第一名。(段评:本段用“忙乱场”形容六(4)班的抢答赛,很形象呢!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六(4)班选手抢答时的具体表现,比如他们抢到题后的动作、答错题后的反应,让“忙乱”的场景更具体。同时,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和同学们看到这一幕时的心情变化,让段落更丰满哦!修改版:抢答赛一开始,六(4)班的选手就成了全场的“焦点”——他们的手像装了弹簧一样,主持人的问题刚说一半,就“唰”地举起来,每次都最先抢到答题权。可他们的正确率却很低,有的答非所问,有的甚至把“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成了“春风又绿江北岸”。我们在台下偷偷松了一口气,有的同学还拍着胸口说:“还好还好!”当显示屏上显示第二轮排名,六(1)班依旧是第一名时,我们班的加油声更响亮了!)
最揪心也是最燃的是飞花令。主题是“春”,在积分赛上,四个班的选手都说了一句后就到了淘汰赛,六(1)班的小林和小翔很快就败了下去,场上只剩下了小函,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去了,没想到在最后一刻,其他选手都想不到别的诗句时,小函却一口气说了三句,全场只剩下了掌声。(段评:本段描写了飞花令的紧张场面,“小函一口气说三句”很有冲击力!不过可以增加一些比赛过程中的细节,比如其他选手的反应、自己和同学们的心情变化,让“揪心”和“燃”的感觉更强烈。比如小函答题时的动作、眼神,同学们加油时的表现,都能让场景更动人哦!修改版:最揪心也最燃的飞花令来啦!主题是“春”,积分赛上,四个班的选手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到了淘汰赛。六(1)班的小林和小翔先后败下阵来,场上只剩下小函一个人。我的手心都攥出汗了,和同学们一起扯着嗓子喊:“小函加油!小函加油!”没想到在最后一刻,其他选手都皱着眉想不出诗句时,小函却眼睛一亮,一口气说出了三句带“春”的诗:“春眠不觉晓”“春风花草香”“春江水暖鸭先知”!全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的同学激动地站起来挥舞加油牌,有的甚至感动得红了眼眶。)
当“第一名”的奖状发到他们手里时,我们都站起来为他们喝彩,我望着台上的他们,忽然懂了,“燃”不只是热闹,更是老师带着我们一起,为努力的伙伴喝彩的温暖感觉。(段评:本段作为结尾,升华了主题,从“燃”的热闹感受到温暖,想法很棒!不过可以把“温暖感觉”写得更具体,比如看到选手领奖时的细节,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让主题升华更自然。避免用“燃”这种稍微抽象的词,换成具体的场景描写会更好哦!修改版:当主持人把“第一名”的奖状递到六(1)班选手手里时,我们全班同学都站起来,使劲挥舞着加油牌,大声喊着他们的名字。我望着台上的小函、小林和小翔,他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手里的奖状像一团燃烧的火焰。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刚才的欢呼不只是因为赢了比赛,更是因为看到自己班的伙伴为了比赛努力准备,看到他们站在台上闪闪发光,心里就像揣了一块暖烘烘的小太阳,特别温暖,特别骄傲。)
夏悦洋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燃》,老师特别欣赏你对“燃”的独特解读——不只是热闹,更是为伙伴喝彩的温暖。你用诗词比赛的场景,把“燃”的氛围层层推进,从四年级的可爱、五年级的欢笑,到六年级飞花令的揪心与沸腾,让“燃”的感觉真实可触,这篇记叙文的中心抓得很准!
我们可以给文章“拍个电影”,让“燃”的细节更有冲击力。比如描写飞花令时,除了“心提到嗓子眼”,能不能加入更具体的画面?小函说诗句时,声音是清亮还是急促?台下同学的掌声是突然爆发还是层层叠起?用这些“特写镜头”,能让“最燃”的时刻更有感染力。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诗词比赛里,除了“燃”的瞬间,有没有哪个安静的细节也藏着“燃”的力量?
- 如果让你把“燃”的感觉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它像什么?火焰、星光,还是别的?
- 为伙伴喝彩时,你心里最强烈的念头是什么?把它写出来,“燃”的温暖会更动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