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一睁眼,发现床边站着一个穿着白衣、提着酒壶的人,竟是李白!他微笑着邀我同游。(段评:开头很有想象力,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李白的形象也很清晰!如果能加上你刚醒来时的小细节,比如揉眼睛、掀开被子的动作,或者看到李白时的惊讶表情,会更生动哦。修改版:今天早上,我刚从被窝里钻出来,揉着惺忪的睡眼,突然发现床边站着一个穿着飘飘白衣、手里提着银酒壶的人——竟是课本里的李白!他捋着长长的胡子,微笑着对我招手:“小友,可愿随我同游?”)
我们先到郊外,李白望着青山绿水,随口吟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我听得连连夸赞。接着,他还教我如何观察景色找灵感。接着,我们来到酒楼,他豪饮后,诗兴大发,又写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假装举杯,感觉自己也成了小诗人。(段评:这段写了和李白游郊外、逛酒楼的事,还引用了诗句,很棒!不过“接着”用了两次,有点重复啦。可以加上李白教你找灵感时的具体动作,比如指着路边的野花说“你看这花”,或者你假装举杯时的小心情,会更有趣。修改版:我们先到郊外,李白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手指轻轻一点,随口吟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我听得眼睛都亮了,连连拍手夸赞。他笑着蹲下来,指着脚边的小野花说:“观察景色要用心看,比如这花的颜色、草上的露珠,都是灵感呀。”后来我们来到酒楼,李白豪饮一口酒,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也学着他的样子,拿起茶杯假装举杯,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自己真的成了小诗人。)
酒过后,李白说要带我去游山。我们来到一座青山下,他抬脚就往上走,我也赶紧跟了上去。山间云雾走来走去 (改:缭绕) ,李白站崖边 (改:站在崖边) ,望着远处的云海,又开始作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那画面,美得像一幅画。(段评:游山的场景很美,引用的诗句也很合适!“云雾走来走去”可以换个更生动的说法,比如“云雾像小纱巾一样飘来飘去”。还可以加上你爬山时的小细节,比如跟着李白跑、喘气的样子,或者看到云海时的惊讶,画面感会更强。修改版:酒喝完后,李白说要带我去游山。我们来到一座青青山脚下,他抬脚就往上走,我赶紧背着小书包跟上去,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山间的云雾像白纱巾一样飘来飘去,李白站在崖边,望着远处像棉花糖一样的云海,又开始作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那画面,美得真像一幅会动的画!)
走着走着,天快黑了,李白一挥手,又一道白光出现。我知道,是时候和他告别了。我依依不舍地说:“李白叔叔,今天真开心!”李白笑着摆摆手:“小友,后会有期!”(段评:结尾很温馨,依依不舍的心情也写出来了!如果能加上告别时的小细节,比如李白的衣服飘起来、白光的样子,或者你挥手时的动作,会更感人。修改版:走着走着,天边泛起了橘红色的晚霞,天快黑了。李白轻轻一挥手,一道温柔的白光绕着我们转了一圈。我知道,是时候说再见了。我拉着李白的衣角,依依不舍地说:“李白叔叔,今天和你玩真开心!”李白笑着摆摆手,白衣在晚风中轻轻飘动:“小友,后会有期!”白光闪过,他的身影慢慢消失了。)
劳妍浠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李白过一天》,老师忍不住为你独特的想象力和对李白的深刻理解鼓掌!你没有把李白写成一个遥远的“诗仙”,而是通过郊外赏景、酒楼豪饮、山间观云三个场景,让他变成了能教你找灵感、和你并肩游山的“忘年交”——这个从“仰望诗人”到“亲近朋友”的视角,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温暖的烟火气,特别难得!
你选择的三首诗也很巧妙:“天门中断楚江开”对应郊外的壮阔,“人生得意须尽欢”贴合酒楼的豪迈,“众鸟高飞尽”又恰好匹配山间的悠远,每一处引用都和场景完美融合,可见你平时积累诗歌时不仅记诵,更在用心体会诗中的画面感——这可是写好想象作文的“金钥匙”呢!
不过老师也发现,你的故事里藏着很多可以“放大”的精彩细节,就像给电影加特写镜头一样,能让李白的形象更鲜活。比如开头李白突然出现时,你只写了“穿着白衣、提着酒壶”,如果能加上他的动作和神态呢?是“酒壶晃出细碎的酒香,袖口沾着几片不知从哪飘来的桃花瓣”,还是“眼睛亮得像浸了月光,笑着说‘小友,可愿与我共赴山河?’”?把这些细节写出来,李白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啦!
还有你和李白的互动,也可以再“升温”一些。比如他教你“观察景色找灵感”时,具体说了什么?是让你“蹲下来看草叶上的露珠怎么滚动”,还是“闭上眼睛听风声里藏着的鸟叫”?你学着他举杯时,有没有偷偷闻酒壶里的味道?是清冽的桂花香,还是醇厚的粮食香?这些小小的互动细节,能让“过一天”的“一天”变得更真实、更难忘。
最后,老师还想给你一个小挑战:能不能让李白的“诗”和你的“感”撞出更有趣的火花?比如看到云海时,你除了觉得“美得像一幅画”,有没有自己的小想法?是觉得“云海像被李白的诗染白的棉絮”,还是突然明白“原来‘孤云独去闲’不是孤单,是和山、和风做朋友的自在”?把你的小感悟写进去,故事的结尾会像诗里的“余韵”一样,让人读完还忍不住回味。
妍浠,你已经抓住了想象作文的“魂”——让名人走下书本,变成我们身边的朋友。再给故事加一点“细节的血肉”和“互动的温度”,你的文字一定能像李白的诗一样,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灵动,又有“举杯邀明月”的深情。期待你下次带着更生动的“李白故事”来和老师分享哦!
💡 老师还想和你一起想想这几个小问题:
- 如果你问李白“为什么喝酒时更容易写诗”,他会怎么回答?会不会有一段有趣的对话?
- 李白带你游山时,有没有遇到特别的小意外?比如你差点滑倒时,他用酒壶柄拉了你一把?
- 告别时,李白除了说“后会有期”,有没有送你一样小礼物?是一片沾着墨香的纸,还是一句只对你说的“小秘诀”?
这些小问号里,藏着让故事更精彩的魔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