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正在房间里看《安徒生童话》,正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篇故事,我想,小女孩真可怜呀!要是我可以进去童话里,帮助小女孩卖火柴那就好了!(段评:开头能紧扣主题,用看书时的想法引出故事,很自然!要是能多加点看童话时的细节,比如书里的插图什么样,或者你当时的动作(比如托着腮帮子),画面感会更强哦!修改版:晚上,我趴在书桌前看《安徒生童话》,指尖轻轻划过书页上卖火柴小女孩的插画——她缩着肩膀蹲在雪地里,手里的火柴梗快烧完了。我托着腮帮子叹气:“小女孩真可怜呀!要是我能钻进童话里,帮她一起卖火柴就好了!”)
正想着,突然一阵白光闪过,我的愿望真的成真了!我来到了一条大街上,到处都挂着灯笼,每家每户到处都灯火通明,我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里衣衫褴褛的金发小女孩。(段评:通过白光穿越的情节连接想象和现实,过渡很巧妙!可以把大街的热闹和小女孩的孤单对比写得更明显,比如用“大家都裹着厚棉袄说说笑笑”和小女孩“光脚踩在雪地里”对比,让读者更心疼她。修改版:正想着,突然一阵暖融融的白光裹住了我!等我睁开眼,已经站在一条飘着烤鹅香味的大街上——家家户户的窗户都透着黄澄澄的光,孩子们举着糖人追跑打闹,只有街角的金发小女孩,光脚踩在雪地里,破围裙里的火柴梗晃悠悠的。)
我一步冲上去,跟她说:“我有办法帮助你卖火柴,你想学吗?”小女孩眼睛一亮,兴奋地说:“你快教教我!”我说:“你可以五根五根地卖,五根只要两块钱,这样就卖的出去 (改:卖得出去) 了!”小女孩听完,举着火柴,穿梭在人群间,用小声的声音 (改:小的声音) 叫卖着:五根只要2块钱!”小女孩听了我的建议,很快就卖完了,她高兴地说:“谢谢你,帮助了我!”我说:“不客气,我很,我很高兴帮助你!”(段评:你帮小女孩想的卖火柴方法很有创意!不过对话可以更生动,比如小女孩叫卖时从“小声”到“大声”的变化,还有你教她时的动作(比如掰着手指算钱),能让故事更有趣。另外要注意“的地得”的正确用法哦~修改版:我踮着脚跑过去,晃了晃手里攒的零花钱:“我有办法帮你卖火柴,想学吗?”小女孩的蓝眼睛一下亮了,攥着我的袖子点头:“你快教教我!”我掰着她的手指说:“五根捆成一扎,只要两块钱,大家买起来更方便!”她举着扎好的火柴,从一开始贴着墙根小声喊“五根两块钱”,到后来穿梭在人群里笑着吆喝,没过多久就把火柴卖光了!她抱着铜板蹦起来:“谢谢你!”我挠挠头笑:“不客气,看着你卖完我也开心!”)
小女孩刚卖完火柴,正想回家,我连忙拦住她,说:“卖火柴不是长久之计,我教你编织衣服吧!”我从口袋里掏出针线,一步一步,地教她编织衣服,小女孩心灵手巧,很快就学会了,她手舞足蹈,开心地说:“太棒了,我学会了编织衣服了 (改:学会了编织衣服) !”第二天,她编织了几件衣服,竟然都卖出去 (改:都卖出去了) 。(段评:想到教小女孩编织的办法,说明你很懂“授人以渔”的道理,真棒!可以加一点编织时的细节,比如小女孩学编织时“手指被针扎了也不喊疼”,或者你教她时“手把手绕线”,这样更真实。另外“竟然都卖出去”可以写得具体点,比如“一位阿姨拿着编织的围巾夸她手巧”。修改版:小女孩刚要揣着铜板回家,我连忙拉住她:“卖火柴不是长久之计,我教你编织小围巾吧!”我从口袋里掏出妈妈给我的绒线团,手把手教她绕线、起针——她的手指冻得红红的,被针扎了就抿抿嘴继续学。第二天一早,她举着三条织着小雪花的围巾站在街角,一位买过火柴的阿姨笑着买下了两条:“这孩子手真巧!”小女孩攥着钱,脸颊红扑扑的。)
突然一阵闹铃声把我吵醒,原来与小女孩相遇只是我的一场梦,我还躺在床上,手里还拿着《安徒生童话》,但在这一次经历中,我懂得了帮助别人 (改:懂得了帮助别人,) ,自己也会收获快乐!(段评:结尾回到现实,点出“帮助别人很快乐”的主题,很棒!可以把梦的感觉写得更真实,比如“醒来时手心还攥着那本童话书”,或者“窗外的阳光照在书页上,好像小女孩的笑脸”,让升华更自然。修改版:突然一阵闹铃声把我吵醒——我还趴在书桌上,手心攥着翻开的《安徒生童话》,书页上的小女孩好像对着我笑。原来这是一场梦呀,可我心里暖融融的:帮助别人的感觉,就像把阳光藏进了口袋里,真好!)
徐翰翔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善良和独特想法点个赞!你通过想象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遇,并帮助她,最后还感悟到“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收获快乐”这个道理,这让文章很有内涵。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虽然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帮助小女孩后自己收获快乐。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帮助别人就能收获快乐?是因为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还是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帮助别人收获快乐”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我一步冲上去,跟她说:‘我有办法帮助你卖火柴,你想学吗?’”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大街上的环境是怎样的?周围人的表情如何?小女孩听到你说话时,眼神里除了兴奋还有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细致地描绘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大大增强。
从帮助小女孩卖火柴到教她编织衣服,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可以加一句像“帮小女孩卖完火柴后,我想着这不是长久之计,得教她个能谋生的本事,于是我又想到了教她编织衣服。”这样的话,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现代社会,她的生活会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2. 在帮助小女孩的过程中,除了卖火柴和编织衣服,还能有哪些新颖独特的方式来真正改变她的命运? 3. 当你和小女孩分别时,你们可能会说些什么?怎样通过对话进一步升华“帮助他人收获快乐”这个主题?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