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开得正盛,粉的、白的、紫的,千姿百态,整个校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段评:开头的环境描写很用心,用不同颜色的丁香花和清香营造了美的氛围,很符合记叙文开头的要求。如果能加上一些小细节,比如花瓣的样子或者同学们路过时的反应,画面感会更强哦!修改版:四月的校园里,丁香花开得热热闹闹的,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紫的像小铃铛,花瓣层层叠叠地挤在枝头。风一吹,整个校园都飘着甜甜的清香,连路过的同学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看两眼。)
班长王寒冰正欣赏着这前的景色 (改:眼前的景色) ,一个让画面变得不和谐的身影突然出现了。对,正是班里的“淘气包”张明。他正提着一个桶,鬼鬼祟祟的,不知道想干什么。(段评:你用“淘气包”这个外号和“鬼鬼祟祟”的动作,一下子就让张明的形象立起来了,还设置了小悬念,很棒!要是能写清楚班长是怎么欣赏景色的,比如“蹲下来闻花香”,再写张明的桶里装着什么(比如半桶水),细节会更真实。修改版:班长王寒冰正蹲在丁香花旁,鼻尖凑到花瓣上闻得入迷,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个让他皱眉头的身影——正是班里的“淘气包”张明!他手里提着个半满的水桶,踮着脚往花丛里瞅,还时不时回头看,那模样别提多鬼鬼祟祟了。)
“张明,你在干什么呢?”王寒冰以为张明这个“淘气包”在偷摘丁香花,便走了过去。张明吓了一跳,惊慌失措地答道:“没……没干什么。”他转身想走,却一个趔趄,桶里各种颜色的丁香花掉了出来。王寒冰生 (改:王寒冰生气地) (段评:这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很生动,尤其是张明“惊慌失措”的样子,特别真实!不过段落结尾“王寒冰生”没写完哦,要补全“生气地”;另外“一个趔趄”后,可以加“桶“哗啦”一声歪了”,让掉花的场景更有画面感。修改版:"张明,你在干什么呢?"王寒冰以为他要偷摘花,皱着眉走过去。张明吓了一跳,手里的桶差点掉地上,结结巴巴地说:"没……没干什么!"他转身想跑,脚却被花茎绊了一下,桶“哗啦”一声歪了,里面各种颜色的丁香花散了一地。王寒冰生气地瞪着他。)
问张明:“张明,丁香花这么美,你怎么忍心摘下它们呢?”(段评:这句话直接点出了王寒冰的误会,很关键!要是能加上他的动作,比如“指着地上的花”,语气更生气一点,比如“皱着眉大声问”,情感会更强烈。修改版:王寒冰指着地上的花,皱着眉大声问:"张明,丁香花这么好看,你怎么忍心把它们摘下来呢?")
张明正想解释,这时,来丁香园散步的班主任李军老师听到王寒冰在大声说话,便走过来问:“孩子们,怎么了?”王寒冰说:“老师,张明同学乱摘丁香花,破坏校园环境。”李老师一听,眉头皱了一下,张明解释道:“没有啊!李老师,我今天很早就来学校,拿着班里的水桶去浇花,我发现有些花被风吹落,很完整,很漂亮,就把它们捡起来,准备清洗后放到教室讲台上,让老师和同学都能闻到花香,拥有好心情。”树上的花朵们似乎也认可张明的行为,它们在微(段评:你通过李老师的出现和张明的解释,把误会解开了,情节很合理!不过张明的话可以更口语化,比如“今天我早早就来学校提水浇花,发现好多被风吹落的花还很完整,就捡起来想洗干净放讲台上,让大家上课都能闻见香味”,另外“树上的花朵们似乎也认可”可以先简单写“树枝上的丁香花轻轻晃了晃”,后面再呼应,会更自然。修改版:张明急得脸都红了,刚要开口解释,班主任李老师散步路过,听见声音走过来问:"孩子们,怎么啦?"王寒冰立刻说:"老师,张明乱摘丁香花!"李老师皱了下眉,张明赶紧摆手:"不是的老师!今天我早早就来提水浇花,看见好多被风吹落的花还好好的,就捡起来想洗干净放讲台上,让您和同学们都能闻见香味呀!"树枝上的丁香花好像听懂了,轻轻晃了晃花瓣。)
风的吹拂下,努力地发沁人心脾 (改:散发沁人心脾) 的清香,为张明的美好的品质点赞。(段评:你用丁香花的清香来赞美张明,这个想法特别妙!不过“努力地发沁人心脾的清香”有点小语病,改成“努力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再加上“好像在为张明鼓掌”,和后面的段落呼应,会更连贯哦。修改版:风轻轻吹过,丁香花努力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那香味比刚才更甜了,好像在为张明的好品质点赞呢!)
微风轻轻吹过,校园里的丁香树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为张明鼓掌。(段评:结尾用丁香树的声音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环境,又升华了情感,特别棒!要是加上“阳光洒在花瓣上”的细节,画面会更温暖,比如“阳光洒在摇晃的丁香花瓣上,沙沙的声音好像在说:张明真棒!”修改版:微风轻轻吹过,校园里的丁香树发出沙沙的声音,阳光洒在摇晃的花瓣上,那声音好像在为张明鼓掌:“张明真棒!”)
叶梓昊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丁香花旁的少年》,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巧妙构思点个赞!很多人写校园故事可能只是平铺直叙,而你却通过“淘气包”张明捡花这件事,展现出他美好的内心,这个立意很新颖!文章中对丁香花的描写也很生动,“粉的、白的、紫的,千姿百态,整个校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花香的校园场景。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事件的发展过程虽然清楚,但部分情节可以再丰富些。比如张明被王寒冰发现时,他的神态、动作描写还可以更细致,“张明吓了一跳,惊慌失措地答道”这里,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详细描写他当时的表情,是眼睛瞪大了,还是嘴唇微微颤抖?他的动作除了转身想走,有没有下意识地把桶藏到身后?用这些细节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会更有画面感。
另外,从王寒冰质问张明到李老师出现这段过渡可以更自然。比如在张明正想解释时,加一句“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突然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然后引出李老师,这样段落之间的衔接会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假如张明没有及时解释清楚,后续会发生什么呢?可以怎样把故事发展得更曲折一些? 2. 在描写丁香花的时候,除了颜色和气味,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让丁香花的形象更丰富呢? 3. 对于王寒冰认为张明在破坏校园环境这件事,有没有其他处理方式能让故事更有教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