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了,同学们都到操场上去玩,淘气包张明却一溜烟儿跑进了丁香林,一头扎进了丁香花丛中。(段评:本段作为开头,通过对比同学们的操场活动和张明的特殊行为,快速引出了故事主角和场景,很有画面感。要是能加上丁香林的环境描写,比如丁香花的香味、颜色,或者张明跑进花丛时的动作细节,会更吸引人哦!修改版:下课铃刚响,同学们就像小麻雀似的涌到操场撒欢儿,只有淘气包张明,脚下像踩了风火轮,一溜烟儿钻进了教学楼后的丁香林。四月的丁香开得正盛,淡紫色的小花挤挤挨挨挂满枝头,甜丝丝的香气飘得老远,张明一头扎进花丛里,连帽檐上都沾了两瓣落下来的花瓣。)
“他肯定又在摘丁香了。”(段评:这是同学们对张明的猜测,语言很符合小学生的口吻。不过可以加上说话人的神态或者动作,比如谁皱着眉头说,这样更生动。修改版:扎着羊角辫的丽丽皱起小眉头,盯着丁香林的方向嘟囔:"他肯定又在摘丁香花了!")
“对呀,对呀上次因为他摘花,值日生扣了咱们班的分呢!”(段评:这段对话补充了张明之前的"前科",让猜测更合理。要是能加上说话人着急的语气或者手势,比如晃着胳膊说,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旁边的小胖墩立刻点头附和,晃着肉乎乎的胳膊说:"对呀对呀!上次就是因为他摘花,值日生扣了咱们班的纪律分,害得流动红旗都跑隔壁班去了!")
“我们去把班长找来吧”! (改:我们去把班长找来吧!”) 说着,同学们就去找班长王寒冰。(段评:这段写同学们决定找班长,很自然。不过标点符号用错啦,感叹号应该在引号里面。另外可以加上同学们的动作,比如拉着小伙伴的手跑,更生动。修改版:穿蓝外套的小杰急得直跺脚:"我们去把班长找来吧!"说着就拉着两个小伙伴,噔噔噔往教室方向跑,去找班长王寒冰。)
很快,班长王寒冰来了,他走近丁香丛,看到张明正拿着丁香花发呆。(段评:本段写班长来了看到的情景,内容清楚。要是能加上班长的动作,比如轻轻拨开树枝,或者张明发呆时的表情,会更具体。修改版:很快,班长王寒冰就来了。他个子高高的,脸上总是没什么表情,走到丁香丛边,轻轻拨开垂下来的枝条,就看到张明蹲在地上,手里捧着几朵丁香花,眼神呆呆的,好像在想什么心事。)
一瞧见他手里的那些丁香花,王寒冰就气得大喊:“张明,你又摘花!”王寒冰冷笑一声:“不是你摘的丁香,难道是花自己跑到你手上的?”“真不是我摘的,是……”“别狡辩了,跟我去找班主任”。 (改:跟我去找班主任。”) 班长拉着张明来到了正在批改作业的班主任李军面前。谁也没有留意,一个小小的身影也一路跟了过来。(段评:这段写班长和张明的冲突,情节很紧张!不过可以加上班长生气时的动作,比如叉着腰,或者张明着急解释时的神态,比如脸涨红了。另外,"冷笑一声"可以换成更符合班长性格的反应,比如皱紧眉头,因为小学生班长一般不会冷笑哦。修改版:一瞧见张明手里那几朵带着晨露的丁香花,王寒冰的眉毛立刻竖了起来,叉着腰大喊:"张明!你又摘花!"他上前一步,声音冷得像冰:"不是你摘的,难道是花自己长腿跑到你手上的?"张明的脸一下子涨成了红苹果,急得摆手:"真不是我摘的,是……是……""别狡辩了!"王寒冰不等他说完,拉起他的手腕就走,"跟我去找班主任!"两人急匆匆往办公室走,谁也没注意到,花丛后面,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小身影正踮着脚尖,偷偷跟在他们后面。)
班长指着张明气愤地说“老师 (改:说:“老师) ,张明又去摘花了!”张明正要开口说话,门口忽然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他怯生生地开口说道:“大哥哥没有摘花。这几天,丁香林中出现了一只没人管的小猫,我跟大哥哥每天去喂它。这丁花 (改:丁香花) 是小猫碰掉的,不是大哥哥摘的。前几天大哥哥捡了一朵花,还被值日生记名了。”(段评:这段是故事的转折点,小身影的出现解开了误会,写得很好!可以加上小身影的外貌,比如她手里拿着什么,或者说话时的动作,比如揪着衣角,会更可爱。另外,"丁花"应该是"丁香花"哦,老师帮你改过来啦。修改版:班长指着张明,气呼呼地对班主任说:"李老师!张明又去摘丁香花了!"张明刚要张嘴辩解,办公室门口忽然探进来一个小小的脑袋——是一年级的朵朵!她梳着双马尾,手里攥着一块没吃完的饼干,怯生生地走到老师面前,揪着衣角小声说:"老师……大哥哥没有摘花。这几天丁香林里有只小流浪猫,缩在树根下发抖,我和大哥哥每天都给它带吃的。这些丁香花是风吹下来的,大哥哥捡起来想放在猫窝旁边,让小猫闻香味……上次他捡花时,还被值日生误会扣分了呢。")
班主任笑着说“是的 (改:说:“是的) ,我都知道了。”(段评:班主任的话揭开了秘密,很巧妙!可以加上班主任的动作,比如停下笔微笑,或者看着朵朵的眼神,会更温暖。修改版:正在批改作业的李老师停下红笔,抬起头露出了笑容,他摸了摸朵朵的头,又看了看张明和王寒冰:"是的,老师都知道啦。昨天我还看到张明蹲在猫窝边,给小猫盖了片干净的树叶呢。")
这时,班长的脸一下子变红了,他看着张明,陷入了沉思……(段评:这段是结尾,写出了班长的反思,很好!要是能加上班长的动作,比如挠挠头,或者他心里想的具体内容,会更清楚地表现他的变化。修改版:王寒冰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从耳根一直红到脖子根。他低下头,看着张明被拉红的手腕,又想起自己刚才凶巴巴的样子,心里像塞了块小石子似的难受。他悄悄拉了拉张明的衣角,小声说:"对不起……我没问清楚就冤枉你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两人牵着的手上,暖融融的。)
李柳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冰香“风波”》,老师要为你巧妙的构思点赞!你围绕张明被误会摘花这一事件展开叙述,最后真相大白,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而且你能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展现出同学之间可能会存在的误解与和解,很有想法!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班长拉着张明来到了正在批改作业的班主任李军面前”这里,这是情节发展的关键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教室里的氛围是怎样的?班主任李军老师抬起头时脸上是什么表情?张明和班长王寒冰的神态又有哪些变化?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细致地描绘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大大增强。
另外,从同学们猜测张明摘花,到班长去把班主任找来这部分,段落之间的过渡稍显生硬。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大家越想越气,觉得必须让班长来处理这件事,于是几个同学赶忙去找班长王寒冰”这样的话,让情节的推进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遇到类似被人误会的情况,除了等待真相大白,还可以怎样更好地解决? 2. 从这件“风波”中,怎样让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融洽、更信任彼此? 3. 假如你是班长王寒冰,经过这件事之后,你会在班级管理方面有哪些新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