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小松鼠觉得自己的尾巴太难看了,所以它走进了森林请教别人。(段评:这段交代了时间和起因,但缺少地点要素,导致事件发生的环境不清晰。可以补充一下故事发生的地点,比如‘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修改版:星期天,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小松鼠觉得自己的尾巴太难看了,所以它走进了森林请教别人。)
小松鼠先找了孔雀,它问:“孔雀姐姐,你可以告诉我尾巴怎么变美丽吗?”“当然可以,”孔雀说,“用露水。”小松鼠回家滴了露水才发现尾巴变得沉沉的,走路都不方便了。(段评:这段对小松鼠尝试用露水让尾巴变美后走路不方便的描述过于概括。可以增加一些小松鼠走路时具体的动作和感受等细节,让经过更丰富。修改版:小松鼠先找了孔雀,它礼貌地问:“孔雀姐姐,你可以告诉我尾巴怎么变美丽吗?”“当然可以,”孔雀优雅地说,“用露水。”小松鼠回到家,小心翼翼地把露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尾巴上。可当它出门时,尾巴变得沉沉的,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它的两条小腿使劲地往前迈,身体却摇摇晃晃的,感觉随时都会摔倒。)
小松鼠又找了小猴子,它问:“小猴子,你是怎么把尾巴变漂亮的?”小猴子说:“你可以像我一样,把尾巴变长。”小松鼠回到家,把尾巴用带子把尾巴弄长后,才刚出门就觉得冷嗖嗖 (改:冷飕飕) 的,所以还是不可以。(段评:此段存在表述重复的问题,‘把尾巴用带子把尾巴弄长’应改为‘用带子把尾巴弄长’。并且对小松鼠把尾巴弄长后出门觉得冷的描写较简单,可增加一些心理描写。修改版:小松鼠又找了小猴子,它好奇地问:“小猴子,你是怎么把尾巴变漂亮的?”小猴子得意地说:“你可以像我一样,把尾巴变长。”小松鼠回到家,用带子把尾巴使劲地拉长。它刚出门,一阵寒风吹来,小松鼠不禁打了个哆嗦,心里想:“好冷啊,这尾巴变得又长又薄,一点都不暖和。”看来这样做还是不可以。)
小松鼠又找了小兔子,它问:“小兔子,你是怎么把尾巴变美的?”“我天生尾巴就美,你可以把你的尾巴弄圆。”小松鼠又回到家了,她用带子 (改:它用带子) 把尾巴弄圆后,又刚出门; (改:刚出门,) 只听“啪”的一声,小松鼠摔到了地上。小松鼠的妈妈听见声音跑了过来,问了事情的经过后,松鼠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只顾着让你的尾巴变美,却忘了你的尾巴能保暖和保持平衡。”(段评:‘她’使用错误,应改为‘它’。而且小松鼠摔倒的过程描写可以更细致,增加动作和声音描写。修改版:小松鼠又找了小兔子,它急切地问:“小兔子,你是怎么把尾巴变美的?”“我天生尾巴就美,你可以把你的尾巴弄圆。”小松鼠又回到家,它用带子把尾巴一圈一圈地缠起来,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尾巴弄圆。它刚一出门,只听“啪”的一声,小松鼠的两只脚被圆尾巴绊住,身体往前一扑,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小松鼠疼得“哎呦”直叫。小松鼠的妈妈听见声音跑了过来,问了事情的经过后,松鼠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只顾着让你的尾巴变美,却忘了你的尾巴能保暖和保持平衡。”)
从此,小松鼠开心的接受 (改:开心地接受) 了自己尾巴的样子。(段评:‘开心的’应改为‘开心地’。此段内容过于简短,可以增加一些小松鼠接受自己尾巴后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修改版:从此,小松鼠开心地接受了自己尾巴的样子。它每天都会欢快地在森林里蹦蹦跳跳,尾巴随着它的动作轻轻摆动,它再也不觉得自己的尾巴难看了,反而觉得它是世界上最棒的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