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尖流出的故事
清晨,丁香花开满了校园。淡紫的像一片片柔软的云霞。露珠在花瓣上,阳光一照,便闪烁着光芒。(段评:这段环境描写很有画面感,用了比喻写出丁香花的美,但是细节可以更丰富哦!比如可以加上鼻子闻到的香味,或者手摸花瓣的感觉,让读者好像真的站在丁香花前一样。修改版:清晨,校园的丁香花都开啦!淡紫色的花朵挤在一起,像一片片飘在枝头的软云霞。花瓣上沾着圆滚滚的露珠,太阳一照,就像撒了满枝的小星星,亮晶晶的。风一吹,还能闻到淡淡的花香,甜丝丝的。)
“淘气包”张明弯着腰溜到最大丁香花的枝下。他手里拿着个玻璃瓶,正要去接花瓣上的露水,听说丁香露水能治奶奶的风湿痛。可他个子矮够不着,他一把用力地抓住树枝。整棵树开始摇晃起来,花瓣如雨落下。(段评:这段把张明的动作写得很清楚,还说出了他摘露水的原因,很棒!要是能加上他够露水时踮脚、伸手的样子,还有花瓣落在身上的感觉,就更生动啦。修改版:"淘气包"张明猫着腰,轻手轻脚溜到最大那丛丁香花下。他手里攥着个干净的玻璃瓶,踮着脚尖仰起头——听说清晨的丁香露水能治奶奶的风湿痛,他想接一瓶回去。可树枝太高够不着,他急得皱起眉,用力抓住 lowest 的那根粗树枝晃了晃。哎呀,整棵树都摇起来了,淡紫色的花瓣像小雨点似的,落在他的头发上、肩膀上。)
“张明!”班长王寒冰一个箭步冲来,胸前的红领巾像团火焰,“破坏花草,扣分!”他掏出小本子就要记名。(段评:班长的动作和语言都很有特点,红领巾的比喻也很形象!要是能加上张明被喊时的反应,比如手一抖、瓶子差点掉地上,就能让场景更紧张啦。修改版:"张明!"突然传来一声清亮的喊声。班长王寒冰像一阵风似的冲过来,胸前的红领巾飘得像团小火苗。他指着还在晃的树枝,皱着眉说:"破坏花草要扣分!"说着就掏出小本子,低头要记名。张明吓得手一抖,玻璃瓶差点从手里滑下去。)
“我,我是为了奶奶……”张明攥紧空瓶子,眼圈红了。(段评:这段写出了张明的委屈,要是能加上他说话时的语气,比如声音小小的、带着哭腔,还有手攥瓶子时指节发白的样子,就能让读者更心疼他啦。修改版:"我,我是为了奶奶……"张明把空瓶子攥得紧紧的,指节都发白了,眼睛红红的,声音也带着点哭腔。)
“什么都不能破坏校园环境!”王寒冰像他的名字一样无情。都别吵。 (改:‘都别吵。’) 年轻班主任李军不知何时站在他们身后。他伸手扶住还在轻颤的树枝,几朵丁香花落在他肩头。李老师没批评张明,反而问:“知道丁香为什么在清晨开得最盛吗?”两个孩子都愣住了。(段评:这段把王寒冰的"冰"和李老师的温和对比得很好!要是能加上李老师说话时的动作,比如轻轻拍了拍树枝,或者笑着问张明,就能让老师的形象更亲切啦。修改版:"什么理由都不能破坏校园花草!"王寒冰板着脸,像他的名字一样冷冰冰的。"别吵啦。"一个温和的声音突然传来。年轻的班主任李老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们身后,他伸手轻轻扶住还在晃的树枝,几朵丁香花落在他的肩膀上。李老师没批评张明,反而弯下腰笑着问:"你们知道丁香为什么清晨开得最香吗?"两个孩子都愣住了,睁大眼睛看着老师。)
它吸收 (改:“它吸收) 整夜的露水,把苦涩都酿成芬芳。”李老师摘下一小串丁香递给张明,“孝顺很好,但是方式重要。 (改:方式重要。”) ”又转向王寒冰:“规则重要,但理解也很重要。 (改:也很重要。”) (段评:李老师的话很有道理,要是能加上他说话时的动作,比如把丁香花递到张明手里,或者摸了摸他的头,再加上王寒冰听了后的表情变化,就更完整啦。修改版:"因为它吸了一整夜的露水,把苦涩都酿成香味啦。"李老师摘下一小串带着露水的丁香花,轻轻放在张明手里,"孝顺奶奶是好孩子,但要换个不伤害花草的办法呀。"他又转向王寒冰,拍了拍他的肩膀:"规则很重要,但先问问同学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更暖和呀?"王寒冰听了,脸有点红,低下头抠了抠衣角。)
张明低下头,把空瓶子塞回书包。王寒冰合上记分本。(段评:这段写出了两个孩子的改变,要是能加上他们的小动作,比如张明摸着手里的丁香花,王寒冰把记分本塞进兜里,就更生动啦。修改版:张明摸着手里香香的丁香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把空瓶子悄悄塞回书包。王寒冰也合上了小本子,把它揣回了兜里,没再提扣分的事。)
风又来了,丁香花簌簌作响。那露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亮眼。(段评:结尾的环境描写很美,要是能加上两个孩子一起看丁香花的画面,比如他们肩并肩站着,或者一起闻花香,就能让故事的结尾更温暖啦。修改版:风又吹来了,丁香花簌簌地响,花瓣落在张明和王寒冰的脚边。阳光照在花瓣的露水上,亮闪闪的,像撒了一地的小珍珠。两个孩子站在花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曹俊熙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笔尖流出的故事》,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巧妙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写校园故事可能只是单纯叙述事件,而你却通过张明为给奶奶治病想接丁香露水、王寒冰严格要扣分、李老师巧妙化解矛盾这一情节,揭示了“孝顺很好,但是方式重要”“规则重要,但理解也很重要”这样有深度的道理,这让文章一下子有了内涵。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虽然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比如对于“孝顺方式重要”以及“规则与理解的关系”,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方式重要呢?规则与理解在生活中具体该如何更好地平衡呢?如果在结尾处把这些背后的原因剖析一两句,思想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部分过程有点快。像“张明弯着腰溜到最大丁香花的枝下。他手里拿着个玻璃瓶,正要去接花瓣上的露水……他一把用力地抓住树枝。整棵树开始摇晃起来,花瓣如雨落下”这部分,是很关键的情节。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清晨的阳光是怎样洒在丁香花上的?花瓣落下有没有声音?张明心里想着奶奶的病时,内心的焦急具体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情节详细描写出来,文章感染力会大大增强。
从班长要扣分到老师出现化解矛盾,这中间段落之间有点跳跃。可以加一句过渡的话,比如“正当张明着急又委屈,王寒冰坚持要扣分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这样能让段落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在生活中,当规则和人情出现冲突时,除了老师这样的处理方式,还有哪些更好的解决办法?
- 假如张明通过其他正当方式为奶奶找到了治疗风湿痛的办法,这个故事又该如何发展?
- 从这件校园小事中,如何以小见大,联系到社会中规则与理解的普遍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