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从来没有定义,可以是心灵美,可以是风景美,也可以是某一瞬间的美,我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徘徊了许久,才发现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段评:本段以排比开篇,点明"美在身边"的主旨,立意清晰,情感真挚。但语言稍显平淡,缺乏画面感,"徘徊了许久"的表述不够具体,未能体现寻找美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修改版:美从来没有定义,可以是澄澈的心灵美,可以是灵动的风景美,也可以是转瞬即逝的瞬间美。我曾在喧嚣的世界里寻觅许久,直到某个清晨的微风拂过面颊,才蓦然发现,原来美就藏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我生活在一个朴实无华的小村子里,这里空气清新,人们热情友好,我从不觉得这里比大城市差,它充满了人间烟火,而美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段评:本段交代生活环境,突出小村子的烟火气,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铺垫。但"朴实无华""淋漓尽致"等词语稍显空泛,未能通过具体场景展现村子的独特魅力。修改版:我生活在一个青砖黛瓦的小村子里,这里的空气里飘着稻穗的清香,邻居们见面总笑着递上刚摘的瓜果。我从不觉得这里比大城市逊色——巷口的炊烟袅袅升起,老槐树的影子在石板路上拉长,人间烟火气在这里酿成了最动人的美。)
在村口有一棵大榕树,它四季变化着,夏季它是一把伞让村民们乘凉,秋季它是一颗 (改:一棵) 闪着金光的大树,在这里不管一年四季总会出现一个身影——我的奶奶。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奶奶把我们送到大榕树下,我们把快乐地 (改:我们快乐地) 走去学校,奶奶在原地朝我们说再见,直到我们走远才回家,我回头一看,不知何时,奶奶的背已经弯了,腿脚也不便起来,不禁恍惚,时间过得真快,奶奶站在大榕树下与大榕树恰好融合成一幅画,午后,人们也会在大榕树下歇息、乘凉,随着太阳落下,我们放学时,快走到路口了,便看见夕阳西下,余晖照映 (改:映照) 着一个人,这时一切都刚刚好,奶奶像身披黄金甲的勇士,正拿着好吃的在等待着我们回家,时不时抬头凝望着远处,青丝变成了白发,皱纹爬满了额头,看到我们的那一刻,她一惊,立刻抬手朝我们打招呼,笑脸相迎,我觉得这不是用钱来衡量的,而是许要 (改:需要) 很多爱,我不禁拿起照相机拍下这一幅“画”美极了。(段评:本段聚焦大榕树与奶奶的场景,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融合,细节丰富,"身披黄金甲的勇士"的比喻生动形象。但段落较长,部分情节衔接不够紧密(如清晨与午后的过渡略显突兀),心理描写可进一步深化,"不禁恍惚"的情感表达稍显仓促。修改版:村口的大榕树像位沉默的老者,夏季撑开绿伞让村民乘凉,秋季叶尖镀上金边。无论四季更迭,树下总有奶奶的身影:清晨,她送我们到榕树下,看着我们蹦跳着奔向学校,直到背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我回头时,忽然发现她的背已弯成了新月,腿脚也不如从前灵便,时光竟在不经意间染白了她的发。午后,人们在榕树下摇着蒲扇聊天,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碎金。傍晚放学,远远便看见夕阳给奶奶披上了一层暖光,她像身披黄金甲的守护者,手里攥着刚蒸好的红薯,踮着脚望向远方。青丝成雪,皱纹爬满额头,可她看见我们时,眼睛立刻亮起来,笑着挥手:"回来啦?快吃红薯!"那一刻,我按下相机快门,把这幅浸着爱的画面永远定格。)
我所认为的美很简单,就是人间朴实无华的一瞬间,用心去看世界吧!这样会看见更多的美,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段评:本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再次点明"美在身边"的主题。但"用心去看世界吧"的呼吁稍显口号化,可通过具体的个性化体验自然升华主旨。修改版:我所认为的美很简单,就是奶奶榕树下等待的身影,是红薯的香甜在晚风里散开的味道。原来美从不在远方,它藏在炊烟里,藏在皱纹里,藏在每一个被爱填满的瞬间。只要用心感受,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都是生命馈赠的最美风景。)
黄惠琪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老师能感受到你在记叙文写作上的用心。整体来看,文章主题明确,情感真挚,通过描写奶奶在村口大榕树下接送自己的日常小事,很好地诠释了“美就在身边”这一主题,尤其是对奶奶的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比如“看到我们的那一刻,她一惊,立刻抬手朝我们打招呼,笑脸相迎”,将奶奶对你们的期待和关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让文章更出色,我们可以在立意深度和结构安排上再下些功夫。立意方面,文章目前从平凡小事中发掘出美的意义,但还可以更深入一些,比如在结尾部分,可以进一步升华主题,谈谈这种身边的美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或启示。在结构上,文章整体条理清晰,但稍显平淡,若能运用一些插叙手法,比如插入一段关于大榕树的故事,或者奶奶过去的一些经历,会使文章更加丰富有层次。
最后,关于“美就在身边”这个主题,老师想邀请你思考:
- 除了奶奶和大榕树,生活中还有哪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美?
- 怎样用不同的写作手法,让这些身边的美更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相信你会写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