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月光如沙般洒落在地面上。大山中,有一间破败的房屋,窗户上破了许多的洞,屋顶的瓦片早已脱落,显得光秃秃的。屋内,破旧的木桌上放着闪闪发光的餐具,旁边是早已失去父母,和爷爷相依为命的铁蛋。(段评:开头通过环境描写营造了贫困的氛围,很有画面感!不过大山里的房屋具体是什么样的呢?可以加上铁蛋的穿着或动作,让人物更鲜活。修改版:晚上,月光像薄纱一样洒在大山里,一间破旧的土坯房孤零零地立在山坡下。窗户纸破了好几个洞,风一吹就呼呼响;屋顶的瓦片掉了大半,露出黑乎乎的椽子。屋里,缺了腿的木桌上摆着豁口的粗瓷碗,铁蛋正蹲在灶台边给爷爷熬药,他的袖口磨破了,露出冻得通红的手腕。)
一放学,铁蛋就激动地跑回来一边大喊着“爷爷,爷爷!”。他跑到爷爷的床前,一边大口喘着粗气一边拿出信封,里面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爷爷兴奋地说不出话,一边看着录取通知书,一边流下了眼泪。“可……孙儿,我……我们家里没钱……怎么办啊!”(段评:铁蛋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激动写得很真实!要是能加上他跑回家时的动作细节,比如书包带子晃荡、鞋子沾了泥,还有爷爷看到通知书时的动作,比如手抖、摸铁蛋的头,会更生动哦。修改版:放学铃刚响,铁蛋就把书包往背上一甩,撒腿往家跑。山路坑坑洼洼,他的布鞋沾了泥,裤脚也被荆棘勾破了,可他一点也不在乎。"爷爷!爷爷!"他推开吱呀响的木门,冲到床前,一边喘气一边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信封。爷爷眯着眼睛接过录取通知书,手不住地抖,他摸了摸铁蛋的头,眼泪吧嗒吧嗒掉在纸上:"好孙儿...可咱们家...哪有钱供你上学啊?")
两个人的笑容凝固了起来。(段评:这句话写出了爷孙俩的失落,很棒!要是能加上他们的动作,比如铁蛋捏着衣角、爷爷叹气,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铁蛋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他低下头捏着衣角,爷爷也叹了口气,把录取通知书轻轻放在枕边,屋里静得只能听见窗外的风声。)
忽然,有人进来,原来是铁蛋的表哥!“铁蛋,我来看你了!”表哥说道,却看见了爷孙两人。表哥连忙问:“怎么了?”铁蛋一五一十的都说给了 (改:地都说给了) 表哥,表哥却说:“没事,现在国家有教学补助 (改:助学补助) ,你可以拿着教学补助和奖学金去上学啊!”铁蛋和爷爷又开心了起来。忽然,铁蛋又问:“那爷爷谁来照顾呢?”表哥也无言以对。等表哥走后,铁蛋在心里想来想去,在屋里走来走去,想呀想,终于决定; (改:决定:) 背着爷爷去上学。(段评:表哥的出现和建议让故事有了转折,很好!不过铁蛋决定背爷爷上学的过程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他咬着嘴唇想、走到爷爷床边拉着爷爷的手说,会更感人。修改版:忽然,木门被推开了,表哥扛着一袋米走进来:"铁蛋,我给爷爷送米来啦!"他看见爷孙俩的样子,忙放下米袋问:"咋了这是?"铁蛋红着眼眶把事儿说了,表哥一拍大腿:"傻小子!国家有贫困生补助,你还能申请奖学金,学费不用愁!"铁蛋眼睛亮了,可马上又皱起眉:"那爷爷谁照顾啊?"表哥也愣住了。等表哥走后,铁蛋坐在门槛上想了好久,他走到爷爷床边,握着爷爷枯瘦的手说:"爷爷,我背您去上学!")
后来,铁蛋背着爷爷上了学,申请了助学补助,成功的读了 (改:成功地读了) 大学。(段评:铁蛋成功上学的结果写得很清楚!要是能加上他背着爷爷上学的小细节,比如用竹篓背着爷爷、同学帮他扶着,会更温暖。修改版:第二天,铁蛋编了个结实的竹篓,把爷爷背在背上,手里提着简单的行李,一步步往县城走。学校知道了他的情况,不仅给了补助,还给他和爷爷安排了一间小宿舍。铁蛋白天上课,晚上给爷爷擦身、讲故事,日子虽然苦,可心里甜甜的。)
那一晚,冰冷的月亮逐渐温暖了起来,铁蛋幻想着以后的美好憧憬 (改:美好未来) ,睡得香香甜甜的。(段评:结尾的月光变化很有诗意!要是能加上铁蛋睡前的小举动,比如给爷爷盖好被子、摸了摸录取通知书,会更温馨哦。修改版:晚上,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小床上,铁蛋给爷爷盖好被子,又摸了摸压在枕头下的录取通知书。他闭上眼睛,仿佛看见自己毕业后,带着爷爷住进了亮堂堂的新房子,爷爷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呢。想着想着,他嘴角露出了笑容,甜甜地睡着了。)
黄光大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月光下的希望》,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巧妙构思点个赞!很多同学写类似故事时,可能只是简单叙述求学的困难与解决办法,而你却围绕铁蛋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爷孙俩面临的困境与希望展开,这个立意很有现实意义,让文章有了深度!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比如铁蛋最终背着爷爷去上学,这个决定背后体现的不仅仅是他对爷爷的孝顺,更反映出他面对困难时的担当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担当和信念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像“铁蛋一五一十的都说给了表哥,表哥却说:‘没事,现在国家有教学补助,你可以拿着教学补助和奖学金去上学啊!’”这里,是文章情节转折的关键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表哥说话时的表情是怎样的?铁蛋听到这话时心里闪过哪些念头?用“五感法”把这个情节的细节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表哥提出解决办法到铁蛋决定背着爷爷上学,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听了表哥的话,铁蛋心里有了一丝希望,可看着躺在床上的爷爷,他又陷入了沉思……”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铁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事例能体现这种精神? 2. 铁蛋选择背着爷爷上学,这一决定对他未来的大学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可以如何克服这些影响? 3. 国家的教学补助政策帮助铁蛋实现梦想,还有哪些政策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