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时,我就躺在一个舒适的床上,我就从窗户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鸟语花香,不对!我这是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了吗?这树还是树吗?这是科技树呀!(段评:这段作为开头很有创意,用问句引出穿越的主题,吸引读者兴趣。建议把'我就躺在'和'我就从窗户'中的重复词去掉,让句子更简洁。可以增加一个醒来时的小细节,比如揉眼睛或伸懒腰,让场景更真实。修改版:醒来时,我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柔软的床上。透过窗户往外看,鸟语花香的世界映入眼帘——不对!我这是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了吗?这树还是普通的树吗?分明是会发光的科技树呀!)
我打开门,“哇!这是我的家乡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道路、花坛等都被清洁机器人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走到超市,我惊呆了,不知怎么购物,问了机器人才知道,原来只需要站在那,说出你想要的东西,便会有机器人把你需要的东西送过来并收费。效率真高啊!(段评:这段描写了未来家乡的清洁机器人和智能超市,内容很具体。建议把'我打开门,“哇!这是我的家乡吗?”'调整成更自然的表达,比如'我推开门,忍不住惊呼:“这真的是我的家乡吗?”'。超市购物部分可以增加一个小疑问,比如'我站在超市门口发愣',让情节更生动。修改版:我推开门,忍不住惊呼:“这真的是我的家乡吗?”眼前的道路、花坛都被清洁机器人打扫得一尘不染。走到超市门口,我站在那发愣,不知道怎么购物。问了机器人后才明白,只要说出想要的东西,就会有机器人把商品送过来并自动收费,效率真高啊!)
我走在公路上面竟然没有车,怎么有那么多影子,我往天上一看,无数的车在天上飞行,我问了一下向路 (改:问路) 的人,才知道车上安装了喷气装置,还有玻璃保护……。 (改:保护。) (段评:这段写空中飞行车很有想象力,建议把'我走在公路上面竟然没有车'改成'我走在马路上,发现路面空空的',更符合小学生的表达习惯。可以增加一个抬头时的动作,比如'我好奇地抬头一看',让描写更生动。修改版:我走在马路上,发现路面空空的,只有一些影子在晃动。好奇地抬头一看,无数汽车正在天上飞行!我拉住路过的叔叔一问,才知道车上安装了喷气装置,还有透明玻璃保护罩呢。)
二十年后的家乡,与科技自然完美融合,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段评:这段作为结尾总结了主题,建议把'与科技自然完美融合'调整成更具体的表达,比如'科技和自然完美融合',更简洁。可以增加一个个人感受,比如'我真希望快点长大',让结尾更有童真。修改版:二十年后的家乡,科技和自然完美融合,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真希望快点长大,亲眼看看这样的家乡!)
林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人对未来家乡的想象比较常规,而你却想到了“科技树”,还有天上飞行的汽车等,这让文章充满了新奇感!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提到二十年后家乡与科技自然完美融合,人们生活更美好,那能不能深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融合呢?是人们环保意识提高了,还是科技发展有了新突破?在结尾处简单剖析一下原因,文章的思想深度就会更上一层楼。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写在超市购物,只是简单说了购物方式,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当时超市里的布局是怎样的?周围的顾客是什么表情?机器人的样子和动作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细致地呈现出来,文章的画面感会大大增强。
从写完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中间有点跳跃。比如从清洁机器人打扫卫生到超市购物,再到天上飞行的汽车,段落之间缺少过渡。我们可以加一些过渡句,像“欣赏完街道的整洁,我走进超市,又有了新的惊奇发现”“从超市出来,走在路上,更奇妙的景象映入眼帘”等,让文章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科技变化,二十年后家乡的教育、医疗等方面还可能有哪些改变? 2. 这些科技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人际关系疏远等? 3. 怎样让这些科技更好地服务人类,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