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觉醒来,发现躺在一张柔软的床上。闹钟感应到我的醒来,就开始播报:“今天是2045年10月18日……”“2045年?”我赶紧看了看手表。确认之后,我就想去看看二十年后家乡会是怎样的。(段评:开头很吸引人,通过时空穿越的设定引出主题,想象很丰富。不过可以增加一些醒来时的具体感受,比如揉眼睛、伸懒腰等动作描写,让开头更生动。修改版:我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发现自己躺在一张软绵绵的床上。床头的闹钟感应到我醒来,立刻滴滴响起来:“今天是2045年10月18日……”“2045年?”我赶紧抓起枕边的手表。确认日期后,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更清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山清水秀。有许多我没见过的花,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大果园。树木茂盛,和以前枯老的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段评:环境描写很有画面感,对比手法用得不错。建议增加一些具体的感官描写,比如花草的颜色、香味,让环境更生动。修改版:家乡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岸边的柳树垂着绿丝绦。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清香。最让我惊喜的是一个大果园,果树长得郁郁葱葱,和以前那些枯老的树形成了鲜明对比。)
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果园里有三四个人,仔细一看原来是机器人在给果子浇水。家里有很多机器人在做家务。特别的能干,工作效率是人的两到三倍。(段评:工作变化的描写很有创意,机器人的设定很有趣。可以增加一些机器人的具体动作描写,比如浇水的姿势、做家务的细节,让描写更具体。修改版:家乡的工作方式也大变样了。果园里有三四个身影在忙碌,仔细一看原来是机器人在给果子浇水。它们举着水壶,动作整齐划一。家里也有好几个机器人在做家务,扫地、擦桌子、做饭样样精通,工作效率是人的两到三倍呢。)
交通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同学开着无人驾驶汽车去效游 (改:郊游) ,这个多功能汽车不但可以在陆地上,而且可以在天上和水上驾驶。而且谁都有一辆。(段评:交通变化的描写很有想象力,多功能汽车的设定很棒。建议调整句子顺序,先介绍汽车的功能,再写大家都有汽车,让逻辑更清晰。修改版:家乡的交通也有了惊人的变化。老同学开着一辆银灰色的无人驾驶汽车带我去郊游。这辆车可神奇了,不仅能在陆地上跑,还能在天上飞、在水里游。而且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辆多功能汽车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切都如今夜的日月,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间。(段评:结尾引用诗句很有文化气息,情感表达真挚。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意象,比如月光下的家乡景色,让情感更具体。修改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我仿佛看到了家乡的青山绿水,看到了果园里忙碌的机器人,看到了空中穿梭的汽车。故乡的一切都像今夜的月光,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间。)
彭馨慧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设想二十年后家乡的模样,而你却从环境、工作、交通这些不同方面展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科技感和美好变化的未来家乡,这让文章很有看点!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比如你写了家乡各方面的变化,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家乡会有这些变化呢?是科技的飞速发展,还是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拿描写环境变化这部分来说,“有许多我没见过的花,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大果园”这里,是展现家乡美好环境的关键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那些没见过的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闻起来有怎样的香气?大果园里的果子是什么品种,它们沉甸甸挂在枝头是什么样子?用“五感法”把这个画面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环境变化到工作变化,再到交通变化,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能不能加一些过渡的语句?比如在写完环境变化后,加一句“欣赏完家乡美丽的环境,我又好奇起人们的工作方式有了哪些改变”。用这样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二十年后家乡的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会产生哪些具体影响呢? 2. 在这些变化中,家乡有没有保留一些传统的元素?它们和新变化是如何融合的? 3. 你想象中的这些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科技发展或者社会趋势作为基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