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没有菊花的端庄优雅,也没有莲花的冰清玉洁,更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但我却特别喜欢它。(段评:开头用对比手法突出对桂花的喜爱,很有吸引力,但可以把对比的植物和桂花的特点联系得更紧密,让喜爱的理由更具体。修改版:它没有菊花的端庄优雅,也没有莲花的冰清玉洁,更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但它用星星般的小花和甜甜的香气,悄悄住进了我的心里——我特别喜欢桂花。)
桂花非常美丽,它的花朵十分小巧,大约在1厘米左右 (改:大约1厘米) 。一朵桂花由四瓣组成,花瓣呈金色或橙黄色,形状像小星星一样,花瓣中间有一个短短的青色的雌蕊,雌蕊的两边各有一个雄蕊,它们看起来像是一只停留在桂花上的蝴蝶正在采蜜,桂花总是一簇一簇地生长,密密麻麻地爬满枝头,宛如明亮的繁星,耀眼夺目,真是美丽极了。(段评:描写了桂花的外形,用了比喻很生动,但可以把花朵的细节和生长状态结合得更自然,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桂花可美啦!它的花朵只有1厘米左右,小巧得像一颗碎金子。每朵花都有四片金色或橙黄色的花瓣,凑在一起像小星星眨眼睛。花瓣中间藏着短短的青色雌蕊,两边各有一个雄蕊,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小蝴蝶停在枝头采蜜呢!桂花总是一簇簇地挤在枝桠上,密密麻麻的,风一吹就轻轻摇晃,像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挂在了树上,亮闪闪的真好看!)
桂花虽然小巧,但它的香气可是十分浓郁呢!每当秋风习习,桂花的香气就会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我们学校就有一排桂花树,桂花开放的时候,那沁人心脾的香气似乎传到了学校每个角落,都能闻到扑鼻的桂花香 (改:都能闻到扑鼻的桂花香。) 。(段评:写出了桂花香气浓郁的特点,结合了学校的场景很真实,但可以增加一些自己闻到香气的感受,让内容更亲切。修改版:桂花虽然个头小,香气却特别“厉害”!每当秋风轻轻吹过,桂花的香味就像长了小翅膀,一下子飘满整个校园。我们教室窗外就有一排桂花树,开花的时候,我趴在桌子上就能闻到甜甜的香气,连做功课都觉得更开心了——这香味好像能钻进心里去呢!)
桂花还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植物,用途十分广泛。桂花能做成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茶等好多东西 (改:比如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茶等) ,桂花还能做成药草,可以止咳,缓解腹痛,还能做成护肤品等。(段评:介绍了桂花的用途,内容实用,但可以把用途和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让说明文更有趣。修改版:桂花还是个“万能小帮手”呢!奶奶会用它做香香的桂花糕,咬一口甜丝丝的;妈妈泡的桂花茶,喝下去喉咙润润的。听说它还能做成止咳的药草,缓解肚子痛,甚至能做成护肤品让皮肤变光滑,真是用处多多呀!)
这就是我介绍的东西 (改:这就是我介绍的桂花) ,你们喜欢吗?(段评:结尾简单总结了全文,但可以把对桂花的喜爱再强调一下,让结尾更温暖。修改版: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桂花——小小的花,香香的味,还能做成好多好吃的、好用的东西。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开始喜欢这不起眼却超棒的桂花了呢?)
吴雨萱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桂花》,老师特别欣赏你开篇用对比的方式突出桂花的独特——没有名花的张扬,却有自己的动人之处,这种“于平凡中见珍贵”的视角,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温度!
你抓住了桂花“小而美”“香而浓”“用而广”三个核心特点,段落清晰,还用上了列数字(1厘米)、打比方(像小星星、繁星)、举例子(桂花酒、桂花糕)等说明方法,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说明文的基础要求。
我们可以再给文章“加一点料”哦!比如写香气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是“走进校门就被香气裹住”,还是“风一吹,香气就钻进衣领里”?用这样的细节代替“传到每个角落”,会更生动。写用途时,“能止咳”可以补充一句“妈妈说,用桂花煮梨水,咳嗽真的会轻一点”,让知识更有生活感。
💡 再想想这几个问题,你的桂花会更立体:
- 桂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它的生长季节除了秋天,还有什么小秘密吗?
- 除了吃和用,桂花在古诗里有没有身影?比如“人闲桂花落”这样的诗句,能不能加一句,让它更有文化味?
- 你第一次闻到桂花香时,最特别的感受是什么?把这份“独家记忆”写进去,读者会更喜欢你的桂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