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做菜,第一次骑自行车……而让我难忘的经历是第一次做薯条。(段评:本段用排比开头,能自然引出主题,很棒!要是能把“第一次做薯条”的难忘感再突出一点,比如加个小感受,会更吸引读者哦。修改版:人生中有好多闪闪发光的第一次呀——第一次学做菜时把盐放成糖,第一次骑自行车摔了个屁股蹲儿……但最让我心跳加速又偷偷骄傲的,是第一次亲手做薯条!)
周末里,妈妈去工作了,但是 (改:可是) 我的嘴巴很想吃东西,我的脑瓜一闪。 (改:脑瓜一闪,) 想到了一个好吃的东西,就是做薯条。(段评:本段写出了做薯条的原因,很真实!不过“我的嘴巴很想吃东西,我的脑瓜一闪”可以更生动,比如加上肚子“咕咕叫”的小细节,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周末妈妈去上班啦,我的小肚子突然“咕咕”叫起来,馋虫也跟着爬出来。我歪着脑袋想呀想,突然一拍脑门——对啦!我要做香喷喷的薯条!)
食材已准备好,马上开始最重要的环节——炸。油一热,我迫不及待地把切好的土豆条倒入油锅内。那些土豆条就像游泳健将一样,划出完美的弧线,优美地跳入“水”中。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油竟然会噼里啪啦地跳起舞来。哎呀!有两滴油溅出来了,差点儿跳到我脸上,我急忙用筷子翻动土豆条,控制着火候 (改:小心地控制着火候) 。过了几分钟,土豆条的表面变成了金黄色,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油锅,土豆条金光闪闪。我赶紧用漏勺把它们盛到盘子里,又放上了它的最佳搭档——番茄酱,拿去给奶奶吃,奶奶夸我做的很好吃,我心里乐开了花。奶奶夸我说:“我家的小孙女长大了。”(段评:本段的细节描写特别生动,尤其是炸薯条的过程!要是能把奶奶吃薯条的小细节加上,比如奶奶吃的样子,会让画面更完整哦。修改版:食材都乖乖躺在桌上啦,最紧张的炸薯条环节开始咯!油“滋滋”热起来,我急急忙忙把土豆条倒进锅里——它们像小跳水运动员,“扑通扑通”跳进油里,还划出亮晶晶的弧线呢!可油突然“噼里啪啦”跳起舞,两滴油差点溅到我脸上,我赶紧拿筷子轻轻翻,眼睛紧紧盯着火。过几分钟,土豆条穿上了金黄的小外套,阳光一照,亮闪闪的!我用漏勺把它们捞出来,挤上红红的番茄酱,端给奶奶。奶奶拿起一根咬了一口,眼睛弯成小月牙:“我的小孙女长大啦,做的薯条比卖的还香!”我心里呀,像开了一朵甜甜的花。)
通过这次做薯条的事情,我懂得了只要坚持努力,就会做出好吃的美食。(段评:本段总结了道理,很棒!不过可以把道理和做薯条的具体感受结合,比如提到翻土豆条、控火候的坚持,会让感悟更真实哦。修改版:这次做薯条让我明白啦——哪怕油溅出来也不慌,哪怕手酸也要慢慢翻,只要认真坚持,就能做出让大家都开心的美食呀!)
韦心怡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学做炸薯条》,老师特别欣赏你把“第一次做薯条”这件小事写出了成长的味道——从馋嘴的念头到奶奶的夸奖,最后落脚到“坚持努力就能做好”的感悟,这让文章有了温暖的内核!
不过我们可以给这个“厨房故事”加些更生动的“特写镜头”呀!比如开头写“嘴巴很想吃东西”时,能不能具体说说“馋得直舔嘴唇”还是“盯着零食柜发呆”?炸薯条的关键环节里,“油噼里啪啦跳起舞”这个比喻很棒,但如果加上你当时的动作细节——“我攥着筷子的手沁出了汗,眼睛死死盯着油锅,连呼吸都放慢了”,是不是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紧张和认真?奶奶夸你的时候,除了“乐开了花”,能不能写一写你看见奶奶嘴角沾着番茄酱的样子?这些小细节会让故事像放电影一样鲜活!
💡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做薯条时,除了“坚持”,你还收获了什么?是“做事要提前准备”还是“遇到小意外别慌”?
- 如果下次再做薯条,你会改进哪个步骤?比如土豆要不要先泡盐水?
- 奶奶吃薯条时,除了夸你“长大了”,有没有说过别的话?把她的表情和语气写出来,亲情的味道会更浓哦!
期待你下次写出更有“烟火气”的小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