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半夜,一只蚊子在我耳边飞来飞去,我挥了挥手,但它还没飞走,于是,我就起来打蚊子。(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蚊子的叫声引出打蚊子的事件,很自然,但细节描写可以更生动。比如可以加入被蚊子吵醒时的感受,让开头更有画面感,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修改版:"嗡嗡嗡——"半夜里,一只讨厌的蚊子在我耳边转圈圈,像个小轰炸机似的。我迷迷糊糊地挥了挥手想赶跑它,可它像跟我作对一样,还在耳边叫个不停。我气得一下子坐起来,决定今天非要把这只蚊子消灭不可!)
我打开灯,然后趁它不注意,一跳,伸出双手用力一拍。我本以为打到了,却不小心摔倒了,蚊子得意洋洋地飞走了。我想:这可怎么办呢?对了!书房里有把电蚊拍。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书房,准备开灯,却发现灯坏了。于是,我只能努力看着东西的影子来辨认。我突然发现桌上有一个圆圆的,下面有一个棍子的东西,心想:咦?这会不会是电蚊拍?我拿起它,走出书房,看见蚊子正悠哉游哉地在客厅里“散步”呢!我举起拍子就向它打,却发现按钮不见了,蚊子又飞走了。(段评:本段情节很有趣,写了打蚊子时的两次小挫折,但是动作和心理描写可以更具体。比如“趁它不注意”可以换成更生动的描写,“努力看着东西的影子来辨认”也可以加入具体的感受,让故事更吸引人。修改版:我“啪”地一下打开台灯,眼睛紧紧盯着停在墙上的蚊子。它正得意地扇着翅膀,好像在嘲笑我呢!我踮起脚尖,屏住呼吸,猛地一跳,双手“啪”地拍过去。本以为能拍到它,结果脚下一滑,“咚”地摔在地上,疼得我龇牙咧嘴。再一看,那只蚊子竟然“嗡嗡”地飞走了,还转了个圈,像是在说:“来抓我呀!”我皱着眉头想:这可怎么办?对了,书房里有电蚊拍!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书房,想开灯却发现灯坏了,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我只能眯着眼睛,盯着地上的影子慢慢走,心里怦怦直跳。突然,我摸到桌上有个圆圆的东西,下面还连着一根棍子,心想:这会不会就是电蚊拍?我赶紧拿起它跑出书房,正好看见蚊子在客厅里慢悠悠地飞着,像在散步一样。我举起“电蚊拍”就打过去,可怎么按都没反应,蚊子又“嗡嗡”地飞走了!)
我奇怪地把拍子翻过来,翻过去,发现我拿成了羽毛球拍!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时,妈妈从房间里走了出来,问:“儿子,大半夜的,你在这儿打羽毛球干啥?”我说:“我在打蚊子,但不小心拿成了羽毛球拍,因为我找不到电蚊拍。”妈妈听了,笑着说:“上次电蚊拍被借给邻居用了,你可以用花露水。”(段评:本段写出了拿错拍子的小笑话,很有童趣,但妈妈出来时的对话可以更生动。比如妈妈的动作和语气可以加进去,让场景更真实,也更有趣。修改版:我奇怪地把拍子翻来翻去,这才发现——我拿的竟然是羽毛球拍!拍面上的网线清清楚楚,哪里有电蚊拍的电网呀!我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手里的羽毛球拍也跟着晃了晃。就在这时,妈妈揉着眼睛从房间里走出来,头发乱糟糟的,还打着哈欠问:“儿子,大半夜的不睡觉,拿着羽毛球拍在客厅里晃啥呢?”我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在打蚊子,可书房灯坏了,我拿错拍子了,电蚊拍也找不到。”妈妈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说:“傻孩子,电蚊拍上次借给邻居了,你可以用花露水呀!”)
我走去阳台,发现花露水用完了,这时,蚊子刚好从阳台飞走了,我说:“太好了,蚊子终于飞走了!”(段评:本段作为结尾,写出了蚊子飞走的结果,但可以加入更多心理活动,让结尾更完整。比如找不到花露水时的心情,蚊子飞走时的感受,让故事的结尾更自然,也更有童真。修改版:我赶紧跑到阳台找花露水,可打开柜子一看,瓶子空空的,花露水早就用完了!我耷拉着脑袋,正发愁呢,突然看见那只讨厌的蚊子“嗡嗡”地从阳台飞出去了。我高兴得跳起来,拍着手说:“太好了!蚊子终于飞走了!”虽然没打到它,但至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我打着哈欠跑回房间,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赵轩德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捉蚊趣事》,老师忍不住笑了——你把半夜打蚊子的“乌龙”写得太生动了!从徒手拍蚊摔倒,到摸黑拿错羽毛球拍被妈妈误会,整个过程充满了童真的趣味,让人仿佛看到了你手忙脚乱的可爱模样,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魔力呀!
不过,我们可以给这个“趣事”加一点“特写镜头”,让它更精彩。比如你写“打开灯,趁它不注意,一跳,伸出双手用力一拍”,这里可以放慢镜头:灯亮时蚊子的影子在墙上晃了晃吗?你跳起来时膝盖有没有撞到床沿?手掌拍空时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把这些细节加进去,就像给文章配了一段慢动作视频,读者会更有代入感。
还有结尾,蚊子飞走了你说“太好了”,如果能加一句“原来打败蚊子的不是拍子,是它自己飞累了呀”,是不是能让这个夜晚的小插曲多一点小幽默?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如果你当时没拿错球拍,真用电蚊拍打到蚊子,你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心情?
- 这件事之后,你再看到羽毛球拍时,会不会想起那个搞笑的夜晚?
- 生活里还有哪些“弄巧成拙”的小事,其实藏着好玩的小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