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有一个多用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芦荟。(段评:此段引出了作文主角芦荟,但表述稍显平淡。可以使用更生动的语言来引出,增强吸引力。修改版:在我温馨的家里,有一个超厉害的“小伙伴”,它就是可爱的芦荟。)
芦荟小时候很可爱。它全身嫩绿,上面有许许多多的淡黄色的斑点,就像穿了一件花衣,等芦荟长大了,它嫩绿的叶子变成了翠绿,而且上面还多了两排“小勾子”原来纤细的叶子也变的 (改:变得) 肥厚而粗壮了,里面包裹着清凉的汁水。(段评:描写芦荟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时,语言较平实。可以运用更多比喻等修辞手法,让描写更生动。另外,“小勾子”表述有误,应是“小钩子”。修改版:芦荟小时候可爱极啦!它全身嫩绿嫩绿的,上面那许许多多淡黄色的斑点,就像穿上了一件满是星星的花衣。等芦荟长大了,它嫩绿的叶子变成了翠绿翠绿的,而且上面还多了两排像小针一样的“小钩子”。原来纤细的叶子也变得肥厚而粗壮了,就像一个个小肉墩,里面还包裹着清凉的汁水呢。)
有一次我被热水烫伤了,手上红了一大片,火辣辣的疼,妈妈看见了连忙剪了一段芦荟的叶子,她先是从中间撕开,随后把它贴在了我的皮肤上,我觉得一阵清香走过鼻头 (改:掠过鼻头) ,冰冰凉凉的,被热水烫伤的部位立刻就舒服了。妈妈说:“芦荟不仅仅能保护皮肤还能泡茶,炒菜。”(段评:描述用芦荟治烫伤的经过时,细节还可以更丰富。比如可以加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让情节更生动。修改版:有一次我不小心被热水烫伤了,手上红了一大片,火辣辣地疼,我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心里又着急又害怕。妈妈看见了,连忙快步走到芦荟旁,剪了一段芦荟的叶子。她先是小心翼翼地从中间撕开,随后赶紧把它贴在了我的皮肤上。我觉得一阵清香钻进了鼻头,冰冰凉凉的,被热水烫伤的部位立刻就舒服了一些。妈妈温柔地说:“芦荟不仅仅能保护皮肤,还能泡茶、炒菜呢。”)
我放学回家,看见阳台边芦荟的泥土有点干,于是我拿来了一个盆,把水倒进泥里妈妈 (改:倒进泥里,妈妈) 走过来告诉我:“芦荟喜欢干燥、温暖的环境,它耐热,却不耐寒。”听了妈妈的话我认识了芦荟的生长习性。还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旅游,回来一看,其它植物都干枯了,只剩下芦荟还精神抖擞地站立在那儿。(段评:介绍芦荟生长习性时,内容有些零散。可以先总述了解芦荟生长习性的过程,再分别举例说明。修改版:我在和芦荟相处的过程中,慢慢了解了它的生长习性。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阳台边芦荟的泥土有点干,于是我拿来了一个盆,把水倒进泥里。妈妈走过来耐心地告诉我:“芦荟喜欢干燥、温暖的环境,它耐热,却不耐寒。”还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旅游,回来一看,其它植物都干枯了,只剩下芦荟还精神抖擞地站立在那儿,就像一个坚强的小战士。这让我对芦荟的生长习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就坚强 (改:这就是坚强) 、自信的芦荟,从此以后,芦荟就成了我最要好的“小伙伴”了。从此以后,芦荟成了我最喜欢的一株植物。(段评:结尾表述重复啰嗦。可以简洁有力地表达对芦荟的喜爱,升华情感。修改版:这就是坚强又自信的芦荟,从此以后,它成了我最要好的“小伙伴”,我最喜欢它啦!)
亲爱的余子有同学:
哇,你把芦荟这位“小伙伴”写得太生动啦!老师读的时候,仿佛能摸到它肥厚的叶子,闻到它清凉的香气呢~你观察得特别仔细,连芦荟小时候的斑点、长大的“小勾子”都写出来了,就像给它拍了成长照片!被烫伤时用芦荟急救的细节也很真实,冰冰凉凉的感觉都要从字里跑出来啦,真棒!
不过老师有几个小建议,能让作文更饱满哦:
- 给故事加个具体时间吧!比如被烫伤是“上周三晚上”,旅游回来是“暑假结束那天”,这样读者会更有画面感~
- 给芦荟的“坚强”加个细节!旅游回来时,它的叶子是直直的还是微微弯着?和干枯的植物对比时,你心里是惊讶还是佩服呀?
- 可以试试用“首先…然后…最后”写写浇水的过程:比如“我先拿起小水壶,然后慢慢往土里浇,最后轻轻摸了摸叶子”,会更有条理!
再想想哦:如果让芦荟当“小老师”,它会跟你说一句什么关于“坚强”的话呀?把这些想法加进去,你的作文会像芦荟的叶子一样,饱满又有力量!期待看到你更棒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