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作者:许天佑| 指导老师:黎庆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例如喜、怒、哀、乐、惊。而妒,好似怀抱中的尖刀,又似无色无味的毒气,值得令人深思。(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比喻把嫉妒比作尖刀和毒气,很有创意,能吸引读者兴趣!不过对于小学阶段的记叙文来说,开头可以更贴近生活,用具体的小场景引出主题,这样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哦。修改版: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开心时会笑,难过时会哭。但有一种情绪像藏在心里的小刺,悄悄扎人,那就是嫉妒。它像没味道的小毒气,又像不伤人的小尖刀,值得我们好好想想。

嫉妒他人是不幸的。在一个病房里,有两个病人,靠窗的病人总会给病友讲窗外的故事。在一天夜里,靠窗的病人在剧烈咳嗽中失去了平稳的心跳,呼吸不畅,而病友对此视若无睹,迟迟不按急救电铃,心里愤愤不平:凭什么他能独占墙上的那张窗,真是可恶至极。病人就这样失去了生命。病友如愿来到了光秃秃的墙边,并万分悔恨。(段评:你选的病房故事很典型,能清楚说明嫉妒的坏处!不过故事里的心理描写可以更具体,比如病友嫉妒时心里的想法可以写得像小朋友平时的小情绪一样,这样更真实。还有故事的结尾,可以加一点病友看到空墙时的具体反应,比如他的动作或表情,让故事更生动。修改版:嫉妒别人是件不幸的事。有两个病人住在同一个病房,靠窗的病人每天都会给病友讲窗外的趣事,比如小鸟在树上唱歌,小朋友追着蝴蝶跑。一天夜里,靠窗的病人突然咳嗽得很厉害,呼吸也变得困难,可病友却假装没看见,迟迟不肯按急救铃。他心里偷偷嘀咕:“凭什么他能靠近窗户,我只能听他讲?真讨厌!”最后,靠窗的病人失去了生命。病友终于挪到了窗边,却发现窗外只有一堵光秃秃的墙,他紧紧盯着墙,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后悔极了。

任何理由都可以引起嫉妒,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嫉妒心的本质是恶者为私、为气、自认不公。嫉妒心如同心灵上的肿瘤,不断扩散:排行榜上他(她)比我多0.5分,愤愤不平;分房子,他(她)的楼层比我好一些,内心不平;他(她)开的轿车比我豪华,满心怨恨……由此,产生了专门针对他人而制定的各种阴谋诡计、手段、排挤。(段评:你用排比列举了嫉妒的小事,很有说服力!不过可以把例子换成小学生熟悉的场景,比如考试分数、画画比赛、跑步比赛这些,这样更贴近生活。还有引用伟人的话可以简单解释一下,让小朋友更容易理解。修改版:嫉妒的理由可多啦,就像心里的小虫子,遇到一点事就爬出来。有位伟人说过,嫉妒就是因为太自私、太爱生气,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比如考试时,同桌比我多考了0.5分,我心里就有点不舒服;画画比赛时,好朋友得了奖,我偷偷噘起嘴巴;跑步时,别人比我快了一步,我心里闷闷的……慢慢的,这种小情绪可能会变成对别人的小排挤,或者悄悄说别人坏话,多不好呀!

嫉妒心多么可悲、可恨。正所谓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从古至今,由于嫉妒,韩非被陷害,普希金被杀——多少能人隐士 (改:英才) 因此被害。工资、职称、职务、工作,以至于一件物品、一种关系、一句话都能引发嫉妒。嫉妒害了无数人,在嫉妒他人时,又未尝不是亲手将自己埋葬,多么可悲可恨。(段评:你举了韩非和普希金的例子,说明嫉妒的危害,很有想法!不过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例子有点遥远,可以加一两个身边的小事例,比如因为嫉妒和好朋友闹别扭,这样更亲切。还有结尾的“埋葬自己”可以换个温柔点的说法,比如“困住自己”,更符合小朋友的语言习惯。修改版:嫉妒心真的很可悲,又有点可恨。就像故事里的病友,因为嫉妒失去了朋友,也困住了自己。从古至今,很多人因为嫉妒做错了事,比如韩非被陷害,普希金被杀。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小事:因为嫉妒好朋友的新文具,就偷偷藏起来;因为嫉妒同学被老师表扬,就不和他一起玩。嫉妒害了别人,也让自己变得不开心,多不值得呀!

嫉妒是不幸的,让我们一起抵制这种肿瘤,拯救周围心怀嫉妒的“病友”。(段评:结尾能总结主题,呼吁大家抵制嫉妒,很棒!不过可以把“肿瘤”换成更温和的说法,比如“小乌云”,然后加一点具体的做法,比如和朋友分享快乐,这样结尾更温暖,也更有指导性。修改版:嫉妒是块挡住阳光的小乌云,让我们心里阴沉沉的。让我们一起把这块小乌云赶走吧,和朋友分享开心的事,为别人的进步鼓掌,这样我们的心里就会充满阳光啦!

综合评价:

许天佑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妒》,老师首先要为你对“妒”的深刻思考点赞!你用“怀抱中的尖刀”“无色无味的毒气”这样精准的比喻,直接点出了嫉妒的危害,这种对情绪本质的独特洞察,让文章充满了思辨的力量。

文章通过病房故事、生活细节和历史典故,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嫉妒的破坏力,结构清晰又有说服力。如果想让文章更有感染力,可以试试“镜头推近法”:把病房里那个关键的夜晚放慢写——比如病友听到咳嗽声时,手指在急救铃上犹豫的颤抖,心里反复念叨的“凭什么”,这些细节会让嫉妒的“可恨”更真实。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1. 嫉妒的人除了“可恨”,内心是不是也藏着对自己的不自信?如果能加一句对这种心理的剖析,立意会更深刻。
  2.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嫉妒”转化为动力的例子?对比着写,会不会让对“妒”的思考更全面?
  3. 结尾的“抵制嫉妒”,能不能具体说说我们可以怎么做?比如用欣赏代替嫉妒,文章的温度会更高哦!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