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这些情绪往往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上,而我今天要写的是悔。(段评:这段开头直接点明了主题“悔”,简洁明了,能让读者快速抓住文章中心。不过,如果能把“悔”的感觉用更具体的小细节写出来,比如心里像被小针扎了一下,或者像丢了什么重要东西,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像甜甜的喜、气鼓鼓的怒、酸酸的哀、亮晶晶的乐……这些情绪就藏在生活的小事里。今天我想说说那种像被小石子硌到心的感觉——悔。)
悔常指我们在做错事或者不听取他人建议而做错事的时候体现出来。就比如一次妈妈在我去学校前叮嘱:“今天天气预报上说可能会下雨,记得带上伞啊!”“知道了。”我应附 (改:应付) 地回答,根本就没带伞,一溜烟就跑了出去。到了学校后,我望着晴空万里的天空,心里想:妈妈还真是糊涂了,这么蓝的天空,怎么可能会下雨呢?可谁知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一道雷在天空中炸响,随之而来的就是倾盆而下的大雨。我望着大雨,心中无比懊悔,“我怎么就没带伞呢?”最后也只好硬着头皮冲了出去,结果就是我被淋成了落汤鸡。(段评:你通过忘带伞被雨淋的事写出了“悔”,情节很真实!不过要是能多加点当时的动作和心里的想法,比如妈妈叮嘱时你低头玩玩具的样子,或者放学看到雨时脚不停蹭地面的小动作,会让“悔”的感觉更真切。还有“应附”写错啦,要改成“应付”哦。修改版:悔常常藏在不听劝的小事里。那天早上妈妈一边帮我背书包,一边念叨:“今天可能下雨,记得带伞!”我正盯着手里的漫画书,头也没抬就应付道:“知道啦!”抓起书包就冲出门,伞早被我忘到九霄云外。到了学校,我望着蓝得透亮的天空,偷偷笑妈妈:“这么好的天,哪会下雨呀?”可下午放学时,天空突然黑沉沉的,“轰隆”一声雷炸响,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我扒着教室窗户,手指抠着玻璃,心里像揣了块湿抹布——悔死了!“我怎么就不听妈妈的话呢?”最后只能抱着头冲进雨里,结果淋成了浑身滴水的落汤鸡。)
后悔也常常体现在我们做错的事上。一次我跟朋友去村里的小溪玩水,那时我明知道我身体的抗性 (改:抵抗力) 很差,但是还是挽起裤子就走了下去。觉得就玩一会儿应该没事,那一次一玩就是几个小时。虽然玩的不亦乐乎,但回来就得承受身体不好又硬要玩水的后果。那天我发了三十九度 (改:三十九摄氏度) 的高烧,不仅自己难受,还害得妈妈也照顾了我一整晚。现在再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无比懊悔。(段评:和朋友玩水发烧的事选得很好,能看出你对“悔”的理解加深了!要是能写写玩水时的开心和发烧后妈妈照顾你的细节,比如妈妈用凉毛巾敷你额头的温度,或者你半夜醒来看到妈妈熬红的眼睛,“悔”的情感会更打动人哦。修改版:悔也藏在明知故犯的错里。那次我和朋友去村头小溪玩水,明明知道自己一吹冷风就感冒,可看着溪水叮咚跳着,还是忍不住挽起裤脚踩进去。“就玩一小会儿!”我心里念叨着,可一玩就忘了时间,直到太阳快下山才上岸。晚上我躺在床上,额头烫得像火炉,妈妈坐在床边,用凉毛巾一遍遍地敷我的额头,还轻轻哼着小时候的摇篮曲。我眯着眼,看到妈妈眼睛里布满红血丝,心里像被揪了一下——要是我不贪玩,妈妈就不用熬夜照顾我了。现在想起那暖暖的毛巾和妈妈沙哑的声音,还觉得鼻子酸酸的。)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做错了的事已经无法挽救。所以我们更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兴起害了自己也连累别人。(段评:结尾总结了“没有后悔药”的道理,很有意义!不过要是能把道理和开头的情绪呼应一下,比如提到现在每次出门都会看一眼伞,或者玩水前先摸一摸自己的胳膊,会让结尾更真实自然,不是空洞的大道理哦。修改版: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现在我出门前总会多问一句妈妈天气,玩水前也会摸摸自己的胳膊——我知道,认真做好每件小事,就是不让“悔”再硌到我的心呀。)
冯光雾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悔》,老师特别欣赏你对“悔”的理解——它不只是情绪,更是对行为的反思与成长的提醒。你用“忘带伞被淋”和“玩水发烧”两个具体事例,清晰地诠释了“悔”的不同场景,结尾那句“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的感悟,更是让文章有了温度与深度。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拍个电影”,让细节更动人。比如“没带伞被淋”时,下午放学的雷声是闷沉还是尖锐?冲进雨里时,雨水打在脸上的冰凉感、书包变重的触感,这些“特写镜头”能让懊悔更真实。还有“玩水发烧”那段,妈妈照顾你时的动作(比如摸额头、盖被子)和你半梦半醒间的愧疚,加一点五感描写,情感会更饱满。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 除了“没听劝”和“做错事”,“悔”是否也藏在“没珍惜”的小事里?比如没好好跟朋友告别?
- 后悔时,除了“如果当初”,我们还能从中学到什么具体的道理(比如“要敬畏自然”“要体谅他人”)?
- 下次再遇到类似选择,你会用什么小方法提醒自己不后悔?
期待你用细节让“悔”的故事更打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