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只可爱的小兔子,它有像雪一样洁白的茸毛 (改:绒毛) ,有像红宝石般的眼睛,从远处看像一个小毛球一样。(段评:开头描写了小兔子的外形,用了雪、红宝石、小毛球的比喻,很生动!要是能加上摸起来的触感或者耳朵的样子,会更具体哦。修改版:我家有只软乎乎的小兔子,它披着像雪一样洁白的茸毛,摸起来暖融融的,一对长耳朵总是耷拉着,红宝石般的圆眼睛嵌在脸上,从远处看就像个会动的小毛球!)
它不像小猫咪那样活泼,不像小狗那样喜欢叫,它安安静静的,不跑不跳,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它从不挑食,你把它放在草地上,它就会自己找嫩草吃,你也不用管它,它吃饱了就会自己跑回来找你,比小狗小猫咪们省心多了。(段评:通过和小猫小狗对比,写出了兔子安静省心的特点,很棒!但“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有点夸张啦,换成“连风吹草叶的声音都听得见”更贴合兔子的环境哦。修改版:它不像小猫咪那样上蹿下跳,也不像小狗那样爱汪汪叫,总是安安静静的,连风吹草叶的声音都听得见。它从不挑食,你把它放在草地上,它就会蹲下来啃嫩草,吃饱了就摇着尾巴跑回来蹭你的手,比小猫小狗省心多啦。)
它受了伤也不会叫,它就静静的 (改:静静地) 等着你帮它包扎好伤口,如果是内伤,它也不会叫,像是在说:“我不想让你麻烦。”乖得令人心疼。(段评:写兔子受伤不叫的细节很感人,但“内伤也不会叫”有点不符合实际哦,换成“就算不小心摔疼了,也只会缩着身子舔舔爪子,从不哼哼”会更真实,也能体现它的乖巧。修改版:它受了小伤也不会叫,只会静静地蹲在你脚边,等你帮它擦药;就算不小心摔疼了,也只会缩着身子舔舔爪子,从不哼哼,好像怕麻烦你似的,乖得让人心疼。)
小白兔还会繁殖,生下来的小兔子大约两三厘米,全身粉红色。三个月时已经有了毛,小小个的,更像一个毛球了!(段评:介绍了兔子繁殖的特点,很有趣!要是加上刚出生小兔子的眼睛状态(比如“眼睛还没睁开”),会更准确生动哦。修改版:小白兔还会生宝宝呢!刚生下来的小兔子只有两三厘米长,全身粉嘟嘟的,眼睛还没睁开。等长到三个月,就长出了雪白的茸毛,小小一只,比之前更像圆滚滚的毛球啦!)
它最喜欢的就是在草地上蹦来蹦去,像一个毛球在草地上滚来滚去,不一会,一个小白球就变成了一个小黑球。(段评:描写兔子在草地玩耍的样子很形象!“变成小黑球”可以加个原因,比如“滚了一身泥土”,这样读者就更明白啦。修改版:它最喜欢在草地上蹦跶,像个小毛球在草丛里滚来滚去,不一会儿就滚了一身泥土,雪白的毛球变成了灰扑扑的“小泥球”,逗得我直笑。)
我喜欢兔子,喜欢它的乖巧可爱,喜欢它的懂事,喜欢它那雪白的茸毛 (改:绒毛) ,喜欢它那红宝石的眼睛,喜欢它的一切。(段评:结尾用排比表达对兔子的喜欢,很有感染力!要是把喜欢的原因和具体画面结合,比如“喜欢它蹭我手心的暖”,会更有温度哦。修改版:我最喜欢我家的小兔子啦!喜欢它雪白雪白的茸毛,喜欢它红宝石似的眼睛,喜欢它安静蹭我手心的暖,更喜欢它蹦跳时像毛球滚过草地的可爱——它的一切,我都喜欢!)
张益睿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小兔子》,老师被你对小兔子的细致观察和真挚喜爱打动了!你用“雪一样洁白的茸毛”“红宝石般的眼睛”这样生动的比喻,一下子就让小兔子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尤其是“从远处看像一个小毛球”的描写,既准确又充满童趣,这说明你特别善于捕捉事物的特点。
作为一篇说明文,我们可以再给它“搭个更清晰的骨架”。你看,文章里写了小兔子的外形、性格、受伤时的表现、繁殖和玩耍的样子,这些内容都很有趣,但如果能给它们分分类,比如用“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生长过程”这样的小标题,或者在段落开头加一句过渡句(比如“小兔子不仅外形可爱,性格也特别乖巧”),就能让读者像走台阶一样,一步步了解小兔子,文章的条理会更清晰哦!
另外,说明文还可以更“精准”一些。比如你写小兔子“最喜欢在草地上蹦来蹦去”,能不能加上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每天傍晚六点”,或者它一次能蹦多远?“大约二十厘米高”这样的小数据,会让你的介绍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最后,我们可以再思考几个问题,让文章更深入:
- 小兔子的“三瓣嘴”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它为什么适合吃青草?
- 刚生下来的小兔子为什么是粉红色的?它的毛是怎么一点点长出来的?
- 如果给小兔子设计一个“理想家园”,你会考虑哪些因素(比如温度、食物、活动空间)?
带着这些思考再修改,你的说明文会像一座搭好骨架、填满细节的小房子,既结实又漂亮!期待你写出更精彩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