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作者:李晨| 指导老师:冯老师

《暖》

一提到暖,大家一定会想到一些东西吧!是陌生人帮助你的暖,还是回到家看到热乎乎的饭菜的暖,还是半夜妈妈送你热牛奶的暖(段评:本段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暖"的不同场景,能吸引读者思考,但句子结尾缺少标点,表达不够完整。可以补充标点让句子更规范,还能把场景写得更具体些,比如加上动作或感受,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一提到暖,大家心里一定会浮现出许多画面吧!是陌生人轻轻扶你过马路的暖,还是推开家门闻到饭菜香的暖,或是半夜妈妈悄悄放在床头的热牛奶的暖?

暖是家人的关心,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夜晚,我生病了,在外面上夜班的妈妈久久不回来。就在这时门铃响了一下,是妈妈回来了。她嘴上不停地抱怨:“哎!下班了还要工作,烦死了。但 (改:) 得知我生病后,心情比我还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立既 (改:立即) 去药店买药,量体温,又把我送进医院,做完这些事,已经半夜三更,虽然外面的大风不停的刮着 (改:不停地刮着) ,令人感到寒风刺骨,却又令人感到一阵暖意。(段评:本段通过妈妈照顾生病的"我"的事,写出了家人的暖,情感很真实,但有些细节可以更生动,比如妈妈买药时的动作、说话的语气,还有环境描写可以更具体。另外,"立既"是错别字,要改成"立即","他"应该用女字旁的"她"哦。修改版:暖是家人藏在细节里的关心。记得一个冬夜,我发着烧蜷在床上,上夜班的妈妈还没回来。突然门铃叮咚响了,妈妈裹着一身寒气走进来,嘴里小声抱怨:"唉,下班了还得处理收尾工作,累死了。"可她一摸我的额头,眉头立刻皱成了小疙瘩,眼睛瞪得圆圆的,比我还急,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她立刻拿起外套冲下楼买药,回来后蹲在床边给我量体温,冰凉的手碰到我的额头时,还下意识地搓了搓。后来她又背着我往医院跑,冷风呼呼地刮着,吹得她的围巾飘来飘去,可我趴在她背上,却觉得暖乎乎的。等输完液回到家,已经半夜三更了,窗外的风还在吼,我心里却像揣了个小太阳。

记得还有一次,我很晚放学回家,本以为回得到 (改:会得到) 家人的数落与批评,可没想到,一回到家,妈妈就关心的问我 (改:关心地问我) :今天累不累,说罢, (改:) 便端来一桌子饭菜,让我感动不已,令我至今难忘,还有一次事件让我记忆犹新,那一次放学,雨突然下大了。我直能 (改:只能) 冒着大雨冲回家,雨水已打湿衣袖,那时我心情很急,就在危机关头,一个手拍了拍我的肩说:“小伙子,看你那么可怜,送把雨伞就送你了 (改:送把雨伞给你吧) 。我当时发愣了一下,心想:“这人怎么好,我便拿过雨伞,匆匆走了。(段评:本段写了三件暖的事,但三件事放在一起有点挤,每件事的细节不够突出,比如妈妈端饭菜时的样子、陌生人递伞时的表情都可以写具体。还有"直能"是错别字,要改成"只能","他"也要改成"她"哦。修改版:记得还有一次,我因为值日很晚才回家,攥着衣角站在门口,心想肯定要挨批评了。可门一开,妈妈就迎上来,伸手摸了摸我的胳膊:"今天值日累坏了吧?"说完就转身走进厨房,端出一桌子冒着热气的饭菜,有我最爱的番茄炒蛋,还有一碗热乎乎的汤。我拿起筷子,眼泪差点掉在碗里。 还有一次放学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没带伞,只能抱着书包往家跑,雨水顺着头发流进脖子里,冷得我直打哆嗦。这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是位穿蓝色雨衣的阿姨,她笑着递过来一把印着小鸭子的伞:"小朋友,别淋坏了,这把伞借你!"我愣了愣,接过伞时,指尖碰到她的手,暖暖的。

这些生活中的暖藏在别人的小动作里,如课上 (改:如课上的) 同桌递我的橡皮,或者是课上老师的表扬,或者是爸妈煮好的汤,或者是冬日的暖阳,又或者是家人送来的祝福,那就让我们把我们这份 (改:那就让我们把这份) 温暖传递下去,让更多人知道。(段评:本段总结了生活中的暖,但结尾有点像口号,不够自然。可以把抽象的"传递温暖"换成具体的小事,比如帮同学捡文具、给妈妈递水杯,这样更符合小学生的真实感受。修改版:暖藏在生活的小角落里:是同桌悄悄放在我铅笔盒里的橡皮,是老师摸着我的头说"你真棒"的声音,是妈妈盛汤时特意多放的一勺肉,是雨天陌生人递来的小鸭子雨伞。现在我也会把暖传递出去——帮奶奶拎菜篮子,给好朋友分享零食,看到同学摔倒赶紧扶一把。原来暖就像小太阳,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就能把整个世界照得亮亮的。

综合评价:

李晨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暖》,老师特别欣赏你对“暖”的细腻捕捉——从家人深夜的焦急守护,到陌生人雨中递伞的善意,你把“暖”拆解成了生活里具体可感的瞬间,这种“以小见大”的视角,让文章充满了温度。

我们可以给这些“暖”的瞬间加一点“特写镜头”哦!比如妈妈得知你生病时,除了“热锅上的蚂蚁”,她的手是不是因为着急而冰凉?买药时裤脚有没有沾到雨?陌生人递伞时,他的伞柄是不是带着体温?把这些细节写出来,“暖”的感觉会像电影慢镜头一样,更打动人。

💡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1. 当你接过陌生人的伞时,除了“发愣”,心里有没有闪过一个关于“传递”的小念头?
  2. 妈妈抱怨加班后又立刻照顾你,这种“嘴上烦,心里急”的反差,是不是藏着更特别的“暖”?
  3. 如果让你把收到的“暖”再传递出去,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小事?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