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而甜,如同辽阔沙漠中的甘露,如同清晨阳光下的露珠,如同烈日照耀下的树荫,值得人细细品味。(段评:作为开头,你用了很生动的比喻,把生活比作五味瓶,又把甜比作沙漠的甘露、清晨的露珠、烈日下的树荫,这些比喻都很贴切,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不过,如果能让比喻更有画面感,比如加上具体的场景描述,会让开头更吸引人哦。修改版:生活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样不少。而甜,就像沙漠里迷路时遇到的一汪清泉,像清晨草叶上滚来滚去的露珠,像烈日下突然撞见的一片浓荫,得慢慢品才够味儿。)
父母的夸奖是甜的。那天,父母出门上班,我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改:得干干净净) 。我一边打扫一边想:父母平时出去上班,下班后还要做家务,我以后一定要为父母排忧解难。打扫完卫生,铺好床,我把作业写完。父母回到家,满脸震惊:“天哪!家里居然被你打扫得这干净 (改:这么干净) ,你可真能干,你真是我们的小棉袄!”看到爸爸妈妈的笑脸,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段评:你通过打扫房间得到父母夸奖的事,写出了“甜”的感觉,内容真实又温暖!不过,要是能把打扫时的具体动作写出来,比如擦桌子、拖地时的小细节,还有父母回家时的表情变化,会让故事更生动哦。另外,“打扫的干干净净”里的“的”应该改成“得”,要注意错别字呀。修改版:父母的夸奖是甜的。那天,父母出门上班,我偷偷拿起抹布擦桌子,又踮着脚尖把窗户擦得透亮,连地板缝里的灰尘都用小刷子扫干净了。我一边擦一边想:爸妈每天上班那么累,回家还要做家务,我得帮他们分担!打扫完卫生,我又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还把作业写好了。傍晚,爸妈推开门,眼睛一下子瞪圆了:“天哪!地板亮得能照见人影,桌子上连个水渍都没有,你真是我们的贴心小棉袄!”看着他们笑得皱起来的眼角,我心里甜丝丝的,比吃了蜂蜜还甜。)
别人的信任是甜的。星期天早晨,我借了我们班同学的一本课外书,答应她下午四点在学校门口还给她,下午三点时,我见时间还早,又不禁翻看起来。书中的内容太精彩了,根本停不下来,看完后,我一看时间:天哪,已经四点十五分了!我急忙跑出小区,跑到校门口,远远地,我就看见一个人。没错,那是我同学,我把课外书递给她:“对不起,让你久等了。”她却一笑:“没事,我知道你会来。”我心里感到一股暖流。(段评:你写了借书迟到却得到同学信任的故事,这个选材特别好,能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温暖!不过,要是能把看书时的入迷样子,比如“眼睛盯着书,连妈妈叫我喝水都没听见”,还有跑步时的着急心情,比如“心跳得像小鼓,脚步都快飘起来了”,写得更具体,会让故事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别人的信任是甜的。星期天早晨,我借了同桌的课外书,答应下午四点在校门口还她。下午三点,我见时间还早,又忍不住翻开书——书里的探险故事太精彩了!我盯着书页,连窗外的鸟叫都没听见,直到看完最后一页,才发现时钟已经指向四点十五分!我抓起书就往外跑,鞋子都差点穿反。跑到校门口,远远就看见同桌站在树下,我喘着气递上书:“对不起,我看得太入迷了……”她却笑着摆摆手:“没关系,我知道你肯定会来的。”那一刻,心里像被阳光晒过一样暖,甜滋滋的。)
帮助他人是甜的。上周星期六,我走出小区,看见一位老奶奶站在斑马线前,我跑过去,扶着老奶奶的手:“老奶奶,我扶您过去吧。”把老奶奶扶到对面后,老奶奶慈祥的笑道 (改:慈祥地笑道) :“谢谢啊,小姑娘。”听着她感谢的话语,我心中涌起一丝丝甜味。(段评:你写了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事,很有爱心!不过,要是能把老奶奶的样子,比如“拄着拐杖,脚有点抖”,还有扶她时的小细节,比如“我挽着她的胳膊,慢慢走,还提醒她‘这里有个小坑,小心点’”,写得更详细,会让“甜”的感觉更真实哦。修改版:帮助他人是甜的。上周星期六,我走出小区,看见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站在斑马线前,脚微微发抖。我赶紧跑过去,挽住她的胳膊:“奶奶,我扶您过马路吧!”过马路时,我一边慢慢走,一边提醒她:“这里有个小水洼,咱们绕一下。”到了对面,老奶奶拍拍我的手,笑着说:“谢谢你呀,小姑娘,你可真懂事!”听着她温柔的声音,我心里像喝了甜甜的果汁,暖暖的。)
生活中有苦,但更多的是化不开的甜。甜有时候藏匿在父母的夸奖里,有时候洋溢在同学的笑脸上,有时候传递在他人的感谢中。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就一定会尝到生活的甘甜。(段评:结尾总结了生活中的甜,很有概括性!不过,如果能把“甜”和开头的比喻呼应起来,比如用具体的小画面代替抽象的道理,会让结尾更自然哦。比如把“用心去品”改成“留心身边的小细节”,会更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修改版:生活里不是只有苦,更多的是藏在细节里的甜。它可能是爸妈夸我时眼角的笑纹,是同学等我时站在树下的身影,是老奶奶拍我手时温暖的触感。只要我们多留意身边的小事,就能尝到生活里甜甜的味道。)
刘映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甜》,老师特别欣赏你对“甜”的独特解读——把它比作沙漠甘露、晨露和树荫,这个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甜”的珍贵!你从父母夸奖、同学信任、帮助老人三个角度写“甜”,每个事例都紧扣主题,文章结构清晰又温暖。
我们可以给文章“加一点特写镜头”哦!比如写打扫卫生时,你擦桌子的手指沾了灰尘、铺床时把枕头摆成什么形状?这些小细节能让“父母夸奖的甜”更真实。还有同学等你那段,她站在校门口时的表情、有没有踮脚张望?把这些画面写出来,“信任的甜”会更打动人心。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明显的甜”?比如攻克难题后的成就感、陌生人的微笑?
- 如果把“甜”和“苦”对比写(比如帮老人时自己有点累),“甜”会不会更突出?
- 试着用“五感”写“甜”——除了心里甜,能不能闻到、摸到“甜”的感觉?比如妈妈夸你时,阳光的味道像不像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