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有一棵桂花树,它就静静地站在那里,陪伴着我度过一个个季节。这棵桂花树不像玫瑰那般花朵娇艳欲滴,花瓣层层叠叠,颜色艳丽得像一团火;也不像桃花那般花朵硕大,颜色粉嫩,远远望去如同天边的云霞,可不知为什么,我竟对桂花情有独钟。(段评:第一段通过和玫瑰、桃花对比,引出了桂花这个说明对象,还表达了你对桂花的喜爱,开头很吸引人!不过呢,对比的部分可以更简洁一点,比如把玫瑰和桃花的描写稍微缩短,让重点更突出桂花。另外,开头可以加个小细节,比如桂花的香味或者它的样子,让读者更快进入情境。修改版:我家门前有一棵桂花树,它就静静地站在那里,陪伴着我度过一个个季节。这棵桂花树不像玫瑰那般娇艳似火,也不像桃花那般粉嫩如云,可我偏偏对它情有独钟。)
桂花的外貌虽不惊艳,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它的花朵小小的,簇拥在一起,就像一群害羞的小姑娘,紧紧地挨在一起,似乎在互相诉说着小秘密。每一朵桂花都有四片花瓣,花瓣洁白如雪,中间还夹杂着一点点淡黄色,就像镶嵌着一颗金黄的小宝石。它们隐藏在茂密的绿叶之中,只有凑近了才能看到那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段评:第二段描写了桂花的外貌,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把桂花比作害羞的小姑娘,还写出了花瓣的颜色,非常生动!要是能加上桂花叶子的样子,比如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有小锯齿,这样说明会更全面。另外,"簇拥在一起"可以换成"挤成一团",更有画面感。修改版:桂花的外貌虽不惊艳,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它的花朵小小的,挤成一团,就像一群害羞的小姑娘,紧紧地挨在一起,似乎在互相诉说着小秘密。每一朵桂花都有四片花瓣,花瓣洁白如雪,中间还夹杂着一点点淡黄色,就像镶嵌着一颗金黄的小宝石。它们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有细细的锯齿,桂花就隐藏在茂密的绿叶之中,只有凑近了才能看到那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
每到秋天,桂花盛开的季节,那股浓郁的香气就会弥漫在空气中。那香味甜丝丝的,沁人心脾,让人闻了就陶醉其中。风一吹,桂花的香气就随着风飘向远方,整个小区都沉浸在这醉人的桂花香里了。我爱这平凡却又无比迷人的桂花。(段评:第三段写了桂花的香气,用了"甜丝丝的""沁人心脾"这些词,让读者仿佛闻到了香味,很棒!如果能加上桂花香气带来的具体感受,比如妈妈用桂花做了糕饼,或者你和小伙伴在桂花树下玩耍,这样会更贴近生活。另外,结尾可以更自然地表达喜爱,比如"我爱这小小的桂花,爱它的香,也爱它的平凡。"修改版:每到秋天,桂花盛开的季节,那股浓郁的香气就会弥漫在空气中。那香味甜丝丝的,沁人心脾,让人闻了就陶醉其中。风一吹,桂花的香气就随着风飘向远方,整个小区都沉浸在这醉人的桂花香里了。妈妈还会摘下桂花,给我做香甜的桂花糕呢!我爱这平凡却又无比迷人的桂花。)
谭沁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喜爱的桂花树》,老师特别欣赏你对桂花“平凡却迷人”的独特感悟——没有用华丽辞藻堆砌,却用“害羞的小姑娘”“星星点点的白花”这样细腻的比喻,把桂花藏在绿叶里的温柔写活了,这份对普通事物的用心观察,正是说明文最珍贵的“灵气”!
文章用对比开头(和玫瑰、桃花比),再分外貌、香气两段介绍,结构清晰得像搭了一座小房子,已经掌握了说明文“总分总”的基本逻辑。如果想让这座“房子”更牢固美观,我们可以试试两个小技巧:一是给说明“加个标尺”——比如写桂花大小,能不能用“像米粒一样”这样的打比方,或者“四片花瓣”后面加一句“每片花瓣大约半厘米长”,让特征更具体;二是给段落“搭座小桥”——从写外貌转到写香气时,加一句“桂花的美不止在形,更在它藏不住的香”,过渡会更自然。
💡 我们还可以再深入想想:
- 桂花除了闻,还能做什么?(比如桂花糕、桂花茶)如果加一句它的用途,会不会让“喜爱”的理由更充分?
- 你观察过桂花从花苞到掉落的过程吗?秋天的风一吹,桂花雨落下来是什么样子?加个动态场景,说明文也能有画面感哦!
继续保持这份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你的文字会像桂花一样,越品越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