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心情,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有时心酸,有时心喜 (改:欣喜) 。(段评:这段作为开头,用简洁的语言点明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想法很好。但是语言有点普通,不够生动,要是能加入一些具体的例子或者简单的比喻,会更吸引人哦。修改版: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不一样的小情绪,像天上的云朵,有时是酸溜溜的灰,有时又变成甜滋滋的粉。)
“隆隆”一声声闷雷惊得人们加快了回家的步子,我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震得心惊肉跳,一路小跑回家,我在小区楼下的草丛中听见了一声细微的猫叫,我猛的 (改:猛地) 转头望向草丛,用手拨开树叶,一只小猫孤零零的 (改:孤零零地) 趴在地上,我伸手轻轻抱起小猫,飞快的跑回了家。(段评:这段描写了雨天捡小猫的过程,情节很连贯,还用到了“隆隆”“细微的猫叫”这些声音描写,很棒!不过要是能再写一写小猫的样子,比如它的毛色、眼睛,还有你抱它时的感觉,就能让小猫的形象更清楚啦。修改版:“隆隆——”闷雷像谁在天上敲大鼓,吓得行人加快了脚步,我也捂着耳朵一路小跑。路过小区楼下的草丛时,忽然听见一声细细的“喵呜”,像一根小羽毛挠着我的心。我拨开沾着雨水的树叶,呀,一只黄白相间的小猫缩在泥水里,圆溜溜的眼睛怯生生地望着我,小爪子还在微微发抖。我赶紧用外套裹住它冰凉的身子,飞快地往家跑。)
到家门口时我开始紧张了,“我要把它带回去吗?可…可是家人会骂我的…但我不能把它丢在路边…”看着怀里睡着的小猫,我的内心渐渐坚定起来:我要把它带回去!我把小猫放进衣服里,然后以隔着衣服抱着小猫的形式走进了家门。妈妈一脸疑惑的看着我:“你怎么啦?不舒服吗?”“没…有有点,妈妈我回房间了”妈妈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我逃也似的跑回房间根本没给她说话的时间。在房间里我把小猫放在软软的沙发上,自己在忙着给小猫做窝,到饭点了我把猫猫放在窝里出去吃饭了。(段评:这段写了带小猫回家前的心理斗争和进家后的情景,心理描写很真实,老师能感受到你的紧张!不过有些地方可以更细致,比如小猫在衣服里的动作,还有你做窝时的样子,写出来会更有趣哦。另外,“软软的沙发”可以换个更具体的词,比如“我的小沙发”,“忙着给小猫做窝”也可以说说你用了什么材料呀。修改版:到了家门口,我的心砰砰直跳:带它回去吗?妈妈会不会生气?可看着怀里闭着眼睛的小猫,我咬咬牙:不能丢下它!我把小猫塞进外套里,它暖乎乎的小身子贴着我的肚子,还轻轻蹭了蹭。推开门,妈妈皱着眉问:“怎么衣服裹这么紧?不舒服吗?”“没、没有……我回房间啦!”我头也不回地冲进房间,把小猫放在我的小沙发上。它蜷成一团,小尾巴还搭在爪子上。我赶紧找出旧毛巾和纸箱子,铺得软软的给它做窝。饭香飘进来的时候,我摸摸小猫的头:“等我哦!”这才跑出去吃饭。)
在吃饭时,我那喜欢在我房间玩的弟弟又进了我房间,不到一会弟弟的喊声响便房子:“妈妈!姐姐房间有…有猫!”妈妈闻声走进我房间,我也跟在身后心里疯狂大喊:“老弟!你为什么要进我房间啊!”但下一秒我呆在了原地,只见妈妈背对着我,但我能感受到她很开心。忽然妈妈转头看着我:“猫妈妈收下了,以后如果要养小猫小狗的事和妈妈说,这次就不怪你了”说完抱着小猫回房去了。(段评:这段写了弟弟发现小猫和妈妈的反应,情节很有意思!不过妈妈的动作可以再具体一点,比如她怎么抱小猫,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样妈妈的温柔就更明显啦。还有弟弟的喊声,也可以写得更生动,比如“姐姐房间有小猫!毛茸茸的!”。修改版:吃饭时,爱翻我东西的弟弟又溜进了房间。没过几秒,他的大嗓门就炸开了:“妈妈!姐姐房间有小猫!还会动!”妈妈跟着我走进房间,我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可妈妈却弯下腰,轻轻托起小猫,嘴角还扬了起来:“这小家伙真可爱,是你捡回来的?”我点点头,不敢说话。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下次要先跟我说哦,快吃饭吧,我给它弄点牛奶。”说完就抱着小猫去了厨房。)
我的心被巨大的心喜 (改:欣喜) 和兴奋冲撞,让我在原地站了许久,我才明白心喜是这种感受,像是掉进了糖果世界,心里甜甜的。(段评:这段作为结尾,写出了你的开心,还用到了“糖果世界”的比喻,很有童趣!不过可以把开心的感觉写得更具体,比如你当时的动作,或者小猫后来的样子,让结尾更温暖。修改版:我的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连吃饭都忍不住笑出声。原来开心就是这样呀——像怀里揣着一颗跳跳糖,又像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后来小猫成了我家的一员,每次它蹭我的手心时,我都觉得,那天的雷声一点都不可怕了。)
钟瑾萱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喜》,老师被你与小猫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你通过“救猫”“藏猫”“妈妈接纳”的情节,把“喜”的情感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特别是结尾用“掉进糖果世界”的比喻,让这份喜悦甜到了心里,这种“以小见大”的立意特别棒!
不过我们可以让这份“喜”更有冲击力哦!比如你写“内心渐渐坚定起来”时,能不能把“坚定”前的犹豫再细化一点?是小猫湿漉漉的爪子蹭了你的手心?还是它颤抖的身体让你想起了被遗弃的孤独?把这个“特写镜头”放慢,用“心像被小猫的爪子轻轻挠了一下”这样的细节,你的情感会更有张力!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妈妈说“猫妈妈收下了”时,她的眼神、语气里藏着什么?如果加上妈妈摸小猫头时“嘴角的笑意”,这份“喜”会不会更温暖?
- 小猫对“喜”的理解是什么?如果结尾加一句“小猫醒来蹭了蹭我的手心,原来它的‘喜’就是一个温暖的家啊”,你的感悟会不会更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