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枯了,树秃了,大地空旷了,冬来了。(段评:本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冬天到来的景象,排比的句式很有节奏感,很棒!如果能加入一些具体的感官细节,比如草枯的颜色、树秃的样子,画面感会更强哦。修改版:路边的小草黄中带褐,蜷成了细细的小卷儿;梧桐树抖落了最后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桠在风里晃呀晃;连花坛里的月季也收起了花瓣,大地一下子变得空旷起来——冬天,真的来了。)
冬来,风起,雪也快来了吧!(段评:这句话很有期待感,能引出下文对雪的向往!要是能把风的感觉写具体一点,比如风吹在脸上的触感,会更生动哦。修改版:冬天一到,风就变得凉丝丝的,裹着冷空气往衣领里钻。我缩了缩脖子,心里偷偷想:雪,也该快来了吧?)
早晨,我坐在沙发上,看到一则新闻:某个北欧国家下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看着那些外国人清扫房顶上、院子里、街道上厚厚的积雪,我真羡慕。转头看着窗外明晃晃的太阳和万里无云的蓝天,我心里充满了期待……(段评:本段通过新闻里的雪景和窗外的晴天对比,写出了对雪的羡慕,想法很巧妙!如果能加入看到新闻时的小细节,比如眼睛盯着屏幕的样子,会更真实。修改版:早晨我窝在沙发里看新闻,忽然眼睛一亮——屏幕里的北欧国家下了好大的雪!外国人穿着厚外套,笑着扫房顶上的积雪,连院子里的小狗都在雪堆里打滚。我盯着屏幕直出神,转头看看窗外明晃晃的太阳,心里的期待像小芽儿一样冒出来……)
雪啊,你什么时候来?是小雪,还是我最喜欢的鹅毛大雪呢?(段评:这个问题写出了对雪的盼望,很有童真!要是能加一点想象,比如雪落下来的样子,会更有趣哦。修改版:雪啊雪,你什么时候才来呢?是像盐粒儿一样的小雪籽,还是我最爱的、飘起来像羽毛的鹅毛大雪呀?)
下午,窗外传来了呼呼的风声,我一探头,只见寒冷的北风将满地的落叶吹得满地跑 (改:满地的落叶吹得四处跑) ,路上的行人纷纷将脸埋进衣领里。我无比快活地想:快要下雪了!(段评:本段通过风声和行人的样子写风的冷,能感受到你盼雪的心情!如果能加一点自己的小动作,比如扒着窗户看的样子,会更生动。修改版:下午忽然听见窗外呼呼的风声,我赶紧扒着窗户往外看——北风卷着金黄的落叶满街跑,骑自行车的叔叔把围巾裹得紧紧的,连路边的小猫都缩成了一团。我拍着手蹦起来:要下雪啦!要下雪啦!)
我快步走到楼下,脸上洋溢着欣赏和喜悦。一阵风迎面吹来,虽然不算是猛烈,但比往常要冷许多,即使我穿着厚厚的衣服,也冷地把脸 (改:冷得把脸) 往衣服里缩了缩。尽管如此,我的心情仍然好极了,心里有一股捂不住的欢喜。就算是见到陌生人,我也忍不住和他们微笑着点头示意。(段评:本段写出了下楼感受冷风的快乐,情感很真实!如果能加一点风里的小细节,比如风卷着什么味道,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我蹦蹦跳跳跑下楼,脸上笑开了花。一阵风迎面吹过来,带着点枯草的味道,比早上冷多啦!我裹着厚棉袄,还是忍不住把脸往衣领里缩了缩。可我心里像揣着块热乎的糖,甜滋滋的——连路过的奶奶看我笑,都跟着笑起来啦!)
果然,临近傍晚,一片片雪花开始从空中飘落。我陶醉地欣赏着这些还很稀疏的小雪花,它们像精灵一样从天而降。但是一直等到要睡了,我最喜欢的鹅毛大雪依然未来。(段评:本段写出了看到小雪花的陶醉,想法很美好!如果能加一点雪花落在身上的感觉,会更细腻哦。修改版:果然,快到傍晚的时候,天上飘起了小雪花!它们像碎银子一样轻轻落下来,沾在我的袖子上,凉丝丝的,一下子就化了。我仰着头看呀看,可直到睡觉前,我盼的鹅毛大雪还是没来……)
清晨,一道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射到我的床上。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定了定神,忽然想起,昨夜下雪了!我从床上一跃而起,顾不上穿鞋,哗啦一声拉开窗帘。啊!地面上、楼房上、草地上、公路上……都铺满了蓬松、洁白的雪花,我赶紧套上衣服,迫不及待地飞奔下楼……蓬松的积雪在我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雪使一切变得洁白、美丽,我弯下腰,想要抓一把雪……(段评:本段写出了梦醒前的雪景,想象很丰富!如果能加一点踩雪的声音和触感,会更真实哦。修改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照在我脸上,我迷迷糊糊睁开眼——呀!窗外白茫茫一片!我光着脚跳下床,哗啦拉开窗帘:屋顶盖着白被子,草地上铺着白地毯,连自行车的把手都戴了白手套!我套上棉袄就往外冲,脚踩在雪上咯吱咯吱响,刚想抓一把雪团个雪球……)
突然,我一下子惊醒了,定睛一看,手里抓着的是被子!我茫然地环顾四周,墙壁、床、柜子、小桌子……原来这是一场梦啊!(段评:本段写出了梦醒的失落,情感很真实!如果能加一点醒来后的小动作,比如摸被子的样子,会更生动哦。修改版:忽然我一下子醒了,手里抓着的不是雪,是软软的被子!我揉着眼睛看了看:墙上的画、桌上的水杯、我的小熊玩偶……原来刚才是做了个雪梦呀!)
我最喜欢的鹅毛大雪,你什么时候才会来啊?(段评:这句话作为结尾,能感受到你对雪的盼望,情感很真挚!要是能加一点小期待,比如准备好雪具的样子,会更完整哦。修改版:我最爱的鹅毛大雪呀,你到底什么时候来呢?我连堆雪人的胡萝卜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啦!)
侯芯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盼》,老师被你那份对雪的纯真期待深深打动了!你没有平铺直叙,而是用“看新闻羡慕北欧的雪”“风来了就快活下楼感受”“梦中抓雪却空握被子”这几个层层递进的片段,把“盼”的心情写得像冬天的暖阳一样透亮,尤其是结尾的“梦雪”转折,让这份期待更添了几分孩子气的可爱,这是文章最打动人的地方!
我们来试试给文章“拍个慢镜头”吧!你写“脸上洋溢着欣赏和喜悦”时,能不能把这种喜悦“拆”得更细?比如下楼时脚步是轻快的还是蹦跳的?看到落叶被风吹跑时,眼睛是不是亮了一下?用一两个小动作或眼神的细节,就能让“盼”的心情从文字里“活”起来!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如果把“盼雪”和你记忆里最开心的一次玩雪经历结合起来写,会不会让期待更具体?
- 除了看和想,能不能用“听”(比如听踩雪的咯吱声)或“触”(比如摸雪的凉)的想象,让“盼”的感觉更丰富?
- 要是下次真的等到了鹅毛大雪,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把这个“小愿望”提前藏在文中,会不会让结尾的“盼”更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