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是一个百味瓶,酸、甜、苦、辣样样俱全。我们品味了生活中的苦,就要时时刻刻咀嚼生活中的甜。(段评:开头用“百味瓶”比喻生活,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还点明了“要多品味生活中的甜”这个主题,很棒!如果能把“甜”的感觉和具体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生活就像奶奶腌的糖醋蒜,酸里裹着甜,就像装着酸梅汤的玻璃罐,苦后藏着甜——原来生活的甜,藏在一件件小事里,等着我们去嚼出它的香。)
老师的表扬是甜的。上个星期四的语文课上,我回答了一个问题,老师让我坐下后对同学们说:“李芸同学回答的很完整,老师为你感到欣慰,大家要多学习李芸的这种回答方式。”听到老师的表扬,我的心一下子跳得很快。望着老师和蔼的笑容,我的心里甜丝丝的。(段评:你把老师表扬时的心情写得很真实,“心一下子跳得很快”这个细节特别好!要是能加一点回答问题时的小紧张,还有老师表扬后同学们的反应,整个场景会更生动。修改版:老师的表扬是甜的。上个星期四的语文课上,老师问“《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攥着衣角慢慢站起来,声音像蚊子叫似的说完了答案。坐下时我脸还烫着,却听见老师笑着说:“李芸把‘急于求成’和‘尊重规律’都讲清楚了,大家看,她连农夫的心理都想到了呢!”同学们“唰”地看向我,我的心“咚咚”跳得要蹦出来,望着老师弯成月牙的眼睛,嘴角忍不住翘起来——原来被表扬的甜,是藏在老师笑容里的呀。)
能为父母分担生活中的小事是甜的。在妈妈收拾碗筷时,我会帮忙擦桌子;在妈妈晾衣服时,我会帮忙找衣架;在爸爸感到劳累时,我会给爸爸捶背。为爸妈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他们的笑脸,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段评:你列出了帮爸爸妈妈做的三件事,能感受到你对爸妈的爱!要是能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写一写具体的动作和爸妈的反应,会更有感染力。修改版:能为父母分担小事是甜的。上周六妈妈大扫除时,我抢着擦餐桌——我攥着海绵擦,把酱油渍蹭成小泡泡,再用干布擦干。妈妈直起身时,额角的碎发粘在汗湿的脸上,她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说:“我的小帮手擦得比妈妈还亮呢!”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妈妈的笑脸上,我心里的甜,比妈妈买的草莓蛋糕还软。)
同学的关心是甜的。记得有一次我肚子疼,身体不舒服。上完第三节课,我就感觉很难受,只好趴在桌上。同桌小陈发现了,她轻声问我:“李芸,你怎么啦?难受得厉害吗?”我有气无力地点点头。“哧拉!”只听椅子在地上滑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小陈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李芸,喝点水吧,刚给你打的。”我撑着身子坐起来,接过水喝了一口,好像没那么难受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甜甜的暖流。(段评:同桌递水的细节写得很温暖!要是能加一点肚子疼时的具体感受,还有同桌找水时的小动作,会让这个“甜”更真切。修改版:同学的关心是甜的。上周三第三节课刚下课,我的肚子突然像被拧成了麻花,趴在桌上直冒冷汗。同桌小陈的椅子“吱呀”一声响,她用手背碰了碰我的额头:“李芸,你脸都白了!”我有气无力地点点头,她立刻站起身,马尾辫甩得高高的,跑向教室后面的饮水机。不一会儿,她捧着一杯温温的水蹲在我身边:“快喝一口,我放了半杯热水呢!”我抿了一口,温水顺着喉咙滑下去,肚子好像不那么疼了——原来同学的关心,是带着温度的甜呀。)
生活中有苦,但更多是化不开的甜。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呢,或许有很多挫折,但结局一定是甜的。这个甜并不是说吃了一颗糖,就很甜,这个甜就藏在心里,你觉得它很甜,它就很甜。甜有时藏在老师的表扬里;有时藏在父母的笑容里;有时藏在同学的关心里。只要用心去品,一定会尝到生活的甘甜!(段评:结尾总结了三种“甜”,还呼应了开头,很棒!要是能把“甜”和自己的成长联系起来,会让主题更深刻。修改版:生活的甜,不是糖果的甜,是老师表扬时眼里的光,是妈妈揉我头发时的温度,是同桌递来温水时的掌心暖。原来这些甜,藏在每一次认真回答里,藏在每一次擦桌子的动作里,藏在每一次被关心的瞬间里——只要我们用心去摸、去看、去感受,就能嚼出生活里化不开的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