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放学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望着窗外瓢泼的雨幕,心里犯了愁——我没带伞。(段评:这段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时间、天气和“我”没带伞的困境,为下文的故事做了铺垫,很棒!如果能加入一些具体的感官描写,比如寒风怎么吹、雨打在窗户上的声音,会让画面更生动哦。修改版:那是个寒风刺骨的冬日,放学时天空突然像被戳破的水缸,瓢泼大雨哗啦啦砸下来。我盯着窗外密不透风的雨幕,手指抠着书包带——早上急着出门,忘带伞了!)
同学们陆续被家长接走,教室里渐渐空了下来。我趴在桌上,听着雨声越来越大,鼻尖不由得一酸。就在这时,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别难过,我送你回家吧!”是我的同桌林晓。她手里举着一把小小的碎花伞,笑容像冬日的阳光一样温暖。(段评:这段通过环境变化和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孤单,同桌的出现也很及时,“笑容像冬日的阳光”这个比喻用得很贴切!要是能多写写同桌的动作细节,比如她怎么拿伞、说话时的语气,会更有感染力。修改版:同学们陆续被裹着厚外套的家长接走,教室里的椅子一张张空了,只剩我趴在桌上。雨声“噼里啪啦”敲着玻璃,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忽然,一只暖乎乎的小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带着点甜甜的声音:“别难过呀,我送你回家!”是同桌林晓!她举着一把印着小雏菊的伞,眼睛弯成月牙,笑容比窗台上的太阳花还暖。)
我们并肩走进雨里,小小的雨伞根本遮不住两个人。林晓悄悄把伞往我这边倾斜,自己的半边肩膀很快被雨水打湿,头发也沾上了水珠。我连忙说:“伞往你那边挪挪吧,不然你会感冒的!”她却摇摇头:“没事,我身体棒着呢!”(段评:这段写出了同桌让伞的细节,很感人!可以多加入一些“我”的动作和心理,比如“我”看到她肩膀湿了时的反应,让情感更真实。修改版:我们挤着走进雨里,小小的伞根本遮不住两个人。林晓悄悄把伞往我这边歪,伞柄都顶到她胳膊了。没一会儿,她右边的肩膀就湿了一大片,头发尖还挂着水珠。我赶紧推她的胳膊:“伞过去点!你肩膀都湿了!”她却把我的手推开,摇摇头:“没事,我天天跑步,身体结实着呢!”)
一路上,我们踩着积水往前走,聊着学校里的趣事,雨水仿佛也变得温柔起来。到我家门口时,林晓的半边衣服已经湿透了。我想让她进屋换件衣服,她却摆摆手说:“不用啦,我家就在附近。”说完,她转身冲进雨里,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拐角。(段评:这段写出了路上的温暖氛围,“雨水仿佛也变得温柔”这个感觉很棒!要是能具体写写踩积水的样子,比如水花溅起来的情景,会更有童趣。修改版:我们踩着水洼往前走,“啪嗒啪嗒”的脚步声混着笑声。林晓给我讲她养的小仓鼠越狱的事,我笑得直不起腰。雨丝飘在脸上,竟觉得凉丝丝的,一点都不讨厌了。到我家门口时,她的外套右边全湿透了,贴在身上。我拉着她的袖子:“进来换件衣服吧!”她却摆摆手,转身就往雨里跑:“不用啦,我家拐个弯就到!”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巷口。)
那天的雨很冷,但林晓的举动像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这份温暖,一直留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善意不分大小,只要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就能抵御所有寒冷(段评:这段结尾点明了主题,把同桌的帮助比作“暖流”很贴切!要是能把“善意不分大小”的道理,用更具体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现在看到伞就想起同桌,会更自然。修改版:那天的雨好冷,可林晓的伞像个小太阳,把我的心烘得暖暖的。后来每次下雨,我看到小雏菊图案的伞,就会想起她湿着肩膀的样子。原来一点点关心,就能让冬天的雨都变得温柔呀!)
李宇浩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暖》,老师被你笔下那份真挚的同学情谊深深打动了!你没有停留在“送伞”这件事的表面,而是用林晓倾斜雨伞的细节,引出“善意不分大小,互相关心就能抵御寒冷”的感悟,这个思考让文章有了温暖的灵魂!
我们可以试着给这个“温暖瞬间”加个“特写镜头”:比如林晓把伞往你这边斜时,你看到她肩膀的衣服从干到湿的变化过程吗?她的手是不是因为撑伞太久而冻得发红?把这些细节写出来,这份温暖会更具体、更打动人。
还可以给文章加个“小尾巴”:后来你有没有用同样的方式温暖过别人?比如下次遇到同学忘带文具时,你主动分享?如果能在结尾加一句这样的呼应,“暖”的意义就从“被帮助”延伸到了“传递爱”,会更有深度哦!
💡 我们再深入想想:
- 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善意”曾让你感到温暖?它们和林晓的伞有什么共同点?
- 如果你是林晓,当时把伞倾斜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试着站在她的角度写一句心理活动?
- 除了“送伞”,你觉得还有哪些方式能给别人带来“暖”?
期待你下次用更细腻的笔触,写出更有温度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