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月光如银纱般铺满了房间,我满心欢喜地躺到柔软的床上,准备进入甜美的梦乡。突然,耳边突然响起“嗡嗡嗡”的声音,好似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捣乱。我缓缓睁开眼睛,只见一只蚊子像个不知死活的小贼,在我的耳边肆无忌惮地飞来飞去。我愤怒地扬起手,刚想狠狠回击它,这狡猾的家伙却“嗖”地一下飞走了。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把它当回事,再次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段评:这段开头通过月光的美景和突然出现的蚊子声形成对比,生动引出了捉蚊事件,情感变化自然,但在细节描写上可以更具体,比如蚊子出现时的动作和“我”的心理感受可以写得更细致,让场景更真实。修改版:夜幕降临,银纱般的月光铺满房间,我裹着柔软的被子躺上床,刚要进入梦乡,耳边突然传来“嗡嗡嗡”的声音——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围着耳朵转圈!我迷迷糊糊睁开眼,一只蚊子正像个小贼似的,在我耳边“嗡嗡”地飞来飞去,翅膀扇动的声音挠得我耳朵痒痒的。我生气地扬起手想拍它,可这狡猾的家伙“嗖”地一下就钻进了黑暗里。我无奈地翻了个身,心想“一只蚊子而已”,又闭上眼睛试着入睡。)
然而,刚享受了片刻的宁静,那讨厌的“嗡嗡”声又像幽灵一样在耳边响起。我“嚯”地一下打开灯,像一只敏捷的猎豹从床上蹦了起来,迅速跑下床,眼睛搜索着蚊子的踪迹,死死地盯着那只蚊子,仿佛要把它看穿。我猛地伸出手,只听“叭”的一声,手掌重重地拍在墙上,可这可恶的蚊子却像个灵活的杂技演员,轻松躲过了我的攻击。此时,窗外的月光变得更加清冷,时间已经很晚了,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关上灯,带着满心的疲惫和不甘,再次躺下试图入睡。(段评:这段通过“开灯捉蚊”的动作描写,展现了“我”的急躁,但对蚊子的躲避动作和“我”的心理描写可以更生动,比如蚊子飞动的轨迹和“我”拍空后的失落感能让情节更有趣。修改版:可安静没持续多久,那“嗡嗡”声又像幽灵一样飘来了!我“嚯”地掀开被子坐起来,“啪”地打开台灯——灯光下,一只蚊子正停在墙上晃悠!我像敏捷的小猎豹一样跳下床,眼睛死死盯着它,慢慢把手举起来,猛地拍过去:“叭!”手掌重重撞在墙上,可蚊子早“嗖”地飞到了窗帘上,还“嗡嗡”地叫着,像在嘲笑我。窗外的月光更冷了,我看了看钟,都快半夜了,只好叹口气关了灯,带着满肚子不甘又躺回床上。)
不知过了多久,那恼人的“嗡嗡”声又像恶魔的召唤一般响起。我气得火冒三丈,愤怒地拍开电灯开关,像离弦的箭一样迅速下了床,一把抄起床头的电蚊拍,紧紧握着电蚊拍的把手,像一位英勇的战士站在床上,对着天空用力挥舞。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声响,仿佛奏响了一首胜利的乐章,随着这悦耳的“音乐”,蚊子终于被消灭了。这次捉蚊风波也算是终于平息了,我长舒一口气,心想: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段评:这段写出了捉蚊成功的过程,电蚊拍的使用和蚊子被消灭的细节很有趣,但“我”的动作和胜利后的心情可以写得更具体,让结尾更有画面感。修改版:不知过了多久,那恼人的“嗡嗡”声又响了起来!我气得掀开被子,一把抓起床头的电蚊拍,“啪”地打开开关——拍面亮起蓝紫色的光。我站在床上,像拿宝剑的小战士一样挥舞着电蚊拍,眼睛盯着空中的蚊子:“看你往哪跑!”蚊子飞过来时,我猛地一挥拍,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蚊子瞬间就没了动静。我举着电蚊拍一看,上面沾着小小的黑点——终于搞定啦!我长舒一口气,关了灯躺回床上,月光好像又变得温柔了,这下终于能睡个安稳觉啦!)
梁晶滢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捉蚊风波》,老师立刻被你细腻的心理变化描写吸引住了——从最初的“没当回事”到“疲惫不甘”,再到“火冒三丈”,把捉蚊时的烦躁与执着写得特别真实!尤其是“蚊子像不知死活的小贼”“像灵活的杂技演员”这些比喻,既生动又充满童趣,让这场深夜“战争”活了起来。
我们可以再给文章加个“特写镜头”哦!比如第二段你写“眼睛搜索着蚊子的踪迹”,能不能放慢节奏:月光下蚊子的影子是怎样晃的?你屏住呼吸时胸口的感觉?手掌拍空后墙上留下的红印?把这些细节补进去,读者仿佛能跟着你一起盯蚊子啦。另外,结尾除了“终于睡安稳觉”,要不要加一句小感悟?比如“原来对付小麻烦,光靠蛮力不行,得像战士一样沉住气”,这样文章的小道理就更鲜明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如果你当时用了花露水/蚊帐,故事会有什么不同?
- 蚊子的“嗡嗡”声,在安静的夜里和白天听起来感觉一样吗?
- 这场捉蚊风波,有没有让你想到“耐心”或者“智慧”比“愤怒”更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