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深人静,我沉浸在《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幻想着那片神秘的广寒宫。忽然有股强大的力量把我给拉扯到了一个非常仙境 (改:非常美丽的仙境) 的地方。旁边还站着一个漂亮的女子,我疑惑的问 (改:疑惑地问) :“你是嫦娥姐姐吗?”嫦娥笑着说:“小玥,你是生病了吗,连我都不认识了?”(段评:本段作为故事的开头,通过深夜读故事的场景自然引出梦境,想象力丰富,情节很吸引人。不过可以增加一些环境描写,比如月光透过窗户的样子,这样能让场景更有画面感;另外,嫦娥的外貌也可以简单描写一下,比如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让人物形象更清晰。修改版:一天晚上,月亮像个银盘子挂在天上,月光悄悄钻进我的窗户,洒在翻开的《嫦娥奔月》绘本上。我正盯着画里飘着祥云的广寒宫发呆,忽然一股暖暖的风裹住我,身体轻轻飘了起来!等我站稳,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开满桂花的草地上,旁边站着位穿白色纱裙的姐姐,头发上还别着金黄的桂花。我揉了揉眼睛,小声问:“你是嫦娥姐姐吗?”姐姐笑着眨眨眼:“小玥,怎么连我都认不出啦?”)
“嫦嫦姐姐 (改:嫦娥姐姐) ,你能带我去看看广寒宫吗?”她爽快地答应了。哇!这里比我的世界还美丽,你看这地板不就是玉做成的吗?这墙壁一看就是水晶做的吧。”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段评:本段描写了广寒宫的美丽,用了反问句表达惊讶,很有童趣。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细节,比如看到玉地板和水晶墙时的动作,或者闻到的气味,让场景更真实。另外,“嫦嫦姐姐”的称呼可以和嫦娥的回应对应起来,让对话更自然。修改版:“嫦娥姐姐,能带我去看看广寒宫吗?”我拉着她的袖子晃了晃。姐姐笑着点头:“跟我来吧!”刚走进宫门,我就忍不住“哇”地叫出声——脚下的地板像透明的玉,踩上去冰冰凉凉的,还能看到下面流动的银色光带;墙壁是淡紫色的水晶,折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连空气里都飘着甜甜的桂花香。我踮起脚尖摸了摸墙壁,小声说:“这真的是水晶做的吗?也太漂亮了吧!”)
后来,我的肚子咕咕地响着,嫦娥一下就看出我肯定是饿了,她施法变出了两杯水,还变出了一盘月饼。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哇,这月饼还是豆沙味的呢!真好吃。嫦娥姐姐说:“你喜欢吃啊,那你多吃点,但是你可别噎着了。”我轻轻地点了点头。(段评:本段通过肚子叫的细节引出嫦娥变食物的情节,很符合小朋友的生活体验。不过可以增加吃月饼时的具体感受,比如月饼的样子、咬下去的口感,让描写更生动。另外,嫦娥的动作也可以加一点,比如递月饼的样子,让人物更亲切。修改版:逛着逛着,我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嫦娥姐姐笑着拍拍我的头:“是不是饿啦?”她轻轻一挥袖子,石桌上就出现了两杯冒着热气的桂花茶,还有一盘圆滚滚的月饼——月饼皮金黄金黄的,上面印着小小的兔子图案。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甜甜的豆沙馅流进嘴里,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是豆沙味的!”我眼睛发亮地说。嫦娥姐姐递来一杯茶:“喜欢就多吃点,慢慢吃别噎着哦。”我捧着茶杯点点头,暖乎乎的茶顺着喉咙滑下去,舒服极了。)
“小玥,时间也不早了,我该走了。”还没等我说完她就走了,哎!希望下一次我们还能见面。(段评:本段写出了分别时的不舍,情感很真实。不过可以增加一点分别时的细节,比如嫦娥的动作或者说的话,让离别更自然。另外,“时间也不早了”可以和梦境的结尾呼应,让情节更连贯。修改版:不知过了多久,嫦娥姐姐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小玥,月亮要躲起来啦,你该回家了。”我连忙拉住她的手:“姐姐,我还能再来吗?”姐姐从头发上摘下一朵桂花,放在我手心:“等桂花再开的时候,我们还会见面的。”话音刚落,我感觉身体又飘了起来,眼前的一切慢慢模糊了……)
是谁在叫我,我慢慢地睁开眼睛,看到我正躺在床上,而刚才是妈妈叫我起床吃早餐的。我现在才意识到,这原来是场梦啊!(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明这是一场梦,和开头呼应得很好。不过可以增加醒来时的细节,比如摸到的东西、闻到的气味,让从梦境到现实的过渡更自然。另外,手里的桂花可以和前面的情节呼应,让结尾更有回味。修改版:“小玥,起床吃早饭啦!”妈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熟悉的小床上,阳光透过窗帘洒在被子上。我忽然想起什么,连忙摊开手心——里面真的有一朵干枯的小桂花,还带着淡淡的香味。原来刚才的广寒宫之旅,是一场甜甜的桂花梦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