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有许多漂亮的老师,比如说说话像火箭一样快的英语老师,和走路有一种自带风的潇洒感的数学老师。(段评:本段用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其他老师的特点,比如“说话像火箭一样快”“走路自带风”,很有画面感,能快速引出下文最喜欢的老师!不过可以把比喻和老师的学科结合得更紧密些,比如英语老师说话快可以加个小场景,让特点更具体。修改版:我们学校有好多有特点的老师:英语老师说话像装了小马达,讲单词时“突突突”一串就蹦出来,我们总追着她的语速记笔记;数学老师走路自带风,教案夹“啪嗒啪嗒”敲着节奏,像个潇洒的小指挥家。)
但我最喜欢的一个老师就是我们的张老师,张老师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披在肩的两旁,看起来显得十分精致,而且别看张老师外面 (改:外表) 很凶,但她的心像装着温度计一样,别看张老师每天的性格都是比较严肃,不太爱笑的样子,石彻 (改:实则) 心里是个老顽童。(段评:本段点出最喜欢的张老师,还写出了她“外冷内热”的反差感,用“温度计”“老顽童”的比喻很有趣!不过句子有点长,比如“但她的心像装着温度计一样”可以加个小细节说明她怎么关心人,“石彻心里是个老顽童”的“石彻”是笔误哦,修改后会更通顺。修改版: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张老师!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软软地披在肩上,发梢带着点自然卷,像小波浪一样好看。别看张老师平时板着脸,不太爱笑,其实她的心像装着小太阳——上次我感冒咳嗽,她悄悄塞给我一颗润喉糖,比妈妈还细心!她呀,外表严肃,心里藏着个老顽童呢。)
每次我们下去活动的时候,张老师就会和我们一起玩玩游戏说说话笑的根个 (改:像个) 开心果一样,我们班玩猜动画片的名字,到张老时 (改:老师时) 她大声响亮的回答这个是《海绵宝宝》,声音响亮得传遍了整个学校,答完还朝我们做了个搞怪的动作,逗得全班哄堂大笑。(段评:本段写张老师和大家玩游戏的场景,“声音传遍整个学校”“搞怪动作”很有童趣!不过“笑的根个开心果一样”的“根”是错别字,“到张老时”少了“师”字,而且可以加个大家的反应细节,比如有人捂肚子笑,让场面更热闹。修改版:每次下去活动,张老师就会和我们打成一片,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上次玩“猜动画片”游戏,轮到张老师时,她突然站起来,攥着拳头大喊:“这是《海绵宝宝》!”声音亮得连隔壁班的同学都探出头看。喊完她还歪着脑袋吐了吐舌头,我们班同学有的笑弯了腰,有的拍着手喊“张老师厉害!”,整个操场都飘着我们的笑声。)
可别被别老师 (改:张老师) 玩闹时的样子骗了,她严肃起来可是半点不含糊,有一次,我们班的小明同学给小丽同学取了一个不好听的外号,张老师知道后,脸一瞬间沉了下来,眉头紧皱成一个“川”字,生气地把小明叫到讲台上严肃的对 (改:严肃地对) 小明说,这是一个不尊重人的行为,你犯了一次就会犯无数次,你必须要向小丽道歉……(段评:本段写出了张老师严肃的一面,“眉头皱成川字”的细节很生动!不过“可别被别老师玩闹时的样子骗了”多了一个“别”字,“严肃的对小明说”的“的”应该是“地”,还可以加个小明的反应,比如他低着头抠衣角,让场景更真实。修改版:可别被张老师玩闹的样子骗啦,她严肃起来半点不含糊!上次小明给小丽取难听的外号,张老师知道后,脸“唰”地沉了下来,眉头皱成一个“川”字。她把小明叫到讲台前,声音像裹了冰碴子:“给同学取外号是不尊重人的行为,你想想如果别人这么说你,你会开心吗?”小明低着头抠衣角,脸涨得通红,小声说“我错了”。)
你们喜欢这个温柔又漂亮的张老师吗?(段评:本段用问句结尾,能引起读者共鸣,很适合做结尾!不过可以把张老师的特点再呼应一下,比如“温柔又有趣”,让结尾更贴合全文写的“外冷内热”的张老师。修改版:你们见过这样“分裂”的老师吗?玩游戏时是笑哈哈的开心果,讲道理时是严肃的小老师——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张老师,一个把温柔藏在严肃里的“老顽童”,你们喜欢她吗?)
钟雅妃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漫画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张老师多面形象的生动刻画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老师严肃的一面,而你却发现张老师既有着精致的外表,又有着像老顽童一样活泼的内心,还能在学生犯错时严肃教导,这让张老师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了!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哦。在对张老师的描绘上,可以更加全面细致。比如在描写外貌时,除了写头发,还可以写写她的眼睛、笑容等,让老师的形象更加鲜活。在情节塑造上,玩游戏和批评小明这两个情节很能体现老师的特点,但可以把过程再写得丰富些。比如玩游戏时,大家的表情、动作,当时的氛围是怎样的;批评小明时,小明的反应,老师具体的语气、动作等,都可以详细描写,这样能让读者更有画面感。
从结构上来说,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再自然一些。比如从写老师玩闹到写老师严肃,中间可以加一句过渡的话,像“别看张老师玩起来这么开心,一旦遇到原则性问题,她可是相当严肃的”,这样读起来就会更顺畅啦。
在语言方面,还可以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字更生动。比如“张老师的声音响亮得像洪钟一样,传遍了整个学校”。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张老师还有哪些行为习惯或者个人喜好能让她的形象更加丰满呢?
- 在描述张老师的不同特点时,怎样用更巧妙的方式把它们衔接起来,让文章结构更紧密?
- 除了现有的事例,还有没有其他特别的事例能突出张老师温柔又严格的特点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