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早上,我在床上看着《西游记》,因为我最喜欢看的书就是《西游记》了。这本书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也可 (改:可) 一点也没嫌多。可突然房间起了大雾。什么都看不见(段评:开头通过看书的日常场景引入奇幻事件,过渡自然,能快速吸引读者注意力。但细节描写可以更生动,比如看书时的状态、起雾时的感受,能让场景更真实。另外,"也可一点也没嫌多"这句话有语病,要调整通顺哦。修改版:星期天早上,我正趴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西游记》,这可是我看了十几遍的宝贝书,每次翻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章节,我都忍不住跟着拍手叫好。突然,房间里飘起了白茫茫的大雾,像被一层厚厚的棉花糖裹住,连床头柜上的台灯都变得模模糊糊,最后什么都看不见了。)
雾慢慢散去,我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准确来说是一只猴子。它身斗篷 (改:它身披斗篷) 、手持金箍棒的猴子。说明白了 (改:说白了) 就是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它挠挠头,问道:“你是哪位?”“我还赶着去把火焰山上大火灭了呢!”我对孙悟空说直接去 (改:我对孙悟空说:“直接去) 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灭火不就得了。 (改:借芭蕉扇灭火不就得了。”) 它说:“那走吧!对了,万一它不借的话不就完了吗?”“放心,我有好办法。”我举起西游记在它眼前晃了晃,悄悄把计划告诉了它,它点点头说“变”我们 (改:它点点头说:“变”,我们) 变成了小虫子飞进她嘴里一直到肚子里,(段评:你能把孙悟空的形象和借扇的计划写出来,想象力很丰富!不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可以更有画面感,比如孙悟空说话时的神态、变虫子的过程,能让故事更有趣。另外,"它身斗篷"这句话缺少动词,要补完整哦。修改版:雾慢慢散去,我揉了揉眼睛,发现身边蹲着一只毛乎乎的猴子——它穿着金灿灿的锁子甲,手里挥舞着一根闪着金光的金箍棒,正是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它挠了挠毛茸茸的脑袋,眨着火眼金睛问:"你是哪个小娃娃?俺还赶着去灭火焰山的火呢!"我连忙晃了晃手里的《西游记》:"大圣别急,我有办法借到芭蕉扇!"孙悟空挑了挑眉:"哦?说来听听!"我凑到它耳边,把书里的妙计悄悄告诉它。孙悟空听完咧嘴一笑,喊了声"变!",我们立刻变成了两只小蜜蜂,嗡嗡地飞进了铁扇公主的洞府。)
孙悟空就在她肚子里耍起了金箍棒,铁扇公主肚子疼得厉害;同意 (改:铁扇公主肚子疼得厉害,同意) 交出芭蕉扇。熟读《西游记》的我说:“铁扇公主很狡猾的铁扇公主会 (改:铁扇公主很狡猾,她会) 把假的扇子给我们,不要被她骗了。”孙悟空说到 (改:说:“) “快把真的芭蕉扇交出来。”她害怕了,交出真的芭蕉扇。(段评:本段写出了借扇的关键情节,能结合《西游记》的内容提醒孙悟空,这点很棒!不过铁扇公主的反应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她疼得打滚的样子,还有交出扇子时的神态,能让故事更生动。另外,"铁扇公主很狡猾的铁扇公主会把假的扇子给我们"这句话重复了,要调整一下哦。修改版:我们飞进铁扇公主的茶杯里,被她一口咽进了肚子。孙悟空立刻在她肚子里耍起了金箍棒,铁扇公主疼得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眼泪都流出来了:"大圣饶命!我把芭蕉扇给你们!"我赶紧拉了拉孙悟空的衣角:"大圣小心,她会给假扇子!"孙悟空立刻瞪圆了眼睛:"快把真扇子交出来,不然俺再耍会儿金箍棒!"铁扇公主吓得脸都白了,连忙从袖子里掏出真的芭蕉扇递给我们。)
结束后孙悟空就对我说:“我得去取经了,再见。”它刚说完就不见了,我才醒来,原来是一场梦啊。(段评:结尾点明是一场梦,呼应了开头,结构很完整。不过可以增加一点梦醒后的小细节,比如摸了摸身边的书,或者看着窗外的阳光,能让情感更真实。修改版:孙悟空拿着芭蕉扇冲我眨了眨眼:"小娃娃,谢啦!俺去灭火焰山的火了!"说完,它脚下腾起一朵筋斗云,一下子就不见了。我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还趴在床上,手里紧紧攥着那本《西游记》——原来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神奇的梦呀!)
陈远航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孙悟空过一天》,老师要为你的独特创意点个赞!很多同学写和孙悟空过一天,可能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常见情节,而你却想到和他一起去解决火焰山的大火,这个想法很新颖!并且你还熟读《西游记》,运用书中的知识帮助孙悟空拿到真的芭蕉扇,看得出你对经典的熟悉和巧妙运用。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和孙悟空一起解决了火焰山的难题,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这次经历除了好玩有趣,有没有让你收获一些道理或者启示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次经历带给你的感悟再阐述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孙悟空就在她肚子里耍起了金箍棒,铁扇公主肚子疼得厉害;同意交出芭蕉扇”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情节。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铁扇公主的表情是怎样的?她发出了怎样的惨叫?孙悟空在肚子里耍金箍棒时,有没有说些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情节详细地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提升。
从写完孙悟空和你拿到芭蕉扇灭火,到结尾孙悟空离开,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解决了火焰山的大火,我和孙悟空都松了一口气,可他取经的路还长,很快他便要启程了”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在这次经历中给了你很多帮助,那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希望拥有孙悟空的哪种能力来解决问题呢?
- 你和孙悟空相处的这一天,他的性格特点有没有给你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这种性格如果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 这次和孙悟空过一天的经历,假如再有一次机会,你还想和他一起去做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