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四年一见,铅笔说:“我们去外面看看吧,反正小主人睡了。”“好呀好呀!”橡皮尺子同声说。(段评:这段引入故事的方式很有趣,但缺少地点要素,导致事件发生的环境不清晰。请补充一下故事发生的地点,比如在小主人的房间里。修改版:二月二十九日,在小主人的房间里,这一天四年一见,铅笔说:“我们去外面看看吧,反正小主人睡了。”“好呀好呀!”橡皮尺子同声说。)
他们开始了,第一站,森林——那是小主人的盆栽,铅笔说:“我上树看看等会儿去哪。”,忽然,铅笔一不小心掉了下来,橡皮稳稳的 (改:地) 接住了它,“谢谢你!”铅笔感激的 (改:感激地) 说。“不客气,”橡皮说,“我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就要互相帮助呀!”(段评:此段描述了它们在森林的经历,但标点使用有误,“铅笔说:“我上树看看等会儿去哪。”,”这里多了个逗号。另外,对铅笔掉下来和橡皮接住它的过程描写可以更细致,比如加上一些动作和神态的细节。修改版:他们开始了,第一站,森林——那是小主人的盆栽。铅笔兴奋地说:“我上树看看等会儿去哪。”忽然,铅笔一不小心脚下一滑,身体直直地掉了下来。橡皮眼睛瞪得大大的,迅速伸出双手稳稳地接住了它。“谢谢你!”铅笔感激地说。“不客气,”橡皮说,“我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就要互相帮助呀!”)
他们走着走着,遇见了一条小河,“这怎么有条小河?这怎过去吗 (改:这怎么过去呢) ?”它们左思右想,“我有办法了!”尺子说。它在草稿纸图上 (改:涂上) ,就变成了一座“桥”大家一起开心的说 (改:开心地说) ,“太好了,我们有‘桥’了!”大家小心的,慢慢的过了桥。(段评:这段存在语句不通顺的问题,“这怎过去吗?”应改为“这怎么过去呢?”。而且在描述尺子搭桥的过程可以更详细,比如尺子是怎么在草稿纸上画的,画的时候有什么动作和表情。修改版:他们走着走着,遇见了一条小河。“这怎么有条小河?这怎么过去呢?”它们左思右想。“我有办法了!”尺子自信地说着,然后趴在草稿纸上,挥动着自己的身体,不一会儿就画出了一座“桥”。大家一起开心地说:“太好了,我们有‘桥’了!”大家小心翼翼、慢慢地过了桥。)
它们左走右走,走着走着,尺子说:“看天快亮了!”“怎么办,小主人要起来了!”“对呀,它没带我们,就完了!”铅笔忽然到脚下 (改:忽然看到脚下) “我有办法了!它激动的说 (改:它激动地说:) “我做了记号,我们可以和记号走回去。”(段评:该段存在语句混乱和错别字问题,“铅笔忽然到脚下”应改为“铅笔忽然低下头”,“它激动的说”应改为“它激动地说”。并且在描述铅笔想出办法的过程可以增加一些心理描写,让情节更丰富。修改版:它们左走右走,走着走着,尺子说:“看,天快亮了!”“怎么办,小主人要起来了!”“对呀,他没带我们,就完了!”铅笔忽然低下头,眼睛一亮,心里想着:有了!它激动地说:“我有办法了!我做了记号,我们可以顺着记号走回去。”)
大家回到了铅笔盒,从此以后,它们变得更团结了,它们还在盼着下一次旅行呢。(段评:这段作为结尾比较简洁,但可以增加一些对它们团结的具体描述,以及对下一次旅行的期待心情的描写,让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大家气喘吁吁地回到了铅笔盒,它们紧紧地靠在一起,从此以后,它们变得更团结了。它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下一次旅行可能会遇到的有趣事情,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还在盼着下一次旅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