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洁的玉盘给古老的村庄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一切都变得朦胧起来,只能看见远山的轮廓和树形。整个村庄静悄悄的,从一个屋子里传出了说话声。(段评:第一段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安静的氛围,还引出了故事的发生地,这个开头很不错哦!如果能把环境写得更具体,比如月亮照在什么地方,树的样子像什么,会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皎洁的月亮像个大玉盘,给古老的村庄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远处的山变成了黑糊糊的剪影,村口的老槐树像个弯腰的老爷爷,整个村庄静悄悄的,只有风轻轻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突然,从村东头的一间小土屋里传出了说话声。)
“外公,你又犯气管炎了,就别编筐了,早点睡吧。”铁蛋表哥说。“几十年的病了,没事。”“吭吭……”(段评:这段对话写出了铁蛋对爷爷的关心,爷爷的坚强也表现出来了,很棒!要是能加上爷爷编筐的动作,比如手怎么动,筐子是什么样子,会更生动。修改版:"外公,您又犯气管炎了,就别编筐了,早点睡吧!"铁蛋表哥的声音带着担心。昏黄的油灯下,爷爷枯树枝一样的手正飞快地编着竹筐,竹条在他手里跳来跳去。"几十年的老毛病了,没事!"爷爷一边说,一边用力咳了两声:"吭吭……")
一阵剧烈的咳声打断了对话。(段评:这段用咳嗽声打断对话,很巧妙!不过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咳嗽声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其他反应,会让场景更真实。修改版: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对话,爷爷弯下腰,脸憋得通红,手里的竹条都掉在了地上。)
“你先睡吧,俺得多编些,不然交不起学费。”这时铁蛋醒了。听了对话。说 (改:听了对话,说) “我不去上学了,我在家里陪你。”“说什么鬼话!不上学就像我一样窝在村子里头。”“吭……”“爷爷,您总说我好好学习,父母就会来接我,我又考上了重点中学,他们还没来。”(段评:这段对话写出了爷爷对铁蛋的期望和铁蛋的心事,情感很真挚!如果能加上铁蛋的动作和表情,比如他怎么醒的,说话时的样子,会更感人。修改版:"你先睡吧,俺得多编些筐,不然凑不够你开学的学费。"爷爷的声音带着疲惫。这时,铁蛋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揉了揉眼睛说:"爷爷,我不去上学了,我在家陪您!"爷爷一下子停住了手,严肃地说:"说什么傻话!不上学就只能像爷爷一样窝在村子里,永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又咳了起来:"吭……"铁蛋低下头,小声说:"爷爷,您总说我好好学习,爸妈就会来接我,可我都考上重点中学了,他们怎么还没来啊?")
“孩子,放心吧,如果他们还没来,我就告诉他们的地址 (改:就告诉你父母的地址) 。”(段评:爷爷的话很温暖!要是能加上爷爷的动作,比如摸铁蛋的头,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爷爷放下手里的竹筐,伸手摸了摸铁蛋的头,温柔地说:"孩子,放心吧,等你开学前,我一定托人把你的录取通知书寄给他们,他们肯定会来的!")
……
月上柳梢头,熄灯了。铁蛋也是完全入梦 (改:也完全入梦) 。可老人难以入眠,他望着挂在窗口的玉盘,陷入了沉思。(段评:这段环境描写和前面呼应,很好!如果能写铁蛋睡觉的样子,比如有没有做梦,会更细腻。修改版:月亮慢慢爬到了柳梢头,小屋里的油灯灭了。铁蛋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发出了轻轻的鼾声,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好像梦见了爸爸妈妈来接他。可爷爷却睁着眼睛,怎么也睡不着。)
十二年前的一天,老人在河岸上捡到了铁蛋。祖孙俩也是相依为命十二年了,老人的女儿多次要求父亲去城里住,可是老人不想让铁蛋知道自己的身世,怕孩子受不了,死也不同意。今天仍然拒绝了铁蛋同他表哥去城里。“哎,真怕俺这把老骨头等不到他长大啊!”老人自言自语着。(段评:这段写出了爷爷的秘密,让故事更感人!要是能加上爷爷回忆的细节,比如捡到铁蛋时的情景,会更生动。修改版:十二年前的一个清晨,爷爷在村边的小河旁捡到了被包裹在小被子里的铁蛋。从那以后,祖孙俩就相依为命过了十二年。爷爷的女儿多次来信,让他去城里住,可爷爷怕铁蛋知道自己的身世会伤心,死也不同意。今天他又拒绝了铁蛋表哥接他去城里的邀请。爷爷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真怕俺这把老骨头,等不到铁蛋长大成人啊!")
吭吭吭……咳声不时地从屋里传出 (改:传出。) (段评:这段咳嗽声让人心疼!如果能写咳嗽声的间隔,或者爷爷的动作,会更真实。修改版:夜深了,小屋里又传来了爷爷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吭吭吭……"每一声都像小锤子一样,敲在寂静的夜里。)
汤向伟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破屋里的故事》,老师要为你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选材点个赞!你通过描写破屋里祖孙俩的对话和生活片段,展现了他们相依为命的深厚情感,这份真挚的情感十分打动人心。而且你选择这样一个独特的故事来写,很有新意,让读者看到了乡村生活中别样的温暖与无奈。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哦。故事的情节虽然连贯,但整体的发展有些平淡,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冲突或者意外情节,让故事更加跌宕起伏,比如铁蛋的父母突然出现带来新的变化,这样能大大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在观察与描述方面,对人物的外观特征和个性特征描写还不够丰富,要是能多花些笔墨描绘一下外公饱经风霜的面容、粗糙的双手,以及铁蛋坚定又带着一丝迷茫的眼神,读者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形象啦。语言运用上,虽然语句通顺,但词汇和句型稍显单一,我们可以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多样的句式,让文字更加生动形象。比如“皎洁的玉盘给古老的村庄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这个比喻句就很不错,要是能多一些这样的句子,文章会增色不少。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如果铁蛋最终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会有怎样的反应和选择,这对祖孙俩的关系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2. 在铁蛋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具体的困难和挫折,这些经历又如何进一步塑造了他的性格和信念? 3. 从祖孙俩的生活中,我们能体会到亲情的哪些独特力量,怎样通过更多细节描写把这种力量更深刻地展现出来?
老师相信,只要你继续努力,不断思考和改进,一定能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