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傍晚,天上阴沉沉的,实验飞龙小学的学生们背着书包,各回各的家了。但是操场上小妍、小柠和小可坐在教室里等着天上降大雪。(段评:本段作为开头,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等待的情景引出主题,很自然,但存在地点矛盾的小问题哦——前面说操场上,后面又说坐在教室里,有点混乱啦。可以调整地点表述,让场景更清晰。修改版:周五傍晚,天空像蒙了一块灰布似的阴沉沉的,实验飞龙小学的学生们背着书包陆续回家了。只有小妍、小柠和小可三个小伙伴,坐在教室里眼巴巴地望着窗外,盼着天上能降下鹅毛大雪。)
因为他们来自南方,好不容易来到北方冬天上学,他们可真期待。突然天上降下了一片雪花,三个伙伴溜出教室,可惜雪花化了。(段评:本段写出了三个小伙伴对雪的期待和第一次见雪花的小失落,情感很真实!不过“溜出教室”这个词用得不太准确,他们是因为开心才跑出去的,换成“蹦蹦跳跳地跑出教室”会更符合心情哦。修改版:原来他们来自温暖的南方,这是第一次在北方过冬上学,对雪的期待早就装满了心窝窝。突然,一片小小的雪花慢悠悠地飘了下来!三个小伙伴眼睛一亮,蹦蹦跳跳地跑出教室去接,可惜雪花刚碰到手心,就化成了一滴小水珠。)
三个伙伴跑回教室,刚跨入室门 (改:教室门) 时,雪便像飞扬的纸屑般飘了下来,他们又似袋鼠般跳出教室,捧起雪向天上洒,心花绽开,笑容也不由自主地露了出来。大地顿时从刚才的五颜六色,变成白茫茫一片,像罩了一个巨大的白毯子。(段评:本段的比喻特别生动!“雪像飞扬的纸屑”“像袋鼠般跳出教室”“大地像罩了白毯子”,这些描写让画面活起来啦!如果能加上小伙伴们的动作细节,比如“踮着脚仰起头”,会更有童趣哦。修改版:三个小伙伴耷拉着脑袋跑回教室,刚跨进门,雪就“唰”地一下密了起来,像无数白色的小纸屑在空中飞扬!他们立刻像装了弹簧的小袋鼠,“嗖”地跳出教室,蹲下来捧起雪往天上一洒,雪花落在脸上凉丝丝的,他们的心像开了花一样,嘴巴咧得老大,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儿。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大地就变了样,白茫茫一片,像盖了一床巨大的白绒毯子。)
他们打起了雪仗,小柠举起了一个大雪球,向小妍投去,小妍闪开了,却砸到了小可。小可感到了痛感 (改:疼痛) ,生气地说:“我不玩雪了!再也不想和你们玩了,谁稀罕这些雪!”把书包背好,生气地走了。(段评:本段写出了雪仗中的小意外,情节有起伏!不过“感到了痛感”可以更具体,比如“胳膊被砸得有点疼”,“谁稀罕这些雪”也可以换成更符合孩子生气时的语气,比如“我再也不玩这破雪了”,会更真实哦。修改版:他们兴高采烈地打起了雪仗。小柠搓了个大大的雪球,使劲朝小妍扔去,小妍机灵地一闪,雪球“啪”地砸在了小可的胳膊上。小可揉了揉胳膊,皱着眉头喊:“好疼啊!”他气鼓鼓地把书包往背上一甩,说:“我不玩了!再也不和你们玩了,我才不稀罕这破雪呢!”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小柠感到很自责,就不应该这样砸,此时班长小悦值班回来了,问:“小可呢?”小柠支支吾吾着急地说:“小可因为生气回家了。”小悦想到了一计 (改:一个办法) ,对小柠说了一句悄悄话。小可也很后悔,为了让小柠原谅他,他收集了一些冰棱 (改:冰凌) 吹成了小柠喜欢的小花猫,走向了小柠。小柠为了让小可原谅她,她收集了几片雪花,挖了一团雪,把雪花放在了上面,走向了小可。(段评:本段写出了小伙伴们的自责和想道歉的心情,很暖心!不过“收集了一些冰棱吹成了小花猫”有点不太合理,冰棱是硬的,换成“用雪捏了个小花猫”会更真实。另外,“为了让小柠原谅他”和“为了让小可原谅她”可以调整顺序,先写小柠的做法,再写小可的,和后面的“碰面”更呼应哦。修改版:小柠看着小可的背影,心里像压了块石头,特别自责:“都怪我,不该扔那么大力。”这时,值班的班长小悦回来了,她眨着眼睛想了个主意,凑到小柠耳边说了句悄悄话。另一边,小可走在路上,心里也有点后悔:“其实小柠不是故意的呀……”他蹲下来,用雪仔细捏了个小柠最喜欢的小花猫。而小柠呢,也悄悄捧了几片完整的雪花,又挖了一团雪把雪花轻轻放在上面,朝着小可家的方向走去。)
他们碰面了,小可和小柠互相道歉了,握了手,把相互的礼物送给了对方。然后又把雪球拿起来投向了对方,小悦小妍也加入了进来,和他们欢乐地打起了雪仗。晚上10点整了,他们上了街买了串糖葫芦,就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大家今晚都是特别开心。此时,一轮圆月从乌云中探出了脑袋儿 (改:脑袋) ,远处的塔亮了,雪也停了,他们进入了梦乡。(段评:本段作为结尾,写出了小伙伴们和好的温馨场景,很圆满!不过“晚上10点整了”对于小学生来说太晚啦,换成“天渐渐黑了”会更合适。“上了街买了串糖葫芦”可以加一点细节,比如“红彤彤的糖葫芦”,让画面更甜哦。修改版:走着走着,两人在路口碰面了!小柠和小可都红着脸,同时说:“对不起!”然后一起笑了起来,互相把礼物递给对方,小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接着,他们又笑着扔起了雪球,小悦和小妍也跑过来加入,雪地里回荡着他们的笑声。天渐渐黑了,他们一起买了串红彤彤的糖葫芦,你咬一口我咬一口,甜丝丝的味道从嘴里甜到心里。最后,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约定明天再一起玩雪。这时,月亮从乌云后面探出头来,温柔地照着白茫茫的大地,远处的塔亮了起来,雪也慢慢停了。三个小伙伴躺在床上,嘴角还挂着甜甜的笑容,进入了香香的梦乡。)
韦妍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雪中的校园》,老师要为你对小伙伴之间情感的细腻捕捉点个赞!你通过描写几个小伙伴在雪天里从期待下雪、玩耍闹矛盾到重归于好的过程,展现了纯真美好的友谊,这个立意很棒!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小伙伴们之间闹矛盾又和好,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友谊能在有矛盾后还迅速修复呢?是因为大家都珍惜这份感情,还是因为彼此的包容理解?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友谊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他们打起了雪仗,小柠举起了一个大雪球,向小妍投去,小妍闪开了,却砸到了小可。”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雪花飞舞的样子是怎样的?砸到小可时雪球破裂的声音是怎样的?小可脸上愤怒的表情具体是什么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详细地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打雪仗闹矛盾到班长回来想办法解决矛盾,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打雪仗的欢乐瞬间被这意外的冲突打破,小可气呼呼地走后,小柠满心自责,而就在这时,班长小悦值班回来了。”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这次雪中的经历里,友谊除了体现在和好如初上,还有哪些细节能更深入地展现它的珍贵? 2. 雪天这个环境,除了为故事提供背景,还能怎样和小伙伴们的情感变化更好地融合起来? 3. 假如再发生类似的小矛盾,小伙伴们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有什么不同,这又能反映出他们怎样的成长?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