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诗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里在告诉我们,不要只读书,不要成为只会读书的小书虫,应该多出去走走,我发现:旅行让生活更美好。(段评:本段作为开头,引用诗句引出了“旅行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很不错!但可以更有画面感一些,比如把“不要成为小书虫”的感受说得具体点,让开头更吸引人。修改版: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前我总趴在书桌上啃书本,眼睛都看酸啦。直到跟着爸妈去旅行,我才发现:原来走出去看世界,比从书里“看”世界有趣一百倍!旅行,真的让生活更美好。)
到名胜古迹看一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当我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想法,和父母一同登上古长城,眺望蜿蜒伸向远方的古城墙时,我立刻被他的壮美 (改:它的壮美) 打动。以前,我对长城的了解都是从书中读来的;今天,我真的站在这巍峨的长城上面,觉得十分震撼。我踩着古老的青砖,一步步地往前走,看着坚固的火台 (改:烽火台) ,看着远处隐约的青山,不禁叹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立刻感受到中国人的骨气与精神。(段评:本段通过登长城的经历,写出了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感受,内容很贴合主题!要是能加上一些具体的小细节,比如踩青砖时的感觉、风刮过耳边的声音,会让长城的“壮美”更真实哦。修改版:到名胜古迹看一看,能亲手摸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呢!去年暑假,我攥着爸妈的手,哼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歌爬上了八达岭长城。脚踩在坑坑洼洼的青砖上,冰凉的触感顺着鞋底往上爬,我摸着城墙缝里嵌着的小石子,看着远处像巨龙一样蜷在青山里的城墙,突然鼻子一酸——这么高的山,这么长的墙,古人是怎么一块块砖垒起来的呀?风卷着野草的香味吹过烽火台,我好像听见了千年前士兵们巡逻的脚步声,心里满是骄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
到旅游区走一走,能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比如到姑苏,我想起了张继的《枫桥夜泊》,体会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哀诗 (改:哀愁) 。比如到庐山,看一看庐山的瀑布,却想起了 (改:就想起了)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才真正领略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段评:你能把旅行和学过的古诗结合起来,这个想法特别棒!不过“哀诗”可以换成更贴合你感受的词,比如“愁绪”;还可以加个小细节,比如在姑苏看到枫桥时的心情,让古诗和旅行的联系更紧密。修改版:到风景里走一走,能把书本里的古诗“活”过来!去年秋天去姑苏,我站在枫桥边,抬头看见月亮慢慢往下沉,岸边的枫树叶子红得像火,江面上的渔灯一闪一闪的——呀,这不就是张继写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吗?原来诗里的愁绪,是看着这样安静的夜晚生出来的。今年春天爬庐山,刚走到瀑布脚下,就听见“哗哗”的水声震得耳朵嗡嗡响,白花花的水帘子从山顶冲下来,我脱口就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说得真对,这瀑布比我在课本里想象的还要壮观十倍!)
我喜欢旅行,要做一个从容的人,看着沿途风景;我喜欢旅行,喜欢与家人、朋友一起欣赏祖国的山山水水。(段评:本段写出了喜欢旅行的心情,很真实!要是能把“从容的人”换成具体的小场景,比如“坐在火车窗边看油菜花田”,会让情感更具体哦。修改版:我太喜欢旅行啦!坐在大巴上看路边的油菜花田像金色的海洋,趴在酒店的阳台上数远处的星星,拉着好朋友的手在古镇的石板路上追蝴蝶——这些都是旅行给我的小快乐。我最爱和爸妈一起走山路,他们会指着路边的小野花告诉我名字,我会把捡到的漂亮石头塞进他们的口袋,风里都是我们的笑声。)
我喜欢旅行,旅行让生活更美好。(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题很清楚!要是能把“喜欢旅行”的原因再缩成一个小画面,比如“把旅行的故事讲给同桌听时,她眼睛发亮的样子”,会让结尾更温暖哦。修改版:我真的好喜欢旅行呀!它让我把书本里的字变成了摸得到的风、闻得到的花香、踩得到的石头。现在我的小书包里,还装着长城的小石子、庐山的枫叶和姑苏的枫桥明信片——旅行,就是把生活酿成了一罐甜甜的蜜,让每一天都亮晶晶的。)
黄武森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旅行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旅行的经历,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旅行能让生活更美好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你通过列举登上长城和到旅游区的经历,很好地论证了旅行带来的不同收获,主题明确。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提到旅行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体会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旅行除了带来这些直观的感受,对我们个人的成长、价值观的塑造有怎样更深远的影响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旅行背后的深层意义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你写登上长城这部分,“当我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想法,和父母一同登上古长城,眺望蜿蜒伸向远方的古城墙时,我立刻被他的壮美打动”,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登上长城时,脚下青砖的触感是怎样的?耳边有没有风声?城墙上的纹路看起来像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登上长城到写去旅游区这部分,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登上长城的震撼还萦绕心间,而在不同旅游区的经历,又让我对旅行有了新的感悟”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长城,还有哪些古迹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 在旅行中,有没有遇到一些特别的人或事,让你对旅行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3. 如何通过描写旅行中的风景,更好地表达旅行带给自己内心的触动和对生活更美好的理解?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