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你在茫茫书海中迷失方向时,当你在深夜点灯读书疲倦时,放下书本,去祖国大地望望吧。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能领略美景,还能增长见识。我发现:旅行,让生活更美好。(段评:开头引用俗语和诗句,很自然地引出了旅行的主题,语言也很流畅。但可以更有画面感,比如把"在茫茫书海中迷失方向""深夜点灯读书疲倦"这些抽象的感受,换成具体的小场景,让开头更吸引读者哦!修改版:有句老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我抱着语文书啃了半天《岳阳楼记》,却想不出"浩浩汤汤"到底是什么样子时;当我趴在桌上写游记作业,盯着空白的本子发呆时,妈妈笑着说:"走,咱们去看看真正的洞庭湖!"把书本里的文字变成脚下的风景,原来旅行能让生活变得这么鲜活!我忽然发现:旅行,让生活更美好。)
到名山大川走一走吧,领会祖国的雄伟。来到洞庭湖,不禁感叹白居易笔下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活灵活现啊!走到庐山下,望着那举世闻名的三叠泉瀑布。在明媚的阳光下,翻起的水花衬着阳光,好似裙尾那层层叠叠的银色裙摆,让人眼前一亮,拍手叫好,直应了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段评:这段描写了洞庭湖和庐山瀑布,还引用了诗句,很棒!但如果能加上自己看到景色时的小动作、小感受,比如闻到的气味、摸到的风,或者心里的小嘀咕,会让景色更生动哦!修改版:到名山大川走一走吧,感受祖国的雄伟。去年暑假我来到洞庭湖,站在湖边一眼望去,碧蓝的湖水像一块巨大的绿宝石,远处的君山小岛浮在水面上,真像白居易写的"白银盘里一青螺"!我忍不住蹲下来摸了摸湖水,凉丝丝的风带着水草的清香吹过来,舒服极了。后来我们又去了庐山,三叠泉瀑布从山顶冲下来,阳光照在水花上,像撒了一把亮晶晶的星星,我踮着脚拍手喊:"真的是银河落下来啦!")
到名胜古迹走一走吧,品尝 (改:感受) 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想法,登上万里长城,眺望着那蜿蜒的城墙,恰如一条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上,令人为之一振,赞叹不已。(段评:写长城的部分很有气势,把长城比作巨龙也很形象!不过可以加一点自己爬长城时的小细节,比如台阶有多陡、额头上的汗、风吹过耳边的声音,这样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哦!修改版:到名胜古迹走一走吧,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去年秋天我和爸爸去爬长城,台阶高高低低的,有的地方还很陡,我累得直喘气,爸爸笑着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加油!"终于爬到烽火台,我扶着城墙上的砖块往下看,蜿蜒的长城像一条金色的巨龙趴在山上,风呼呼地吹过耳边,我摸着墙上坑坑洼洼的痕迹,忽然觉得心里热乎乎的——这可是古代叔叔阿姨们一块砖一块砖砌起来的呀!)
不登山,不知山有多高;不涉水,不知水有多深。高晓松曾说过:“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多出去走走,看,祖国的无边疆土 (改:辽阔疆土) 、大好河山;听,大自然弹奏出一支支优美的旋律;闻,牡丹的清香、玫瑰的甜香,丁香的幽香。旅行,让生活更美好。(段评:结尾引用了俗语和高晓松的话,还总结了旅行的好处,很棒!但可以把"看祖国的无边疆土"这些大句子,换成自己旅行时的小画面,比如口袋里装的贝壳、相机里的照片,让结尾更温暖、更真实哦!修改版:不登山,不知山有多高;不涉水,不知水有多深。现在我终于明白高晓松叔叔说的"诗和远方"是什么意思啦!旅行时,我把洞庭湖的水草香记在心里,把庐山瀑布的星星水花拍进相机,把长城砖的温度藏在手心。原来旅行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把祖国的美好,一点一点装进自己的生活里。旅行,真的让生活更美好!)
杨芷瑜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只是单纯描述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而你却从旅行中感悟到它能让生活更美好的道理,还通过引用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开篇,巧妙引出旅行的意义,这让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不过,文章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旅行能增长见识、领略美景等好处。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旅行除了这些,对我们的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有没有影响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旅行背后更深远的意义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你描写在庐山看到瀑布的部分,“望着那举世闻名的三叠泉瀑布。在明媚的阳光下,翻起的水花衬着阳光,好似裙尾那层层叠叠的银色裙摆”,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景色描写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瀑布的水流声是怎样的,是震耳欲聋还是潺潺作响?空气中有没有水汽的味道?站在瀑布前,你的内心除了惊叹,还有没有其他细腻的感受?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在洞庭湖的见闻,到写庐山瀑布,再到长城,段落之间有点跳跃。我们能不能加一些过渡句?比如在写完洞庭湖后,加一句“领略完洞庭湖的美妙,我的心还沉浸在那如画的美景中,而庐山瀑布的雄伟又在向我招手”。用这样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旅行中遇到的不同风土人情,对我们理解世界的多元性有什么具体帮助? 2. 在旅行过程中,有没有哪一个瞬间让你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3. 如何通过描写旅行中的人和事,更好地体现旅行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