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一支特别的铅笔,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小太阳,笔尾还缠着一圈蓝色胶带,那是奶奶三年级秋天给我做的。每次用它写字,我都会想起和奶奶在院子里剥玉米的下午。(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铅笔的细节引出奶奶的回忆,很自然,但可以增加铅笔使用时的具体感受,让情感更真实。比如写写铅笔握在手里的触感,和普通铅笔的不一样,这样能更快拉近距离。修改版:我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一支特别的铅笔:笔杆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小太阳,笔尾缠着我最爱的蓝色胶带,那是奶奶在我三年级的秋天亲手做的。每次握它写字,木杆的温度顺着指尖传来,比塑料铅笔暖多了,我总会想起和奶奶在院子里剥玉米的那个下午。)
那天周末,老师布置了看图写话的作业,要画“我最爱的人”。我翻遍铅笔盒,发现只剩一支断了芯的铅笔。正着急时,奶奶拿着一根削好的木头走进来:“乖宝,奶奶给你做支铅笔。”她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捏着小木棍,右手拿砂纸慢慢磨。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她手上,我看见她指节上有几道浅浅的口子,那是早上择菜时被划破的。(段评:本段描写奶奶做铅笔的过程很细致,尤其是奶奶手上的口子,但可以加一点“我”当时的小反应,比如看到口子时的心疼,让祖孙情更浓。比如“我赶紧跑回屋拿创可贴,奶奶却摆摆手说‘不碍事’”,这样细节更生动。修改版:那天周末,老师布置了看图写话作业,要画“我最爱的人”。我翻遍铅笔盒,只剩一支断芯的铅笔,急得直跺脚。这时奶奶拿着削好的小木棍走进来:“乖宝,奶奶给你做支铅笔!”她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捏着木棍,右手拿砂纸慢慢磨。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她手上,我看见指节上有几道浅浅的口子——早上择菜时划破的。我赶紧跑回屋拿创可贴,奶奶却摆摆手:“不碍事,磨铅笔要紧。”)
磨好笔杆,奶奶又找出了我的水彩笔,认真地在上面画了个小太阳,还笑着说:“这样你写字的时候,就像有太阳照着,不犯困啦。”最后,她怕笔尾硌手,特意找了圈蓝色的胶带缠上,刚好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段评:本段写奶奶画太阳和缠胶带的细节很温暖,但可以加一点奶奶画画时的小样子,比如“眯着眼睛”“手有点抖”,让奶奶的形象更鲜活。毕竟奶奶年纪大了,画画可能没那么熟练,这样反而更真实。修改版:磨好笔杆,奶奶找出我的水彩笔,眯着眼睛认真画了个小太阳,边画边笑:“这样你写字时,就像有太阳照着,不犯困啦!”画完还歪着头看了看,觉得不够圆,又补了两笔。最后她怕笔尾硌手,特意找了圈蓝色胶带缠上——那可是我最爱的颜色呢。)
我握着这支“奶奶牌铅笔”画作业,画里的奶奶正笑着给我递苹果。那天的作业得了“最佳创意奖”,老师还在班里展示了我的画。我回家把奖状给奶奶看,她把奖状贴在冰箱上,逢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子用我做的铅笔得的奖。”(段评:本段写用铅笔获奖的事很开心,但可以加一点“我”画画时的小心情,比如握着铅笔时的踏实感,这样和奶奶的爱联系更紧。比如“握着奶奶做的铅笔,我手都不抖了,一笔一划画得特别认真”,能让情感更细腻。修改版:我握着这支“奶奶牌铅笔”画作业,木杆暖乎乎的,手都不抖了。我画了奶奶笑着递苹果的样子,一笔一划特别认真。那天作业得了“最佳创意奖”,老师还在班里展示。我举着奖状跑回家,奶奶赶紧把它贴在冰箱正中间,逢人就指:“看,这是我乖宝用我做的铅笔得的奖!”)
现在这只铅笔 (改:现在这支铅笔) 已经短了不少,但我还是舍不得扔。每次画图画时,我握着它就像奶奶在身边陪着我一起画画一样。笔尖在纸张上滑动时,我总会想起那个飘着桂花香的下午,想起奶奶温柔的笑容,这些温暖的小故事,都随着图画一起,留在了我的图画本里。(段评:本段结尾很感人,但可以把“像奶奶陪着”的感觉写得更具体,比如写写铅笔变短的原因,是“我舍不得用,只在画重要的画时才拿出来”,这样更能体现珍惜。另外,桂花香可以和当时的场景呼应,比如“就像那天院子里的桂花香,一直留在心里”。修改版:现在这支铅笔已经短了一小截——我舍不得常用,只在画最爱的画时才拿出来。每次握它画画,木杆的温度顺着指尖传来,就像奶奶坐在我身边,轻轻摸着我的头。笔尖在纸上滑动,我总会想起那个飘着桂花香的下午,想起奶奶眯着眼睛画画的样子,这些温暖的小细节,都跟着画一起,藏在我的图画本里啦。)
覃宇锐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爱的画笔》,老师要为你文中真挚的情感点个赞!你通过回忆奶奶为你做铅笔的事,展现了奶奶对你深深的爱,这份情感特别打动人心。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奶奶对你的爱,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这份爱为什么如此珍贵?是因为它的无私,还是它带来的温暖和安全感?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份爱的珍贵之处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我们来当一次导演。你写的“奶奶拿着一根削好的木头走进来:‘乖宝,奶奶给你做支铅笔。’她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捏着小木棍,右手拿砂纸慢慢磨。”这里,是文章最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房间里是什么样的布置?砂纸摩擦木棍发出了怎样的声音?你当时闻到了什么气味?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奶奶做铅笔到你拿着铅笔完成作业并获奖,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奶奶做好的铅笔,承载着满满的爱,我握着它,认真地完成了那次作业。”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奶奶对你的爱,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能更突出这份爱的深沉? 2. 这支特别的铅笔,除了让你回忆起温暖的故事,还对你有着怎样特别的意义? 3. 如何通过更多生活细节的描写,让奶奶的形象在读者心中更加鲜活生动?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出色的文章,期待你的进步!




